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开场|放开之后的长沙餐饮,过得好吗?
“适时地休克,是让自己活下去的招数。”拥有7家高端餐饮(包括未下山、朱砂记等)的老板杨先生这样说。
12月20日前后,随着全面放开的进行,大家开始被“羊群”笼罩。在长沙开了8年花店的李小姐说,2022年圣诞节的鲜花订购率只有去年的一半。街上几乎没有人。
杨先生的7家餐厅也在这时候销售额直线下滑了90%。他果断关停了6家店,食材、能耗、人资成本、杂项费用都是每天要面对的压力。“那段时间很焦虑,压力巨大,而且员工也在陆续阳了,手里可用的人也没有了。”
△杨先生经营的未下山餐厅推出了外送服务
五一新村宵夜示范点的炭烤肥牛,以前不排队吃不到,但那几天日均只能做到5000元左右的销售额,这家店人均90,也就是说一天下来只有零散的几桌客人。“每天都在亏本。”老板只好做出停业3天的决定。
开在商场里的秋金小炒,用餐高峰期,甚至只有一桌。
和多数餐饮断崖式下滑不同的是,做糖水的芝九草堂,在那个星期接到了比往常多3倍以上的外卖订单。“每天还没开门就有快40个订单”,老板说,那些天基本都是定烤梨、姜茶。20-22元一个的烤梨,一天可以卖100多个。
杨先生甚至做好了长期关店的准备,他觉得短时间内大家很难恢复堂食的热情。
让人意外的是,元旦三天,长沙好像突然被除颤仪救回一般。步行街、解放西再次人山人海。第一批“阳康”的年轻人回到街上,迎接2023年的到来。
秋金小炒放开前日均销售额大概5000元左右,元旦三天总共做了10万8的销售额。芝九草堂,从放开前日均两三千元的营业额飙升到日均破万。炭烤肥牛也在元旦将营业额提升到日均40000多元销售额。
杨先生关停的6家店全部开启,上座率完全恢复到了开放前。“大家的热情远超出我的预期。”杨先生说。
这一波“回血”给不少坚守着的餐饮老板注入了兴奋剂,“也许没有预期那么糟糕。”但更多的会焦虑“狂欢过后,会怎样?”
元旦过后,芝九草堂的梨子销量冷静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养生类受到热捧:炖桃胶,姜母茶,银耳羹,双皮奶这些,“大家开始注重养生了。”老板说。
芝九草堂一家60平的店,可以做12桌。现在每天都能有8000-10000元的销售额,是放开前的4-5倍。区别在于,堂食和外卖的比例变成了1:1,以前堂食是要比外卖多2-3倍的。
杨先生的7家餐厅也都恢复到了放开前的客流量,包括今年的年夜饭,7家餐厅已经预定到90%以上,基本上全满了。
峰值过后,老板们不再愁客源,困扰落回到员工身上。大部分餐厅的员工回岗率还不够。年纪大的员工恢复比较慢,多数还不能回岗工作。还有一部分回老家养病后就不愿意再出门,想年后再进城开工。有一部分00后的小年轻,甚至提出了辞职信,想先玩一玩或者换个工作。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员工他们的稳定性更高,回岗率也更快。
芝九草堂的老板说,现在店里一个员工要做平时两个半人的活。秋金小炒的老板也反馈店里一人需要胜任多职,前台有时候也得帮着去洗碗。
△正在装修中的未下山滨江店,投资3000万
对于2023年,老板们有着不同的计划。
秋金小炒的老板说今年的计划是稳定现有的两家店。2021年开的一个店,到现在1年多了,都没回本,没分一次利润。遇到1次修路4次疫情,想放弃很多次了。但现在看到希望了。准备今年还是好好搞起来。
芝九草堂的老板这家店已经开了12年,她说有信心会越来越好。
杨先生目前有一个投资了3000万的庭园餐厅正在装修中,原计划年前开业,现在打算年后再开。计划2023年再开两家新店。他说在目前还不算明朗的环境下愿意继续投资开店,最重要的是“强大的品牌力、多年积累的各方面资源、极强的客户粘性、专业且优秀的团队、创始人超级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潇湘晨报记者杨叶子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