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边居然会长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小时候做饭洗菜的时候,有时会发现菜里有一只正在蠕动的菜虫,立马就把那片叶子摘下来扔了。而现在,茶里边居然也会长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1、什么是“茶虫”?
近来有不少茶友问,说茶饼上有一些小虫子,这茶还能喝吗?也有一些客人在买茶叶时问,这茶这么多“虫眼”,还能喝不?
首先,关于“茶虫”,我们应该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经常看到的白色小虫,另一种是灰黑色的小虫。
!实际上我们看到较多的是白色小虫,这种小虫并不是吃茶叶的“茶虫”,它们只是喜欢吃包装棉纸的“纸虫”,而另一种灰黑色的虫子才是真正的“茶虫”,据了解这种“茶虫”只吃茶叶。可惜在市场上见过这种虫子的人寥寥无几。
2、吃纸的“茶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普洱老茶的包装纸,特别是背面有些满满的小孔,看上去真吓人。而这些小孔正是被小虫子咬出来的虫眼,这种虫被称之为“纸虫”,只爱吃棉纸,对于普洱茶并没有害处。
这时候只能说这小纸虫没眼光,放着那么贵的普洱老茶不吃只知道吃外边的包装纸。对付这种“纸虫”方法也很简单,用毛刷把茶叶扫干净,放在通风透气且干燥的地方存放即可。
市面上出售茶叶时,其版面长相也是影响价格的一大因素,因此大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茶叶包装纸被“茶虫”吃光了!
3、吃茶的“茶虫”
刚刚那白色的小“纸虫”是来娱乐的,真正的“茶虫”其实是灰黑色的,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中才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专吃好茶,不过不要因为这个就嫌弃它们。
人家可不是吃“霸王茶”的,它们生命周期很短,生于茶中也死在茶里,之后更是和茶叶融为一体,会让茶变得更好喝。
茶虫的特征:以前出现的那种小茶虫是白色的,跑得挺快的,有点像蛐蛐,很小个,蚊子大小。还有黑色的小茶虫,也是个子很小,那是原来白色茶虫的后期了。
据老茶人所说,“茶虫”是极为有益的,在一些品质好的普洱茶成品里会出现,它们专门吃茶,而且爱吃好茶,死后即会成为茶的一部分,据说这种茶泡出的汤色、口感、耐泡程度都比陈了50年的生普更漂亮更好喝。
说起“茶虫”,不得不说的是“龙珠茶”(也称虫屎茶),这种茶是指“茶虫”吃了茶叶后拉出的便便经过特别加工而制成的,虫茶的营养价值高于普通茶叶。
茶虫一般生命周期不长,不需要其他的加工工序,死在茶里面久了就会和茶混为一体了。茶叶里会长虫?
是的,茶叶本质上是食品。在一定的储存环境下,受外界湿度、温度及氧化环境等“小气候”影响,“一不小心”茶叶的确会长虫子。
只是,茶叶里长虫子,有些是害虫,有些则是益虫。
一般来说,在几乎不发酵的绿茶、花茶,以及半发酵的乌龙茶、重度发酵的红茶类里极少能看到茶虫。即使有的话,证明这些茶已经变质了。
与众不同的是,在“越陈越香”的全发酵黑茶类里,例如普洱茶,出现茶虫则是屡见不鲜的现象。有些人甚至还将是否长茶虫当作是普洱茶品质优良与否的一个鉴别办法之一。恰当与否,我们另当别论。
细心的茶友往往会发现,储藏放置时间久了,不经意间茶叶外包装的棉纸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各种不规则的小洞。这些小洞就是茶虫咬出来的“虫眼”。
通常情况下,这些茶虫呈白色。然而,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虫,只是破坏了茶叶的纸质包装,并不以茶叶为食,对于茶叶本身的品质不会造成多少实质性影响。
另外,如果茶叶受潮后,也会长虫子。这点可以通过结合眼观、手触等方式观察茶叶是否发生霉变、变味等变质情况,判断这茶虫是不是有害的。
这也等于告诉你了,你这茶叶的储存环境可能存在湿度过高等问题,该给您的“爱茶”打扫下卫生,换个更加通风透气、干燥舒适的新家了。
那么真正的茶虫长什么样子呢?有害不?这茶叶还能喝吗?
通常情况下,在一些品质优良的普洱生茶自然陈放时,有时候可以看到茶叶里出现了一些灰黑色的小虫。这些小虫专吃茶叶,不过存活期并不长,我们看到的时候往往已经与茶叶融合在一起,成为茶叶的一部分。
不过长虫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多见。在正常的储存环境下,一般情况下很难长虫,就像大米生虫,只有在一定的生存环境下才可能长出茶虫。这类茶虫一般认为是没有害处的,它恰恰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表现。
有人戏言,储存三五年长了茶虫的普洱陈茶冲泡出来的茶汤滋味、口感更加醇和,不比二三十年的老普洱茶差。
当然,茶叶里长虫,内心里肯定会有“疙瘩”,就像一个长满青春痘的少年,虽无伤大雅。
总而言之,如果你心里过不去这道坎,那还是眼不见为净,别喝了;如果你觉得它就是块宝,那就正脸多看几眼,再过若干年,可能这就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宝贝了。
温馨提示:“茶虫”是出现在正常仓储和正常陈化环境下的,切勿和存放于受潮环境下的普洱茶所招惹的虫子相提并论哦!
普洱茶存放时间长了以后有小虫怎么办 饮茶发源的地点考证 很多人都被动辄上万元一斤的古树茶给吓住了,其实正宗的普洱茶古树茶没那么贵,源头茶农分享真实的古树普洱茶! 超强瘦身:花草普洱茶把减肥进行到底! 贵州依托3000多株200年树龄茶树扬“古茶之乡”品牌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