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考验,餐饮人如何度过?这三点很重要
今年疫情形势更加严峻,仅上半年就有近37.3万家餐饮倒闭或者注销,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面对着当下时代的“餐饮之难”,餐饮人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穿越周期,甚至逆流而上呢?或许这些观点能够给你们一些启示。
1.健康的现金流
面对疫情等各种不确定性,餐企们需要现金为王,要有足够的现金存量,保证品牌在周期期间能比其他企业生存时间更长。
餐企未来的竞争,不是产品与品牌,是生存力。生存的时间越长,赢面就越大。
如何去保证餐饮的现金流呢?直接减亏,保证资金的存量。
除了节流和开源以外,餐饮策略也必须做调整。在这个困难的时代,餐饮人不要只盯着品牌扩张的门店数和营业额层面,而应该将更多的眼光放在品牌门店的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层面。
典型案例就是潮堂。据悉,2020年新冠疫情后,潮堂便调整了经营策略,将考核重点从追求门店规模和数量、发展速度改为追求单店盈利和单店效率。
这三年来,潮堂完成了认知和行为的转变。目前潮堂现金流比较充裕,也是得益于这些积累和转变。
2.尽可能提高门店效率
如果说,现金流是餐饮生命线,那么效率就是餐饮的心脏,决定了餐饮的活力。疫情之下,效率为王,餐饮需要尽可能将经营效率提高,才能活得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门店经营效率呢?首先,在品类层面,尽可能在品牌原有品类上加入“增量”。比如+茶饮、+咖啡、+小吃等,以餐饮+的融合模式,创造品牌差异性,增加门店的现金来源。
比如,最近比较火爆的网红火锅凑凑、谢谢锅、朱光玉等火锅品牌,都是火锅+甜品的典型案例。除此之外,还有火锅+小酒馆、日咖夜酒等创新融合形式。
其次,在门店层面,调整门店模型,向社区等小商圈进发。正如郎禄媛所言,大树底下好乘凉时代已经过去,生活类的中小商圈、社区经济商圈反而更具优势。
这两年,不管是深耕了社区二十多年的南城香,还是积极在社区开档口店的紫光园,以及后来调整了自身门店模型开始走向社区的金戈戈、遇见小面等品牌,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最后,做好品牌的数字化。数字化已成为当下餐饮提效的标配。正如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所言,未来数字化对连锁店不可或缺。门店多了,离开数字化管店的质量会大大的降低。
老乡鸡束从轩也认为,当企业面对近两万名员工、1000多家店,大量的业务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客流交织在一起,监管难,追踪也难。信息不透明,管理上耗人力。数字化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寻找品牌第N发展曲线
如何寻找品牌的新发展曲线呢?首先可以在保持餐饮品牌品类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渠道的延展,如做新零售。
当下已有不少餐饮品牌已经走向新零售。比如喜茶,去年618旗下子品牌就宣布推出第二个厂牌“喜小茶瓶装厂”。今年7月份又推出了一个新的汽水产线,首批产品主打0糖、0脂、0卡+膳食纤维瓶装产品。
当然,进军当下最火的预制菜赛道,也是不错选择。
疫情反复不确定之下,随着餐饮人力、房租、原材料等成本压力的剧增,预制菜正成为越来越多餐饮品牌实现增长的第三曲线。
海底捞早已入局预制菜,随着预制菜热度爆火,西贝、广州酒家、狗不理、全聚德、遇见小面等新老餐饮品牌也开始全力入局。老牌餐企全聚德更是将其当成了品牌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
最后,采用多品牌战略,从单品牌作战转变为“组团”作战。
以外婆家为例,因为外婆家做大众市场,打造家的概念,不能太个性,否则脱离本质。因此,为了弥补外婆家的缺陷,打造全面竞争力,外婆家在主品牌之下,又打造了炉鱼、金牌外婆家、第二乐章等多个品牌。
除此之外,呷哺呷哺有凑凑火锅、茶米茶等,九毛九品牌有太二酸菜鱼、怂火锅等,蜜雪冰城有幸运咖、喜茶有喜小茶、奈雪有小酒馆品牌BlaBlaBar,就连茶颜悦色前不久也打造了独立咖啡品牌鸳央咖啡。
要想在当下复杂多变的时代活下去,除了战略上的应对以外,心态也必须“扛得住”。
所以,熬下去吧,餐饮人。不管未来时代的“风浪”有多猛烈,可以暂时关店/闭店,可以暂时停下来,但心态上永远不要放弃,危机背后或许是新机遇的开启,静心思考,寻找机会,重拾信心。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