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洞察】秦玉鸣:相向而行 · 聚力发展——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分析
原标题:【行业洞察】秦玉鸣:相向而行 · 聚力发展——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分析
导读
2023中部(漯河)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大会期间,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以《相向而行·聚力发展——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分析》为主题重点围绕冷链物流发展现状、现存问题、未来趋势等方面,为与会嘉宾带来精彩演讲。
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01国家部委政策出台超过20项
2023上半年全国冷链物流政策
从国家层面来看,2023上半年发布冷链物流相关政策超过20项。其中,涉及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三批 25 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大力推进冷链枢纽和通道建设,有效带动了区域冷链物流发展,促进了特色优势农产品产销衔接。
注:中物联冷链委不完全统计
02食品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逼近3000亿元
冷链物流需求总量
2023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需求总量为2.1亿吨,同比增长5.2%;
冷链物流市场总规模
2023上半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为2688亿元,同比增长3.3%。
注: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03食品冷链物流资源投入继续加大
冷库容量
2022年全国公共型冷库总量达到2.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9%。
冷藏车保有量
2022年全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为38.23万辆,年增长率约为11.96%。
04中部地区宏观环境持续向好
2023上半年全国与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人口情况
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达到22.2%。2023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共计13.2万亿元,同比增长4.04%。
中部地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比达到23.9% 。2023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5.4万亿元,同比增长6.25%。
中部地区人口总量占比达到25.1%。2023上半年全国人口总量达到了14.5亿人左右,其中,中部地区人口总量为3.6亿人。
05中部地区政策出台超过15项成
2023上半年中部各省冷链物流政策
从发文部门来看,据不完全统计,2023上半年各省冷链相关政策、规划超过87项。其中,涉及中部各省冷链物流政策超15项。具体来看,中部各省冷链物流政策以完善冷链流通骨干网络、补齐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短板以及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等为主。
06中部地区冷库占比近三成
2022年中部各省冷库分布
2022年中部地区公共型冷库总量约为0.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比重达到28.6%。具体来看,河南省公共型冷库总量占比最高位23.4%,其次是湖南、江西、山西、湖北与安徽,占比分别为19.2%、16.1%、15.3%、13.5%与12.5%。
07中部地区冷藏车销售稳定增长
2023上半年中部地区冷藏车销量
2023上半年中部地区冷藏车销售为7147辆,同比增长18.1%。
2023上半年中部各省冷藏车销量
湖北、河南两省冷藏车销量最高,分别为3088辆、1591辆,同比分别增长45.8%和35.3%。
08中部地区百家重点调研企业数量,占比近三成
2022年中部各省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数量
2022年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中,中部地区企业数量为24家,占比达到24%。具体来看,河南省企业数量最多为12家,湖南、安徽、湖北、山西以及江西企业数量分布为4家、3家、2家、2家和1家。
民营企业仍是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有21家,国营企业有1家,外资企业有1家,合资企业有1家。
注: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09多元业务协同发展,综合实力稳健提升
在“冷链仓储、干线运输、零担运输、城市配送、供应链、冷链宅配、冷链园区、其他增值”8项业务中,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包含单项业务的情况为:
2022年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中,中部地区企业业务着重布局的前三名分别是:零担运输、冷链仓储、城市配送。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冷链物流企业拓展多元业务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多数冷链物流企业涉及3-6项业务,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下,多轮驱动的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企业增强韧性、抵御经营风险,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注:数据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10中部地区百家重点调研,企业营收占比近两成
2020-2022年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营业收入
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到13.1%。2022年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冷链业务营业收入合计达697.03亿元,其中中部地区冷链业务营业收入达到91.4亿元,占比为13.1%。对比2021年,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市场占有率下滑明显,主要受到2022年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跨境贸易放缓、运价下滑、油价上涨、投资回归理性等多方因素影响。
11内修外拓,多渠道打造业务增长新引擎
2022年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营收增长因素
四大因素驱动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营收增长。2022年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收入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分别为业务扩张、市场需求增加以及疫情转好。在疫情的重压之下,中部地区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内外兼修,对内顺应市场需求,开拓新业务板块,为企业营收置入新引擎;对外乘着政府对冷链设施设备补贴东风,加快布局“新基建”。
12中部地区星级冷链物流企业56家
截至目前,全国星级冷链物流企业现存有效共计156家,其中中部地区星级冷链物流企业56家。其中,安徽10家,湖南9家,河南18家,山西2家,江西8家,湖北9家。
冷链物流发展问题
1中部地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分布不均衡
