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琳加工,白琳工夫由此而生。20世纪初,福鼎茶号,充分发挥福鼎大白茶的特点,精选细嫩芽叶,制成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秀,含有大量的橙黄白毫,具有鲜爽愉快的毫香,汤色、叶底艳丽红亮,取名为「桔红」,意为桔子般红艳的工夫,风格独特,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茸毫多毫显金黄,干茶色泽乌润油亮,汤色红艳明亮,叶底红亮,滋味鲜浓醇爽,香气清高,有特殊的花香,耐冲泡。
健康保健方面: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近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肌功能。
预防疾病方面: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研究表明:红茶功效不逊于绿茶且更有益于心脏
工夫红茶发端于福鼎白琳,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有250多年的历史。据清乾隆己卯年(1759)任福宁知府李拔编撰《福宁府志》载:“茶,郡、治俱有,佳者福鼎白琳”。可见,至少清乾隆时期,白琳就以产茶而著称,并受到地方主要官员的关注而载入史册。福鼎早在唐代就有记载种茶的史料,唐代陆羽《茶经》记载:“永嘉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据考证,这里所称白茶山即指福鼎为白茶产地,主要分布在白琳、点头、磻溪、巽城、店下和桐山等地。其中白琳、磻溪和点头是福鼎境内三大茶叶主产区,自清代以来,以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为原料,产制红茶,取名“白琳工夫”,名声大噪,远销东南亚及西欧各国。[1]
白琳工夫主产地白琳镇位于福鼎市中部,陆地与点头、磻溪、店下、秦屿,以及柘荣县乍洋等乡镇相邻,水路主要通八尺门内海。白琳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状况,揭示了工夫红茶的历史背景。白琳出产工夫红茶辉煌景状,在朱挺光先生(1917—2004)所撰《白琳后岐商港前景在望》一文有过细致的描写。茶叶是白琳特产,每值新春,必有来自泉州、厦门的客商,称为“南帮”,和来自广州、香港的客商,称为“广帮”,他们来到白琳,和当地茶商一同设馆制茶。当时正式茶馆包括客商多达二十四家。本地茶商“双春隆”、“恒和春”、“合义利”等闻名内外。
白琳工夫经过发端兴盛、由盛转衰、由衰转盛和兴盛式微等四个时期。清代至民国之前为发端兴盛期。据相关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间,福鼎出境红茶2万箱,每箱50市斤,远销上海等地。民国初期,茶业由盛转衰,年产值不到百万元。民国中期至解放前是由衰转盛时期,福鼎工夫茶主产区白琳、点头等地茶业十分兴旺,茶商贸易繁荣,茶栈茶馆林立。茶商向洋行或大茶行承包精品工夫茶在指定港口、码头交货,再由洋行、茶行外销港澳及欧美各国。在白琳本地,已经出现不少资本雄厚的茶馆,摆脱外地茶行、洋行的控制,将工夫红茶水运至营口,转运满州里销往苏联。解放后至六七十年代是工夫红茶兴盛式微期。五十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国外对红茶需求下降。七十年代初,红茶改制。
由于“白琳工夫”品质有其特殊的需要,所以十分讲究鲜叶原料的采摘嫩度,尤其是福鼎大白茶,更要求早采嫩采,否则芽叶过大,成品外形粗松,滋味淡薄,影响品质。在初制工艺中,特别注意控制适度萎凋,以提高鲜酸爽度,并严格采取轻重揉结合,及时提取成形的芽叶,以保存毫芽。发酵叶先上烘,采用双复焙的方法,先以100~120(干燥机进风口温度,下同)高高温烘至八成干,继以85~95低温烘至足干。后一次烘焙,要”文火慢焙”,认真掌握火候,力求在透发毫香的经常上保持鲜爽特征。这些工艺特点对于“中国银龙工夫红茶”传统风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清代创制始至解放前,白琳工夫红茶是纯手作业加工,以民间农户、茶贩自设制茶作坊生产形式存在。并由茶商、茶馆收购毛茶或茶青(鲜茶叶)进行精制加工成品茶。白琳工夫属于发酵茶,香味、汤色和叶底主要是在发酵过程中形成。白琳工夫茶制作工序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白琳工夫茶初制加工工序:采摘→萎凋→搓揉→解块→发酵→烘焙[2]
清代茶人邵维羡(1855—1931),字歆立,号秋溪,清授国学生。白琳棠园莘洋村人,博陵郡邵氏大利第三子,以制作、经营茶业起家,家富殷实,今莘洋老坪店保留有邵维羡发迹后建四合院古民居,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时拥有田租千二担,茶业做到福州等地。古民居设门楼,门坊题“仰绍东陵”。民国甲寅年(1914)春,邵维羡六十寿,福建民政长汪声玲赠匾“明经耆宿”,民国甲子年(1924)七十寿,子壻丁文仕、袁宗宋祝额“佩缓春绵”,二匾今存。1907年前后,邵维羡在白琳开茶庄,见点头柏柳村茶人梅伯珍的《筱溪陈情书》一文所述:“适邵君维羡开庄采茶,乏人助理,邀余合伙,幸自合股,五六年以来,生意颇见顺利。递年往省售茶结帐,尽归余负责。”合茂智茶馆老板袁子卿,是清至民国的茶人,他发明白琳工夫“橘红”,为红茶精品。限于资料不全,相关袁子卿行茶的事迹再做调查。
现白琳初制厂遗址,地点在白琳康山村,背靠康山,初制厂由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建立,所制“白琳工夫”红茶,蜚声海内外。原初制厂砖木结构,四面交井明楼建制,门楼楼坊式灰泥建筑,设有翘檐,门头坊正中塑五角星,留“中国茶业公司福建省公司白琳初制厂”字样。门楼在2006年“桑美”台风毁坏,使旧观古朴风貌和字样无存。现居住于此的村民,用水泥维修门楼,并涂平原门右砖墙,致使旧观不复存在。
白琳工夫茶系小叶种红茶,当地种植的小叶群体种具有茸毛多、萌芽早、产量高的特点。
一般的白琳工夫,外形条索细长弯曲,茸毫多呈颗粒绒球状,色泽黄黑,内质汤色浅亮,香气鲜纯有毫香,味清鲜甜和,叶底鲜红带黄。
观其条索基本符合特征描述
但茶菁等级不高,疑用不同等级参配
近闻有淡淡花果香
以上这张图片是我找来的白琳特级干茶图片样本,供大家参考
仔细看,我本人所吃的“坦洋功夫—金丝藏香”干茶图片十分相似,茶好,价钱更好 -_-
图片上不能准确反应出叶底色泽,所以由本人口述
这款白琳功夫叶底色泽鲜艳,油亮,无死叶
发酵度较轻,能看见青色掺杂其中
第一水洗茶
第二水10秒出汤
第三水20秒出汤
第四水40秒出汤
第五水120秒出汤
第六水时间记不得了,怎么着也要好几分钟吧
此茶花果香浓郁,水路润滑(好似油入口一般,水路是这款白琳的一个亮点)
汤质相比滇红稍逊,喉韵一般,回甘一般
这种等级的白琳功夫适合大杯冲泡,正所谓:上班一杯吃到下班 [3]
本文:白琳工夫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11801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白琳工夫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