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中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四枚“中国宜兴紫砂陶”特种邮票中,紫砂壶名家顾景洲、周桂珍、潘持平、施小马四人制作的四把紫砂壶跃然于上,引起海内外紫砂壶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今年仲夏,我前往宜兴丁山特地拜会施小马先生。由施兄小马在宜兴风景区“竹海”款待农家菜时,始知这位仁兄一年也做不了几把壶,精力全然投入到一个“精”字上??要么不做,一做便是佳作。来到施小马工作室更加验证了当地流行的一句“做活好不好,一看泥凳就知道”的谚言。
制壶名家施小马今年53岁,他18岁进宜兴紫砂工艺厂算起已有35年的“紫龄”。生长在陶艺世家里的施小马已是第三代传人,是我在紫砂界见到的少有的处事极为低调的制壶名家。其父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创始人之一,乃紫砂“花货”流派佼佼者施福生先生。当初由他掌控宜兴紫砂工艺厂半成品质检关。正是父亲做事的严谨态度从小便烙在施小马的心里。
宜兴紫陶工艺主要有“花货”、“光货”、“方货”和“塑器”四大类。施小马崇尚“方货”和“塑器”等工艺,他自幼受家学熏陶,随父研习紫砂陶艺,作品屡屡在国内外玩家手中传递,深受收藏者的喜爱。
有许多人认为现代紫砂壶工艺的发展应在求“新”上做文章,该超越传统。施小马却坚定地认为,紫泥工艺属于朴实无华、内敛而不张扬的艺术品。施小马说:“明代家具设计上非常简练,但越看越耐看,越看越有味道。同样一把好的紫砂壶有的在造型上并不抢眼,但耐人把玩。”施小马认为,明代家具和壶艺是一致的:和谐即是大美。
施小马的优秀作品甚多,如“玉璧紫韵”、“传炉”、“珏提”、“红与黑”、“垒”、“构成”、“凌云”等。其实顶着“陶艺世家”和“紫砂世家”的光环,只要施小马信手传捏之壶,足以让他在自己的工坊里安享晚年。但他却坚持灵感出好壶。在施小马看来,紫砂壶的创作全靠心声的共鸣。他把自己的理解和审美情趣融进了他的作品中。他以正反两组曲线组合而成的“五头菱花”作品,线条柔和,繁而不乱,细细品之,宛如水中菱花绽放。“红与黑”是施小马借鉴现代建筑的结构穿插手法,结合紫砂泥的特点,创作了造型简洁、明快、立体感强、色彩对比强烈的作品。“垒”壶则以三角形的几何图形为造型,壶身由三个梯形堆积构成,加以三角形的壶嘴、壶把作衬托,使传统手法和工业时代元素结合。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