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运输潜规则:“全程冷链只是个传说”
一位从事冷链运输的司机揭秘,几乎没有一家电商真正能实现“全程冷链”。图片上这些新鲜的食材并非如广告宣传的那般新鲜。资料图
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会打出“全程冷链”的口号,但没有一家真正能实现。国内各大电商采用的是“二段式”半程冷链,也就是城市之间用冷链车运输,落地配(或同城配送)仅采取保温箱配送上门,“全程冷链只是个传说”
▶ 本文首发于《法治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丨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责任编辑丨朱雨晨
8月3日,大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大连市始于7月22日的疫情,是冷链海鲜产品加工相关的聚集性暴发,截至当日,该海鲜加工车间共有60余名工人和管理人员感染,患病率高达61.9%。
而这并不是唯一始于海鲜市场的疫情。
从北京新发地到大连、天津等地出现疫情,包括海关部门从厄瓜多尔3家企业生产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肺炎病毒,都在将病毒溯源推向了一个新的方向:冷链运输。
为什么冷链运输频频出现问题,是运输不当?还是监管不力?
问题频出
6月17日,天津市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该病例在西餐厅从事洗碗工作,偶尔会负责清洗冷冻海鲜食材;而仍在持续的大连市疫情,绝大多数是上述海鲜公司员工及家属。
有观点认为,新冠肺炎病毒通过冷链传播进来的可能性最大,病毒有可能潜伏在了进口的冷冻食品当中,之前欧美很多屠宰场都暴发了新冠肺炎疫情,如果真的经由冷链传播,这也是正常的。
“从科学角度而言,冷链能为食品保鲜,也能为病毒‘保鲜’。一旦食品在流通环节中沾染新冠病毒,传统冷链低温高湿的环境反而更有利于病毒长期保有侵染活力。”爱尔兰皇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制冷科学院院士孙大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因此,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及流通中各环节的监管尤为重要。”孙大文说。
事实上,近期中国海关已对进口生鲜冷链产品展开了一系列风险监测。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我国对相关商品实行准入名单制度,并在风险管控、通关检疫、销售监督和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制度保障。
国外输华肉类生产企业需要符合我国海关的评估要求。我国海关会定期公布企业注册号,并适时对境外企业和进口肉类范围实施管理。
同时,进口肉类必须随附卫生证书和官方检疫证书,进口肉类的中文标签必须通过审核,包装也需符合我国进口要求。进口肉类的收货人要在海关进行备案,并提前申请肉类进口批文。
行业“潜规则”
不过,再严的风险监测,恐怕一时半会间也无法改变冷链物流行业的“潜规则”。
2017年,发表在《中国远洋海运》的一篇文章里介绍,中国约80%肉类、7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物流全程保障。一个普遍现象是,生鲜品物流“两头冷,中间断”;而“从厂门到店门”这段“中间”的冷链物流过程亟待规范。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缺乏冷链共同配送体系的支撑。
一位从事冷链运输的司机冯正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几乎所有的生鲜电商都会打出“全程冷链”的口号,但没有一家真正能实现,因为采用专业冷藏物流车配送入户成本相当高,每单物流费至少50元。
冯正介绍,国内各大电商采用的是“二段式”半程冷链,也就是城市之间用冷链车运输,落地配(或同城配送)仅采取保温箱配送上门。
“半程冷链如果严格执行,也能达到很好的冷藏效果,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几乎所有的司机都为了省油费,只在运输的装卸货两头开启冷机制冷,运输途中会关掉冷机。”冯正说,“全程冷链只是个传说。”
同时,落地配的冷链箱内部包含蓄冷剂、防撞气垫和冰盒,这种特质的冷链箱价格一般在300元左右,所以冷链箱一般由第三方冷链物流冷链服务公司提供,比如,顺丰冷链,配送员一般会将箱子回收,并不会留给买家。
而在实际配送中,很多商家无法消化顺丰的冷链成本,只能自己用干冰+泡沫箱的保温方式包装。
“也就是说,如果送货员送完货后连箱子一起丢给你,这就意味着你的生鲜是用泡沫箱包装的,中途也没有冷链车保障,生鲜的具体品质如何完全取决于干冰的挥发程度。”冯正说。
中国制冷学会副理事长刘长永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冻品类冷链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断链和无法保证全程冷链达标。
我国规定冻肉制品应该储藏在-18℃的环境下,温度波动为正负1度内。但有些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冷库温度波动范围远远大于该幅度,比如,很多储藏冻肉的冷库温度都升到-12℃,还没有用制冷机降温。
“因为开机就要增加电费成本,在这样的温度波动下,影响了肉的品质,也带来了食品安全风险。”刘长永说,“同时,一些冻品的运输车辆就是普通货车,或者是没有机械制冷的保温车。有些装了机械制冷的冷藏车为了省电或者省油,车内温度不达标的现象也很普遍。”
加大监管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问题在政策层面也有了回应。
7月29日下午,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八十次会议强调,要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统一进京冷链食品监管标准,加快建立全链条闭环追溯管理体系。
而近年来,政府对冷链物流也高度重视。
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修订《冷藏冷冻食品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冷藏冷冻食品销售者、贮存者、运输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相关经营活动,保证冷藏冷冻食品安全,诚信自律,对社会和公众负责,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也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委托贮存、运输食品的,应当对受托方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进行审核,并监督受托方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运输食品。受托方应当保证食品贮存、运输条件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加强食品贮存、运输过程管理。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要从技术上对整个冷链过程进行监控和有效管理并不是难题,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
同时,由国家卫健委和中物联冷链委制定的食品冷链卫生规范强制性标准已经审查通过,并将于近日发布实施,据了解,这是冷链物流行业第一个强制性标准。
END
视觉编辑 | 马蓉蓉 王硕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下一篇:助力打造北方冷链物流集散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