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部分地区较集中,如武汉、郑州等,而农村与偏远地区缺乏,导致省内冷链物流资源分布不均,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结构不合理。
人均设施数量不足
中部地区部分省市人均冷库容量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
设施质量不高
较多冷库由闲置库房或厂房改建而成,设备老旧,缺乏现代化冷库。
设施分布不均衡
中部地区各省市大部分冷库集中在省会和经济发达地区,如湖南省冷库集中在长株潭和环洞庭湖地区,大型储藏冷库多、批发零售冷库少。
设施利用率不高
冷库建设与实际需求的匹配度不高,部分冷库利用率较低,个别地区气调库自建成起就处于休眠状态。
2中部地区冷链物流标准化管理滞后
中部地区部分省市冷链物流起步较晚,各环节设施、装备、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等方面标准不统一。同时,冷链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缺乏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管理体系。
山西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
(1)企业贯彻国际及行业标准积极性不高,多数企业执行自身企业标准,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冷链物流标准体系。
(2)引进HACCP体系的冷链物流企业占比仍然较少,企业内部管理缺乏规范性。
河南省标准化建设相对薄弱
(1)尚无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
(2)冷库仅仅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指标的实时监控,未能实现数据的记录、上传、保存和综合利用;
(3)冷链运输车辆虽多数安装GPS,但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
3中部地区冷链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中部地区冷链物流企业在服务水平上存在不足,例如商品追溯能力不强、配送时间不准确等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
湖南省
(1)尚无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
(2)冷链过程缺乏有效监控,断链现象普遍,“冰块+棉被”运输方式大量存在。
河南省标准化建设相对薄弱
(1)尚无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监管平台;
(2)冷库仅仅能够实现对温度、湿度指标的实时监控,未能实现数据的记录、上传、保存和综合利用;
(3)冷链运输车辆虽多数安装GPS,但车辆定位、温度监控等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
4中部地区冷链物流企业缺乏竞争力
中部地区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现有冷链物流企业仍然以小规模主体为主,造成市场分散,企业管控水平参差。
01
冷链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大多是为满足自身冷链仓储运输需求而自建自用。
02
第三方冷链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如山西省多数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零售批发企业主要是靠个体户进行货物配送。
03
入围2022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的中部企业排名集中在后50名,中小企业依然占据多数,冷链物流行业仍呈现散小、杂的特点。
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1顶层规划加速中部赛道崛起
部分政策展示
2022年以来,中部各省纷纷响应“十四五”规划,围绕各省冷链物流发展出台“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 战略引领: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各省在冷链物流建设、技术创新、标准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有序推进。
- 发展规划:明确时间框架和目标任务,各省制定出实施细则和行动计划,明确发展重点和路径。
2“国字号”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枢纽布局
2019年至今,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累计公布5批国家物流枢纽年度建设名单,共125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中部地区共计28个,包括湖北省6个、湖南省5个、安徽省4个、山西省3个、江西省4个、河南省6个;覆盖港口型5个、生产服务型7个、陆港型10个、商贸服务型4个、空港型2个,五大类型。
3“国字号”助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0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分3批将6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纳入年度建设名单,基地网络覆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中部地区17个,占比达到25.8%。随着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为行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冷链物流服务,推动中部地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4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2020-2022年中部地区水果和水产品产量
中部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22年,中部地区水果产量达到7091.5万吨,同比增长0.7%;水产品产量1410万吨,同比增长4.1%,农产品冷链流通的规模将不断增长。
5数智化提升冷链物流效率
中部各省将注重技术创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提升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通过物流信息的实时采集、管理和共享,提供更准确、可追溯的物流服务,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
- 湖南省、安徽省:推动冷库“上云用数赋智”建设;
- 河南省:供销合作社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省域网;
- 山西省:鼓励发展平台经济。
6中部地区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逐步呈现
随着冷链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中部地区的龙头企业将逐步壮大,通过规模化运营实现成本优势和资源整合。这些企业将建立庞大的物流网络和配送体系,覆盖更广的地域范围,提供更全面的冷链物流服务。
安徽省
瞄准国际国内物流龙头和全国冷链物流30强企业,深入推进“双招双引”。
山西省
(1)引进1-2家国内外冷链行业巨头,依托本地冷链龙头企业组建冷链产业联盟。
(2)引进培育全国冷链物流百家重点调研企业3家,星级冷链物流企业5家以上,带动全省相关投资达300亿元以上。
小结
未来,中部地区冷链物流发展将呈现以下五大态势:
一是顶层规划,加速中部赛道崛起,引领冷链物流建设有序推进;
二是完善布局,“国字号”完善中部地区物流枢纽布局,助推冷链物流新发展;
三是规模稳增,中部冷链市场稳步增长,农产品冷链流通的规模将持续上涨;
四是数智增效,数字化提升冷链物流效率,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
五是龙头引领,中部冷链物流龙头企业逐步呈现,构建中部冷链物流新生态。
来源:大河网 高利国 陈骏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上一篇:中欧班列(齐鲁号)东南亚进口水果冷链班列顺利抵济1984年,李鹏一张罕见的全家福,妻子朱琳、女儿李小琳,罕见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