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江城县茶业概况简述(上篇)
一、江城县基本概况
1.地理区位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东部,地处东经101“13′′~1029与北纬22°19~22°56′之间。东部与红河州绿春县为邻,东南部与越南接壤,南部与老挝交界,是“一眼望三国”的地方,西部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景洪市毗邻,西北部与思茅区、宁洱县相连,北部与墨江县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83千米,其中:中越段67千米、中老段116千米全县国土面积3544.38平方千米。
县城动烈镇海拨1119米,距省会昆明122千米、距普洱市150千米。全县辖5乡2镇50个村(居)民委员会528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分布居住着汉、哈尼、彝、傣、瑶、拉祜等25种民族,总人凵12.4万人江城因江水环绕县境而得名,境内河流众多、溪流密布,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最高海拔位于西北角与宁洱县交界处的狮子岩大山,海拔为2207米,最低海拔位于东部的中越界河一南马河口,海拔为317米。
!2.自然条件
江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9,2℃,全年无霜期在360天以上。年降雨量在2260~2680毫米之间。土壤类型主要以砖红壤和赤红壤为主,士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最适宜的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8%。
二、茶产业基本概况
江城县野生型古茶树群落面积1.2万亩,栽培型古茶树面积6735亩,其中以国庆乡保存最多,面积达5800多亩。国庆古茶山与古“六大茶山”之一的易武茶山同处一脉。种茶历史久远,茶性、茶质和易武茶十分相近。江城县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发展绿色有机茶2014年启动认证有机茶茶园1.1万亩,计划5年时间完成有机茶五万亩。
至2015年,全县茶园面积143306亩、采摘亩积136200亩、茶叶总产量14050吨、亩均产量103.16千克/亩、无性系茶园面积61000亩、无公害茶园面积3495亩、有机茶园面积1000亩、省级龙头企业数量1个、州市级龙头企业数量2个、初制所数量130个、专业合作社数量44个。
1.“水上国际茶叶之路”
江城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历史上以普洱为起点的向外辐射的茶马古道主要有五条,即东北路一前路官马大道、西北路一滇藏茶马大道、东南路一宁洱江城莱州茶马大道、西南路宁洱澜沧茶马大道、南路一宁洱易武茶与大道。宁洱江城莱州茶马大道从宁洱一思茅一倚象坝一石膏箐一曼克老一圆盘山一阿树察一勐烈街一坝溜渡凵(沿李仙江而下)越南莱洲海防港口,再经海防转运香港、澳门]、南洋等各地,全程需要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当时是普洱茶销往国外最快捷的条“水上国际茶叶之路”,是当时茶马古道连接海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县城所在地动烈古城是普洱市马背上驮出来的五座古城之一。
十九世纪末期到一一九四二年以前,从普洱、思茅、墨江和易武等地茶叶途经江城大量出口越南,不少普洱、易武的茶庄、茶号到江城勐烈开设分号,如敬昌茶号、江域号、胜利号、福泰隆茶庄、鸿顺茶号、泰来茶号、兴华祥茶庄、福泰昌茶号、同兴昌茶号、水茂昌茶庄、四合公茶庄、仁和祥茶号、群记茶庄、汇益茶号、丰顺祥、许季瑞、太和样等20余家,成为当时普洱重要的茶叶加工集散地。
2.新时期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江城茶产业发展有独特的自然、历史、区位、人文等资源条件。上世纪90年代,牛洛河茶厂走“三结合一体化”的茶叶开发模式,在云南推广学习。茶产业是江城的支柱产业之一,江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江城是发展茶叶极具潜力的一块宝地,真诚邀请中外茶商携手合作,共创江城茶业新辉煌!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包忠华:关于“水上国际茶叶之路”的故事! 波澜壮阔的贸易史诗,你所不知道的水上国际茶叶之路 云南省江城县茶业概况简述(下篇) 百万级普洱老茶价格赏析 2015普洱茶老茶价格大公开
标签:
上一篇:春茶和秋茶的区别 哪个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