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3年社零总额增长目标为5%左右 接触性消费行业恢复到2019年水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慧 北京报道1月11日,北京市代市长殷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透露,北京将发挥超大城市市场容量优势,2023年力争实现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接触性消费行业恢复到2019年水平,全市总消费增长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以上。殷勇还提到,2023年将努力实现全年社零总额增长5%左右、批零销售额增长6%左右的目标。
2023年社零消费年增长目标为5.5%左右殷勇表示,北京将深入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方面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把商圈和平台作为促消费的重要载体,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努力实现全年总消费额增长5.5%左右、社零总额增长5%左右、批零销售额增长6%左右的目标。
另一方面,全力打造有效投资新热点。围绕支撑“五子”联动成局成势、塑造发展优势和补齐公共服务、城市运行等领域短板,集中开工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保持重要领域投资快速增长势头。在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迈上8000亿元台阶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努力实现增长4%以上。
一方面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把商圈和平台作为促消费的重要载体,加快构建“国际消费体验区、城市消费中心、地区活力消费圈和社区便民生活圈”四级商业消费空间结构。
北京疫情过峰迎来消费回暖北京作为第一批疫情感染达峰和过峰的城市,线下消费恢复情况在全国城市中靠前。殷勇近日对媒体表示,北京的疫情已经过了感染的高峰期,整个人群应该说在免疫能力方面已经构筑起了新的能力。
2023年元旦节假期,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
而北京市文旅局同期数据显示,假日期间,北京市重点监测的151家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68.9万人次,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6.4%;累计营业总收入24827.1万元,比2019年增长44.5%。
截至2022年1月9日,北京地铁日客运量达到790万人次,接近2022年的工作日的客流量水平。距离2018年和2019年的城市地铁日均1000万人次以上的客流量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1月11日,国金证券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执行所长赵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北京作为第一批过峰的城市,12月中旬其地铁客运量已开始回升;其餐饮恢复较好,元旦当周其交通拥堵指数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北京能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果已较为不错。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下一篇:北京成了“新餐饮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