中国酒茶网

冷冻猪肉丸咸味过重案例

时间:2019-07-14 12:51:56来源:food栏目:质量管理 阅读:

产品:冷冻猪肉香菜丸

背景:

丸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之一,在南方某些地方也叫元子、团子等。它是采用牛肉、猪肉、鸡肉、羊肉、鱼糜等肉类为主料,加入淀粉、蛋清、虾仁、蔬菜和葱、姜、盐等各种调味料,斩拌成泥,通过人工或机器成型,经水煮(烹饪上称为汆)、油炸或蒸制而成的一种食品。丸子品种繁多,口味各异,部分品种还形成了独立的名称,成为一种有名的菜肴,如:四喜丸子、扬州狮子头、珍珠丸子等。

丸子原是一种厨房食品,后来一些肉制品厂为了综合利用生产其它产品而产生的碎肉,开始使用绞肉机、斩拌机和丸子机等设备工厂化生产丸子,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并将丸子的品种和口味推向多元化,将丸子的消费普及化,有人称之为:没有肠衣的火腿肠,但丸子需要冷冻储存和冷链销售,是其不及火腿肠消费普遍的原因。

丸子熟制以后,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配以蔬菜做成丸子汤,或做成丸子串烤制食用,或油炸以后食用。由于丸子含有肉、淀粉和蔬菜,且采用普通的加热方式熟制,与高温高压杀菌的罐头食品相比,营养成分流失少,是一种营养均衡丰富,食用方便,既传统又时尚的食品。

本案例涉及的厂家是一家综合性出口企业,公司拥有出口注册的屠宰厂、熟食厂,丸子车间为配套的综合利用车间。虽然生产的丸子为内销产品,但在管理上还相对规范,对每日生产的产品,都会按批次留样,在次日早晨组织品尝。本案例中的咸味过重问题就是在例行的品尝中发现的,所以能够采取措施,使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没有流到消费者手中。

本案例涉及的产品是冷冻猪肉香菜丸,其工艺流程为:

碎猪肉绞泥→配料→混合斩拌→加热成型→冷却→速冻→内包装→金属探测→外包装

质量事件:

在某日早上例行的品尝中,发现前一天第五锅猪肉香菜丸样品口味异常,咸味很重。

调查分析:

1.查阅当日的《配料记录》、《配料组工作记录》《巡检记录》等,未发现异常情况。

2.组织配料、混合斩拌等工序人员开会,让大家回忆当时的生产情况,开始大家都说昨天的生产没有异常,但在让大家品尝了从冷库中取出的样品和其它批次的样品以后,普遍认为该批次丸子咸味重。

3.配料和投料程序:配料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将辅料按每锅的重量称量好装一包,放在待用的台子,按种类放在一起,由混合斩拌的人来取;配料人员称量一份记录一次,而混合斩拌人员投料时,则不再记录。

4.在集体开会大家都未能反映问题的情况下,调查改为单独谈话的形式进行,谈话中配料人员反映:昨天按照计划配好料以后,在生产最后一锅时,混合斩拌人员说缺一份盐,当时认为可能是记错了,就重新称量了一份;现在回忆认为,每称量一份都在配料表上记录了,不会少配,估计是混合斩拌人员在第五锅用了两份,导致最后少了一份。

5.问题锁定在混合斩拌环节。最后,混合斩拌人员承认:混合斩拌由两人操作,生产第五锅时,工作人员A负责投料,尚未全部投完,外面有人找,由工作人员B继续投料,两人并没有进行交接,结合配料人员的说明的情况,确定是重复用盐所致。

分析结论:

1.辅料配制后每种放在一起,多用少用较难看出来,当发生用错料、用混、用量不当等问题时,不易察觉,埋下了质量问题的隐患。

2.混合斩拌人员使用辅料没有记录,在生产时分心或人员交接时很难保证不多用或少用辅料。

3.因为企业有对配方保密的规定,而且公司有辞职人员在外生产同类产品,大家对配方很敏感,管理人员为避讳都不愿意去核查配料环节的问题,导致配料环节缺少适当的监督。

整改措施:

1.配料人员将称好的辅料按照每锅的分量放在一起,而不再是按种类放在一起,这样每锅的辅料放在一起不容易拿混。

2.设计混合斩拌投料确认表,每投一份原料、辅料均填在确认表上,这样即使在人员交接的情况下,也能分清哪些料已投,哪些料未投。表格样本见表。

3.明确可以接触配方的管理人员,设配料班长一人,负责监督落实配料、投料过程的质量卫生管理和控制,定时和不定时地检查、抽查配料、投料情况,发现质量隐患及时纠正。

4.通知冷库将该批产品单独存放,品保部门评审后再处置。

工作体会:

工厂化生产区别于厨房的特点之一,是配方的稳定,也就是说色、香、味和口感的一致性。

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甚至在同一天在同一厨房烹调的同一道菜,在外观和口感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差别;而工厂化生产,则是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车间,可以生产出同样的外观和口感的产品来,保持产品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一家公司把一种产品的订单放在三家工厂生产,这三家工厂生产的产品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这就是工厂化生产的特点,也是标准化管理的特点。

要保证这种一致性,除了配方、工艺流程和操作的标准化,以及选料的稳定外,配料和投料环节的控制是关键;但作为实用技术的食品技术,向来被人看作是“一点就通,一看就懂”,所以对配方等技术性的东西非常敏感,往往搞的很神秘,而就因为这种神秘感,反而使管理不能很好的规范。

要搞好配方方面的管理,首先要消除神秘感,该保密的范围一定要保密,该控制的环节一定要控制好,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一方面,对配方比较复杂的产品,配料记录和投料确认(二级确认)记录,是必要的,食品伙伴网食品论坛的大饼朋友曾经专门发帖讨论这个问题;同时,例行的品尝习惯是必须的,便于及时发现管理和操作上的隐患,并把问题解决在组织内部。

注:此处的原料、辅料等控制措施不包括对人体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类,如亚硝酸盐、部分防腐剂等,这些添加剂一旦用错,会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消费者生命,应该建立更为严格的管理程序。

编辑:foodnews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面包蛋糕的霉变原因

下一篇:不当操作造成肉灌肠制品污染案例

相关推荐
  • 食品工厂FDA验厂的基本规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