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山小种的正山?
关于正山小种的历史,简单说一下—— 偶然诞生的红茶,刚出现时由于色黑被称之为“乌茶”。后来因为汤色红亮且量少,被称之为小种红茶。18世纪初,,小种红茶受到葡萄牙、英国、荷兰等国民众的喜爱,被大量采购,桐木村所产茶供不应求,于是周边地区便开始仿制。仿制的种红茶在品质上是有差异的,于是有了正山和外山。 《中国茶经》称“:产于福建省崇安县星村镇桐木关的称“正山小种””,“正山”表示“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邹新球《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中指出,正山所涵盖的地区是以庙湾和江墩为中心,北到江西铅山石陇,南到武夷山曹墩百叶坪,东到武夷山大安村,西到光泽司前、干坑,西南到邵武观音坑,方圆600平方公里。该区域大部分在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正山小种”红茶一词在欧洲最早称 WUYI BOHEA,其中WUYI 是武夷的谐音;在欧洲(英国)它是中国茶的象征,后因贸易繁荣,当地人为区别其它假冒的小种红茶(人工小种或烟小种)扰乱市场,故取名为“正山小种”。 ”正山”指的是桐木及与桐木周边相同海拔;相同地域;用相同一种传统工艺制作;品质相同,独具桂圆汤味的统称“正山小种”,“正山”既指正确正宗的意义,而“小种”是指其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 在19世纪初叶以前,国外没有红茶生产,中国是红茶的唯一产地;而在整个18世纪都未曾出现福建以外省份生产的红茶,此时是武夷红茶独步天下的时期,福建红茶向外传播的途径是:由崇安开始,传到江西铅山河口镇到修水,又传到景德镇再传到安徽东至,最后到祁门。 国内各大红茶区的红茶制作技术都源于武夷山。 但是因为各茶区的气候差异颇大,且各地栽种的茶树品种不一,故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茶。 所以如果是正山小种,当然是只有桐木关内的才能叫正山小种,原产地之外的小种只能叫外山小种,不能叫正山小种,因为是原产地之外的,不属于“正山”。
标签:
上一篇:正山小种: 世界上第一杯红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