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第二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江苏省张家港市建农村:提升文明乡风软实力 构建乡村振兴硬支撑

时间:2022-03-24 13:21:04来源:food栏目:农业 阅读:

 

    建农村地处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东北部,区域面积3.2平方公里,下设22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876户,总人口2518人。村级可用财力958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超4.2万元。村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8人。近年来,建农村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二十字总要求,秉持农村发展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的理念,高度重视文化振兴,以文化人,以德载物,以和为美,积极培育文明乡风,不断涵养文明新风尚,在润物无声中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一、把准方向、突出关键,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鲜明导向。紧紧围绕“前移阵地”“做亮项目”“建强队伍”三大主线,切实发挥党建引领的关键性作用。阵地建设方面,近几年,先后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偶俚乡邻先锋驿站等“红堡”阵地,深入开展先锋理论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活动,推出妇女儿童维权保障、老年关爱活动等服务,实现“群众在哪里,阵地就延伸到哪里”。项目建设方面,依托沙上民宅一字型排开的埭状格局,将支部建在埭上,创新开展“偶俚埭头人”党建项目,积极探索“1+2+N”,即“一个‘埭头人’+两个文明岗+N个志愿者”的模式,全力打造“一埭一路”特色党建品牌。队伍建设方面,深入实施“美美乡村·扎根计划”,大力培养青年村干尖兵,让年轻干部“上一线”“下火线”,全面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二是抓好志愿服务关键一环。组建“和美建农”志愿服务总队,下设5支志愿服务分队,注册志愿者285人,常态化开展“学习强国来比拼”“垃圾分类我先行”等16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为了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100米”,建农村按照“入户、见人、走心”要求,创新打造“和美乡风志愿岗”,先后在22个村民小组设立了53个志愿岗,分为先锋岗、科普岗、民情岗、帮扶岗、阅读岗、文艺岗、环保岗和治安岗共八类志愿岗。志愿岗大多设在村民家中,由该户成员提供志愿服务。建农村4组的理论宣讲志愿者倪平华是名老党员,退休后主动向村委申请设立先锋岗,不但在客厅专门辟出一块区域成立阅读小站,还在自家小院里开起“庭院课堂”,通过线上直播、线下座谈的形式开展“微党课”,每周两次带领村民一起学党史、讲村史。

    三是突出先锋模范带动作用。秉持“点亮一盏灯,照亮一群人”的理念,持续深化思想道德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近年来,建农村深入挖掘善行义举、凡人善举,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好人模范、乡贤典范。村民吴栋材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最美基层干部”,村民吴惠芳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同时,重视发挥先进示范作用,依托和美主题公园、农民公园等阵地,打造“好人步道”“好人墙”,并通过村微信公众号、文艺演出等形式,加强宣传推广,感召和激励更多村民见贤思齐,共同践行道德理念。

    二、转变思想、敢破敢立,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一是“鸡毛换糖”扮靓农村环境。建农村是南丰镇最早一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村庄,2020年实现了整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并获评了“苏州市康居特色村”。作为全市首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村”,面对群众不理解、分类不准确、工作难推开的局面,建农村充分收集群众意见,广泛集聚群众智慧,探索推行“鸡毛换糖”的做法,在村组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点,制定了“回收清单”,小到废旧电池,大到铁锅、金属制品,都“明码标价”。每月15日、30日,村民可至兑换点用分类好的生活垃圾兑换筷子、酱油、食盐等生活物品。通过“鸡毛换糖”,垃圾分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变被动为主动,换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新时尚。

    二是“破立并举”转变陈规陋习。始终把破除陈规陋习作为深化移风易俗的重中之重,深入关注村民反映强烈的人情消费高、宴请流程多等问题,制定了《建农村移风易俗管理条例》、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践行、加强教育引导、鼓励相互监督等方式,大力推行喜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人情适度、合理收礼、新式祝福的新风尚。同时,为群众制定《婚丧喜事“十”指引》,量身定制红白喜事“文明菜单”。注重加强激励举措,对于积极响应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村民家庭,给予1000元的奖励。通过破陋习、立新风“双管齐下”,逐步实现了“婚丧事宜规范化、民间习俗文明化、移风易俗常态化”。自2020年7月以来,全村共有36户村民申报红白喜事简办,累计为村民节省开销40余万元。

    三是“最美家风”注解言传身教。在推行移风易俗中,充分凸显家庭这个主体,将“家风”作为关键突破口,致力“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村风”。建好一个“埭”,就是“家风埭”。以华丰埭吴栋材家为中心,潜心打造“橙色家风埭”,将吴栋材一家三代艰苦创业、反哺家乡的先进事迹作为典型,激励全体村民对照学习,凝聚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理好一个“档”,就是“家风档案”。以和丰埭为试点,对村民家中的票据、证书、照片、书信、老物件等内容进行归档整理,方便村民查阅,让村民在回首往事中铭记家风家训,在言传身教中影响子孙后代。目前,和丰埭33户村民家庭建档实现了全覆盖,归档材料达2000多件,并逐步在全村推广。用好一面“墙”,就是“家风墙”。深入开展“最美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将每家每户提炼的家风家训印制成牌匾悬挂在村民家门墙上,时刻提醒不忘家风、牢记家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软硬兼施、奖罚并举,机制保障见行见效

    一是建规立矩,把住“硬杠杠”。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创新施行“四德”文明家庭积分管理。将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表现归纳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4大类、22项指标,村民做到其中任何一项都有相应得分,由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志愿者组成考核小组,每月对各户进行打分,每月一积分,每季一张榜,积分结果与村民年底股权固化分红相挂钩,以1分10元的标准,对应分红进行奖励和扣除。自2016年积分制实施以来,建农村已累计发放积分奖励金额70余万元。

    二是群事群议,发挥“自治力”。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表达,在各村组设置村民议事点,让“村民大事村民定、村民琐事村民议”,以群众智慧、群众力量解决群众问题。各议事点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民主议事,由发起人提出议事事项,全组村民共同协商解决。在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征求意见时,六组村民对小菜园围挡方案产生了不同看法,后经村民议事,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予以通过,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同时,针对村民矛盾纠纷,组建了“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四级联动机制,让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被排查、被化解,实现了矛盾纠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的村民自治目标。

    三是评星挂牌,激发“荣誉感”。结合农村“地缘近、人缘熟”的特点,坚持不光要奖“票子”,还要给“面子”,以荣誉评比的形式,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养。近年来,建农村深入开展“新五星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把村规民约、移风易俗、人居环境等内容融入评比标准中,由高到低评出五星至一星家庭。同时,对星级家庭全部挂牌上墙,形成互相竞争、比拼赶超的浓厚氛围,一些未评上五星的家庭主动整改问题,申请重新验收。目前,全村“新五星文明家庭”占比已达98%以上,通过评星挂牌“面子”的激励,实现了乡风文明“里子”的提升。



附件: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3月2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72个点

下一篇:农业农村部党组召开会议强调认真学习贯彻李克强总理在农业农村部考察座谈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夺取今年粮食丰收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