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深加工的含意 茶叶的深加工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含茶的制品。含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
以下文章由九茗茶网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
:湖南石门县是湘北重要产茶区之一,现种植面积3000公顷,年产量在2500吨左右,有“牛抵茶”、“宜红茶”等传统名茶,近年来还相继开发了“东山秀峰”、“石门银峰”、“白云银毫”等名优茶。20世纪90年代以来,本县茶叶生产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情况,茶叶产品竞争乏力,市场萎缩。究其起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药残留不达标。因此,探讨茶园病虫害综合管理技巧,下降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植保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1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
1.1主要病虫品种
本县茶园发生的主要病虫约65种。终年发生的重关键虫有茶小绿叶蝉、茶毛虫、茶黄螨、茶蚜、黑刺粉虱、茶尺蠖、卷叶蛾、茶椰园蚧、茶蓑蛾等,其中以茶小绿叶蝉、茶毛虫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主要病害有白星病、赤星病、茶饼病、茶芽枯病、茶煤病、茶云纹叶枯病。其中以茶白星病发生面积大,损害重,严重威胁春茶和早夏茶生产。
1.2发生特点及损害程度
本县茶园通常地处中、高山区,海拔高度在500―1500m之间,雾露时间长,日照短,全年气温偏低,春季气温上升较慢,多数茶园树龄在20年以上。茶园病虫害发生特点是:春茶以病害为主,夏秋茶以虫害为主,病害丧失重于虫害。茶白星病是所有病虫害中损害最突出的一种,发生期早,风行时间长,通常发生始期为3月下旬,风行期4月上旬至6月上中旬,终年发生面积为2150公顷左右,占总面积的70%,造成的经济丧失占病虫灾难总丧失的50%―60%;茶小绿叶蝉,发生时间长,种群增长快,世代堆叠严重,防治难度大,终年发生面积占茶叶总面积的75%以上,5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全年发生顶峰期;茶毛虫发生面积约占总面积55%―60%,6―7月、9―10月为幼虫发生顶峰期;茶黄螨在干旱年份发生面积可达60%―70%;黑刺粉虱种群近年来上升速度较快,极有可能成为茶园主关键虫。
1.3天敌资源丰盛
本县茶园通常均在崇山峻岭之中,环境植被庞杂,具备生态多样性,有较丰盛的天敌资源。据调查全县茶园有昆虫类天敌136种,两栖类天敌5种,爬行类天敌3种,寄生性天敌32种。优势种群有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松毛虫赤眼蜂、绒茧峰、小绿叶蝉缨小蜂等寄生性天敌和蜘蛛、虎甲、步甲、草蛉、蜻蜒、茶褐猎蝽、异色瓢虫、捕食螨、螳螂等捕食性天敌10多种。
1.4病虫管理程度较低,过分依靠化学农药
茶区大多在边远山区,茶农科技素质较低,食品安全意识较差,缺少病虫综合管理技巧,防治病虫时经常忽视利用丰盛的天敌资源,而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施药频率偏高,用药量偏大。据调查,主产茶区全季施农药在10次以上,主要品种为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拟除虫菊脂类等高毒、高残留农药,茶区甚至风行在采茶后喷施甲胺磷加尿素液作为催壮茶芽的关键增产手段,造成天敌被大批杀伤,茶园生态遭受严重破环,茶叶的农药污染严重。
2 茶叶无害化生产的病虫管理对策
茶叶在生产进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有害生物损害,要做到既节制病虫为害,又保证茶叶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必须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控害办法和茶树自身的抗耐病虫能力,履行有害生物综合管理技巧。
2.1健身栽培,加强树势
充分发挥茶树自身的抗病虫作用和耐害填补效应,损坏有害生物发生的生态基础,实现控虫抑病与丰收、优质栽培有机联结。
(1)选用抗性良种,汰除感病劣种。选用福鼎大白、福云六号、白毫早等抗病、优质、高产的良种。
(2)科学运筹肥料,做到全营养平衡供给。坚持地下施肥与叶面追肥相联结,推广施用茶叶专用复合肥。冬肥宜施用枯饼或人畜粪、土杂肥等有机肥,不施或少施速效氮肥,免得因茶梢嫩绿而发生冻害和诱发白星病等病害。
(3)合理密植,维持茶丛通风透光,促使茶树生长健旺。茶园采取双条植的栽植方法,栽植规格为宽行1500m、窄行33cm、株距330m。
(4)搞好修剪,更新树冠枝叶结构。1―3年的幼龄茶园依次按株高30、50、60cm进行定型修剪;成年茶园在定型修剪5年后于树冠下150m处下剪,剪去一层鸡爪枝;苍老茶园在离地300m处履行重修剪,超龄老茶园履行台刈更新。
2.2保护利用天然天敌
(1)茶园行间蓄留繁缕、猪殃殃、黄花菜、荠菜、车前草等矮化良性杂草和刈割山青嫩草,铺于茶树行间,增长茶园泥土有机质,增进茶园降温保湿,优化天敌栖息发展的生态环境。据察看,蓄留良性杂草的茶园每100m茶丛有蜘蛛158只,异色瓢虫27只,草蛉8只,捕食螨48只,而裸地茶园分别为68只、7只、2只、52只。
(2)茶园防病杀菌不使用铜制剂。保护芽枝霉、韦伯虫座孢菌、多毛菌等有益微生物,有利抑制黑刺粉虱、蚧壳虫、害螨的种群数量。
(3)人工助迁青蛙、蟾蜍、蜘蛛、肉食性瓢虫等捕食性天敌,留意采集利用茶园僵蚕及病菌感染虫体等防治茶毛虫、茶尺蠖、卷叶蛾等鳞翅目害虫。
2.3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2.3.1加强病虫监测,明白主攻对象
技巧人员和茶农互相联结,搞好病虫调查,节制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防治主要病虫,恰当放松次要病虫,春茶重点抓好茶白星病、茶饼病的防治,4月上中旬节制3d均匀气温在15℃以上,新梢病叶率在5%时施药防治。夏茶重点抓好茶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的防治,兼治其余病虫。
2.3.2抓好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
全园修剪,消除病虫枝叶。施用融杀蚧螨、石硫合剂等植物源、矿物源农药进行清园,减少茶黄螨、黑刺粉虱等越冬害虫及各种病菌。
2.3.3放宽防治指标
充分利用天敌的控虫抑病作用,给天敌生长滋生保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茶小绿叶蝉节制在百叶虫量10只,茶黄螨节制百芽虫量10―15只,茶毛虫在百叶虫量3―5头时施药,低于防治指标不用药防治。
2.3.4节制药剂种
制止使用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强的农药,推广使用阿维菌素、吡虫啉系列、苏云金杆菌(Bt)系列、白僵菌及核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虫螨为害,推广菌立灭、大生M―45防治茶白星病等病害。据实验示范,吡虫啉节制小绿叶蝉20d防效仍达81。2%,阿维菌素节制茶黄螨防治效果可达92%,苏云金杆菌(Bt)对茶毛虫的防治效果达85%,菌立灭、大生M―45对茶白星病15d的防治效果达82%以上。
2.3.5威严节制施药剂量及鲜叶采摘安全间隔期
全季农药的使用次数节制在3次以下,威严节制施药剂量和施药浓度,确保一定的安全间隔期进行采摘。
本文:无公害茶叶的病虫害治理对策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jishu/114698.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富硒茶的简要技术说明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下一篇:新种早生茶的保苗技术
标签:无公害茶叶的病虫害治理对策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