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1发展历史丽江饮用雪茶历史久远,早在明代,雪茶已成为木氏土司朝贡珍品,现丽江有多家公司生产盒装产品及饮料,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位置不菲,《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
1发展历史
丽江饮用雪茶历史久远,早在明代,雪茶已成为木氏土司朝贡珍品,现丽江有多家公司生产盒装产品及饮料,是旅游馈赠亲友的佳品。丽江雪茶在中国药典中位置不菲,《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饮烹食之,入腹温暖,味苦凛香美”。茶名地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故名丽江雪茶,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丽江雪茶性凉、味甘,富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D-阿糖醇、甘露醇、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雪茶(5张)
2植物属性
雪茶为地衣类地茶科植物,状如空心草芽,长30至70毫米,粗1至3毫米,重量极轻,形似白菊花瓣,洁白如雪,因此得名。丽江雪茶生长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藓植物带,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丽江雪茶性凉、味甘,富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甘露醇、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经药检属安全无毒副作用的饮品。雪茶按其颜色可分为白雪茶和红雪茶,白雪茶主要生长在4000米的雪山域里,数量相当稀少。在下雪的时候,它开始发芽,待雪盖住它时,它便长出嫩叶,便是白雪茶,它是红雪茶的叶子,白雪茶茶耐冲泡,可以单独泡饮,也可以作为配茶。具有清热、消暑、生津止渴、清肝明目等功效。红雪茶又名金丝茶。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落叶松、冷杉干枯树干上。开水冲泡,色泽红亮,犹如红葡萄酒色,红雪茶富含大量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等,具有降血脂、胆固醇,清心开窍,补血养心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神衰体弱等有明显作用。
雪茶
雪茶,出滇南,色白,久则色微黄,以盏烹瀹,清香迥胜。形似莲心,但作玉芽色耳。按雪茶出云南永善县,其地山高积雪,入夏不消,雪中生者,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样。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痨损及失血过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入腹温暖,味亦苦例秀美,较他茶更厚。
3药用价值
雪茶·中药材
【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Xuě Chá【别名】:地茶、太白茶、蛔样地衣、高山白茶、石白茶、太白针(《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地茶科植物雪茶的地衣体。积雪融化后采收,除去基部苔藓状物及杂草,晒干。【原形态】:地衣体白色或灰白色,管状,单一或有稀少分枝,先端稍弯曲,呈蛔虫状,高3~7厘米。被子器和粉子器侧生。【生境分布】:生于高寒山地。分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产云南、四川。【性状】:全体呈细长管状,单枝或有2~3分枝,白色,长3~7厘米,直径1~2毫米,粗者呈扁带状,基部有断痕,先端渐尖细,外表细致,略有皱纹凹点。断面中空。质稍柔软。气无,味苦似茶。以粗壮、色白、味苦者为佳。【化学成份】:含雪茶酸、鳞片酸、羊角衣酸,另含D-阿糖醇和甘露醇。【性味】:《四川中药志》:淡微苦,凉,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渴,醒脑安神。治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高血压。①《纲目拾遗》:治胃气积痛,疗痢。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清热,解烦闷。③《四川中药志》:清热醒脑。治口干舌燥,眼昏头闷,精神疲倦。④《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渴,安神养心,明目。治心中烦热,虚劳骨蒸,肺炎咳嗽,癫痫狂躁,神经衰弱,目涩,中暑,高血压。【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或泡茶饮。
附方
①治神经衰弱:太白茶、鹿衔草各15克,羊角参10克。黄酒为引,水煎服。②治癫痫狂躁:大白茶、珠砂七各15克,水煎服。须久服。③治高血压:太白茶、羊角参、小晕鸡头各五钱,水煎服。(选方出《陕西中草药》)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