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做好“加减乘除”法 全力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立足南太行区域地貌特征及农业资源禀赋,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综合发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做好农业生产全面绿色转型的“加减乘除”法,全力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在工作合力上做“加法”。健全工作机制。把农业绿色发展纳入到济源建设创新型高品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成立了以党工委、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农业农村等8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先行区建设。同时组建工作专班,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及监督考核,形成自上而下的工作推进机制,合力推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制定《济源市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意见》《济源市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明确路线图。强化科技支撑。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等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先后建立4个院士工作站及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实验站,成立节水农业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机构,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双减增效等技术研究20余项,建立示范点30余个。启动国家重要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建设,涵盖土地、水、气候、生物、农业废弃物、农村经济社会等重要农业数据,为先行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加强督导考核。将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指标列入全市农业农村重点目标管理绩效评估内容,强化对政府农业绿色发展考核。将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确到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平时督导和年终考核。同时,注重先进经验和模式的总结交流,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合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在农业投入上做“减法”。加强减肥增效。全面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推动化学肥料使用量持续下降。建立配方肥数据中心和咨询平台,同步配套混拌生产线,实现种植户施肥配方和肥料类型的快速获取。目前,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达到96%以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到43%、28%、45%,亩均化肥使用量下降35%。加强减药控害。依托中科院在济源市建立的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中心,全面推广生防天敌、黄蓝板、射频杀虫灯等,建设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组织开展社会化植保服务,全市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面积占比已超过70%,农药施用强度连续多年实现负增长。加强农业节水。全面推进水源、水权、水利、水工、水务“五水综改”,以王屋山供水复线、布袋沟供水等工程管理为载体,推行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新建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示范基地16个,完成水价综合改革34万亩,对全市机井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整体农业节水达30%以上。加强耕地保护。实施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补充储备耕地8.92万亩。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实施秸杆还田、粮豆轮作等技术,耕地质量提高1—2个等级。投资2.2亿元开展污染耕地治理修复,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新建成高标准农田36.8万亩,占全部耕地的73.8%,建成后的农田生产条件大幅改善,抗灾减灾、旱涝保收能力明显增强,亩均节本增效500多元。
三、在生态效益上做“乘法”。完善生态构架。深入开展“生态济源”等工程,构建南太行生态区、沿黄生态区和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林网“两区三网”的生态构架。探索“景区+农户+产业园+游客”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构建起山、水、林、田、居、园为景观要素的生态生活空间,有效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优化农牧业格局。以粮改饲、美丽牧场、农牧地三位一体等项目入手,推进“粮经饲”三元结构平衡。目前,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2个,培育地方名牌农产品13个,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常年保持在99%以上。全市粮食实现“十八连丰”,奶牛、肉兔等优质草畜数量大幅增长,蔬菜制种、薄皮核桃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升农村环境。依托济源市森林覆盖率高(45.4%)、河流水质好(全部达到II标准)等生态资源优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方案,指导各地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建立“村收集、镇运输、市处理”的农村垃圾管理机制,所有镇周边及中心村实现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全市95%以上的村庄开展清洁行动,农村从普遍脏乱差转变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农村社会实现生产、生态、生活和谐共赢。
四、在负面清单上做“除法”。探索制定负面清单。根据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制定和完善农业绿色发展负面清单,严控新上项目的审查,严格限制过量使用农业投入品、污染农业环境等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和监测平台建设,强化优质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全域农业绿色又快又好发展。健全污染防控网络。建立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业转移防控机制以及农业投入品电子追溯制度。规范使用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兽用抗菌药物,防止农田、水体污染。全面禁止使用超薄地膜,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试点示范,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率先探索创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联动的“济源模式”,在全国宣传推广。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围绕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着力提高集约节约用地水平,科学管控用地总量。对一些耕地减少较多、后备资源不足的地方,制定恢复耕地的可行方案,明确时间表,签订承诺书,限期分类整改退出。杜绝突破生态保护红线,以土地消纳粪污能力以及水资源承载力合理确定养殖规模,引导零散粗放养殖向规模化养殖转变。
附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