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政和功夫,即便是经常喝红茶的人,了解的恐怕也没几个,更不用说一般的人了。因为近年的国内红茶消费市场上,英国“立顿红茶”名声最大,其次则是邓小平称赞过的安徽“祁门红茶”,再其次就是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至于政和功夫。然而,若干年前,政和功夫的名声可是远远超过“立顿”。政和功夫是“闽红”三大功夫之一,基本制法源于武夷“正山小种”而又有所改进,原料产地环境与茶树品种也与正山小种有所不同,因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有关史料,政和功夫全盛时期,每年福州茶市上,凡是标有“遂应场仙岩工夫”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遂应场今为政和锦屏乡,位于政和东部高山区,山多红岩,林木繁茂,溪流清彻,生态环境极佳。许多茶商在此设号办厂,多时达二十多家。其中以“万先青”与“遂应场仙岩功夫”最负盛名。其后一度衰落,到十九世纪末(清光绪年间),因政和发现大白茶茶树品种并以“压条法”繁育成功,本地茶商叶之翔大胆采用大白茶鲜叶为原料制作红茶,品质优于一般红茶,于是正式命名“政和功夫”,名声重新大振。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40年时,政和全县茶叶产量达15673担,登记的外销茶号47家,仅次于安溪,居当时登记的二十个县的首位。 [1]
“政和工夫”,闽红三大工夫茶的上品,按品种分为大茶、小茶两种。政和工夫茶以大茶为主体,扬其毫多味浓之优点,又适当加以高香之小茶,因此高级政和工夫茶体态匀称,毫心显露,香味俱佳。红茶犹如风姿绰约的风韵少妇,充溢着绽放的热情和美艳的成熟;红茶那琥珀般醇厚的颜色,淡淡的苦涩,那沉淀了生活般的质感,优雅、小资、高贵政和工夫”,因其精制手续精细,颇费工夫,故得名。它外形条索紧细、匀齐,色泽乌润, 富有光泽;泡开后叶底红艳而明亮,香气馥郁, 隐约之间颇类似紫罗兰的香气;滋味醇和而甘浓,既宜于清饮,又适于掺和砂糖、牛奶。一百多年来“政和工夫”历久不衰,蜚声于国内外,畅销俄、美欧等国,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等国内外多项奖。 [2]
闽北山区政和县产茶历史悠久,白毫银针贡茶深受宋徽宗喜爱,乃赐年号“政和”为县号。政和工夫是“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一,有150多年生产历史。如今,在“打响茶品牌,做强茶产业”的热潮中,政和工夫又获新活力——上半年,全县茶叶规模企业完成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46.7%,政和工夫成了新一轮茶业发展的火车头。
近年来,政和县努力打造政和工夫品牌,政和工夫红茶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阶段。目前,政和县有茶园面积10万亩,年产茶叶9500吨,其中红茶1500吨。
距政和城关40公里的岭腰乡锦屏村是政和工夫红茶的发源地。澄源、石屯、东平、杨源等乡镇也是主要种植区。这些地方的茶园大多在海拔200至1000米的山坡上,土地以红、黄壤为主,土层深厚,邻近多为阔叶林,植被条件优良,生长环境良好。
竞争靠品质,生态越好,茶叶价值越高越抢手。上半年,政和共投入850万元,在68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里设虫害测报站,植树种草建水池,安装物理灭虫器。如今,全县无公害茶园占茶园总面积45%,其中建立瑞士IMO有机茶园生产示范基地2500多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园2万亩, 3万多亩茶园通过无公害认证或绿色认证。
随着市场的拓展,政和工夫红茶大举进驻省城,在福州设立了6家专卖店。近几年,不少高端产品在省内外茶王赛中获奖,政和工夫的价值也迅速提升。
今年2月政和工夫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后,先后有6批来自日本、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国的茶叶专家、客商到政和考察。
政和工夫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身价倍增,一公斤茶叶卖到数千元是常有的事。可是就在几年前,因为没有品牌,当地的茶叶公司只能作为人家的原料加工生产基地。从2006年开始,为了开启市场这把锁,全县茶企业纷纷注册商标和设计、开发自主品牌的小包装红茶产品。县里出台文件,鼓励茶叶企业争创品牌,成绩显著者给予重奖。近4年,政和茶产业共注册商标40件,1件评上省著名商标,获得省级以上“茶王”和金奖品牌的政和工夫红茶已有多个,政和工夫红茶的价值再次得到市场承认。 [3]
本文:政和工夫茶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11811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政和工夫茶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