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都有哪些步骤?
分享以前写的一个泡茶文 乱泡茶——岩茶是要研究的! 作为一个泡茶实用派,不会标准茶艺的“十八般武艺”,也不会茶艺的“以心问道”。真要归个类,想当个泡茶的“厨子”。不讲客观、不讲标准评审,只想来点经验之谈。怎么样将手里的茶,变为一杯好喝的茶,扬长避短的将一泡茶的缺点掩盖,优点发挥到极致,是我的目标。 说到泡茶难,泡一壶好茶更难。 曾试过天心村斗茶赛名枞,金奖的茶被小白泡成了“四泡渣”(四泡完全没色没味儿了)。同样的茶掌握好方法15泡以上仍旧滋味十足。可见泡茶方法,确实是一门大学问。要问什么茶最难泡,最讲究冲泡技术,我想岩茶当之无愧。 今天就分享点自己泡岩茶的小心得: 岩茶属于高香重火味的茶,相比其它茶类不算耐泡。因此,个人认为将香气与口感的饱满度提升到极致。通过小品容量和大投茶量中和耐泡度的问题,是为岩茶的扬长避短之道。因此,建议如下器物选择及冲泡方式。 择器思路:聚香提味,适宜温度品饮。 朱泥小品束口型壶容量180cc以内 束高型容量120cc容量以内小盖碗 瓷器小品杯or潮汕一口杯 冲泡关键:20:1,沸开水,直接出汤 众所周知,高温是让茶香气挥发滋味加重的关键点。因此选择沸水(划重点:冲泡时一定要100度沸水直接注入,水温稍低便会破坏整个茶的冲泡感觉。“四泡渣”的主要原因是便是因为此项)。 通过保温性高的茶器来达到高温延续的效果是岩茶冲泡的优先考虑点。紫砂中朱泥的保温性是佼佼者,因此推为首选。 提高香气与滋味的另一种方式便是集中,因此束口和高身型冲泡器是另一项重点建议。 因岩茶相对不够耐泡,选择小容量,高投茶量(20:1,泡茶器容量:茶叶克数,如:300cc容量投茶量15g)的方式加重口感和提高耐泡度。中和掉岩茶的此项的弱点。 此项建议针对三人以内品饮,若多人品饮,请酌情选择茶器容量大小,并参照择器的器型和材质,使用建议泡法进行优化。 因冲泡器的保温性提升茶香与滋味后,所出的茶汤仍旧非常高温,保护茶汤的高温与活性、又能立刻入口品饮是关键点。所以建议去掉使用公道杯的过程来保持高温。 常识:多次倾掉会失去热度,前面择器的努力优化就功亏一篑。非要使用公道杯,请选择保温性好的陶罐或紫砂类。 选择小品杯或一口杯,来降低茶汤入口温度,由冲泡器直接倒入小品茗杯或一口杯时,温度恰好适宜一饮而进。 以上,一杯好茗待进,品吧! 小贴士:那些古里古怪! 1.“回魂汤”说:谁说岩茶要洗茶?倒掉岩茶第一泡的“小傻瓜”有哪些?岩茶第一泡,请用带盖小陶罐装好,放置约冲泡喝完第四五泡左右,将此泡汤倒出品饮,是为传说中的“回魂汤”也。其中滋味,是岩茶老茶客的独家追求。可要好好体验哦。 2.“老东西”说:谁说岁月是把杀猪刀?老茶器,冲泡岩茶滋味更丰富哦。别问我为什么,不想讲,好啰嗦。自己去实践吧! 3.公道杯说:就这样把我抛弃了,你们会后悔的!哼哼!因为没有公道杯平衡一泡茶汤的整体味道,冲泡器分至多品茗杯时,请自行“公道”的出汤哦。
标签:
上一篇:泡茶时将第一泡茶水倒掉,这个洗茶环节或者醒茶的步骤,从科学的角度讲洗掉灰尘或一些不好的东西,有必要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