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茶具 > 茶具知识

紫砂大师汪寅仙简介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1-18 11:35:37
文章简介: 汪寅仙,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1943年,汪寅仙出

汪寅仙,高级工艺美术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2006年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文化杰出传承人。

1943年,汪寅仙出生于江苏宜兴丁山丁南村。1956年,年仅14岁的她考入宜兴紫砂工艺厂,从此和紫砂结缘。她先师从吴云根学艺,后转师花货大师朱可心门下。在名师的指导下,她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从1959年起,她和师傅朱可心共同临摹制作南京博物院的国家一级文物《圣思桃杯》获得成功,并作为国家艺术珍品送往苏联展出,艺术天赋在紫砂界崭露头角。随后,又先后临摹仿制紫砂历史上的名作,如时大彬的《印包》、陈鸣远的《梅桩》、邵大亨的《掇只》等。她曾说:“临摹紫砂历史名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掌握紫砂传统的精髓,既要做得像,还要以审美的目光,对原作进行适当的改进,仿中有创,更合乎尺度,争取更完美。”这一认识,对她后来的花货创作及制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73年,汪寅仙因技艺出众,被安排到厂研究所,专门从事紫砂陶造型设计。这期间,她又受教于裴石民、王寅春、蒋蓉等名师,并得到顾景舟的指导,受益多师,使她在紫砂艺术上技艺精进,光货、筋瓤货均有相当造诣,尤擅花货创作。1974年创作的《紫砂葡萄杯》被送往日本、葡萄牙、加拿大等国展览,并作为邓小平访问日本的礼品。1975年,她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进修班深造,结业时设计的《九头冬梅茶具》被故宫博物院收藏。之后,她在构思设计新品中,不断拓宽视野,撷取自然界动植物吉祥形态,融入到壶艺创新之中,赋予壶艺不同的神韵与内涵。

1988年,汪寅仙进入了创作盛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她的艺术追求,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是她的壶艺风格。其制壶态度一丝不苟、谨慎严密,并长期对创作题材深入观察体会进行艺术的提炼。使作品展现包括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她以写实的手法刻划自然生态美于花货上,诠释田园中旺盛的生机和饱满盎然的精神。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运色上汪寅仙有其独特的美学观念,她尽量保持紫砂特有的光华质感,而不求颜色与实物相同。仅于局部做颜色处理,形成一种画龙点睛的效果,也更能突显作品造型特色及优雅气韵。其光素器则讲究整体结构慎密及线条流畅,以简练的形式表达紫砂器特有的美感与深度。她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合作的《曲壶》,就是艺人与学者互补的光货经典代表作。此壶运用线面的结合,产生了动与静、虚与实的对比,使一个小小的静壶体产生了韵律之美,荣获1990年国际精品大奖赛一等奖,并先后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其他光货作品源源不断,精美绝伦,如《神鸟出林壶》、《千禧壶》、《心手相连壶》、与徐秀棠合作的《水利壶》等,都是用最简练的线条,塑造最简洁的形体,揭示人生哲理或彰显时代精神。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