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过江南?汉中仙毫茶与龙井茶对冲评测
说起汉中仙毫,许多人可能会很陌生。汉中仙毫是地方性公用茶叶品牌,整合了很多同区域的茶叶品种,如午子仙毫等。
宁强的“宁强雀舌”、镇巴的“秦巴雾毫”、南郑的“汉水银梭”、勉县的“定军茗眉”、西乡的“午子仙毫”……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中先后研制开发出茶叶品牌20多个,为全市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茶叶品牌过多过杂、茶叶企业小而散、企业各自为战、市场整体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也影响着汉中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https://pics3.baidu.com/feed/d000baa1cd11728b021a5051d11dbcc4c2fd2cfd.jpeg@f_auto?token=b82789ffa46899a855386f78eb87b92c)
为此,汉中从2005年启动茶叶品牌整合工程,将原有的20多个茶叶品牌初步整合成“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三大品牌,并分县划片使用。2007年,汉中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全市茶叶统一命名为“汉中仙毫”,并作为全市茶叶的公用品牌。自此,“汉中仙毫”开始崭露头角。
![](https://pics1.baidu.com/feed/c8ea15ce36d3d539ccd673052266965a372ab07c.jpeg@f_auto?token=98a8aa60b18b4bbb26d047864a4d8c97)
汉中仙毫产自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倚秦岭、南屏巴山,素有“小江南”之称。
汉中是中国江北茶区北缘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和汉茶文化发祥地之一。其茶园多立于竹木繁茂、雨量丰沛的海拔800至1600米大巴山缓坡地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
![](https://pics5.baidu.com/feed/3bf33a87e950352abf97574073a284f8b0118beb.jpeg@f_auto?token=63a8f1057925dcf220d7a4845eafd1ed)
据东晋常璩所撰《华阳国志·巴志》载:树有荔枝,蔓有辛蒟,园有芳蒻、香茗。此说法表明:生活在陕西南部的古代巴人才是中国最早饮茶、种茶的群体,至今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
古巴蜀地区是中国茶的摇篮,汉中茶区属古老的巴蜀茶区的最北缘,是茶叶原生地和优生区,也是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汉中茶叶始于商周,兴于秦汉,盛于唐宋,繁荣于明清,是跨越千年“茶马互市”的主要基地。
本期我们绿茶对冲在陕西和浙江展开,对比同价位的龙井茶和汉中仙毫的口感。
![](https://pics4.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c2d4211dcb25c84f42a911b5.jpeg@f_auto?token=dcb0440535871cf8cd30157c65d7b62f)
![](https://pics5.baidu.com/feed/023b5bb5c9ea15ce2ebd7da6afe145f93b87b23d.jpeg@f_auto?token=41ca8a42ac4d737e8c7d12ce24e7dc6e)
以其他绿茶为标准价位选取同价位的龙井茶,本次价位在700左右,由此代表龙井茶口感的是卢正浩清茗醇,代表汉中仙毫的是鹏翔汉中仙毫。
![](https://pics1.baidu.com/feed/4a36acaf2edda3ccd50f939f3308460b233f9295.jpeg@f_auto?token=054eddeca29af50ffe78143344bd8d91)
卢正浩清茗醇采用明前的原料,机制茶,用料等级为一级料。产区为钱塘产区。鹏翔汉中仙毫,明前机制茶,等级为特级,产区为汉中。下面我们进入评测。
干茶
龙井:色黄绿,扁平,匀整度很差,碎茶阔条较多。
汉中仙毫:色更显绿,条形纤瘦,部分显毫,有清香,匀整度好
![](https://pics1.baidu.com/feed/0b46f21fbe096b6393d054562fd2f84ee9f8acd2.jpeg@f_auto?token=c73e6e2aa6d995b081cb9bd5988b78f1)
第一泡
龙井:香气较浓有郁,豆香中有许花香,鲜爽厚醇,生津较快,喉韵生,甜感与回甘好。
汉中仙毫:香气一般,微苦,苦涩能够化去。汤感比较厚实,鲜爽明显弱许多,香气为清香,中间略有毫香、栗香。青味控制得不错,生津回甘较明显。
![](https://pics1.baidu.com/feed/7a899e510fb30f24de9e7e33ed74ae49ac4b03e1.jpeg@f_auto?token=36e07a550c758d592e94b82ff19d9aa4)
左为龙井
![](https://pics0.baidu.com/feed/80cb39dbb6fd52666242800b89f9e821d50736ab.jpeg@f_auto?token=a5cc12231284552292ca1b9f1bb0717a)
右为汉中仙毫
第二泡
龙井:香气明显弱化,苦涩生,茶汤质感变弱,生津四甘更显,尤以回甘为甜。回甘出乎意料的好。
汉中仙毫:香气变化不大,强度上两款茶相差不大,苦涩明显上升,汤感受此影响,略有下降。青味此时稍起,茶气不错,生津回甘一般化。
![](https://pics0.baidu.com/feed/b21c8701a18b87d64c59667b34e957321e30fda3.jpeg@f_auto?token=3d0988375d23eb4d53129e174a66a009)
![](https://pics7.baidu.com/feed/5366d0160924ab18cf453269171b99c77a890b0c.jpeg@f_auto?token=510a994e3d0e594e562efbf70e5e58b0)
第三泡
龙井:香气进步衰减,甜感仍好,汤感进一步向下。喉韵不错,生津浅出、回甘仍有较好表现。还能延续一泡。
汉中仙毫:青味开始明显,苦涩略降,汤感继续向下,滋味强度弱化,甜感开始凸显,涩感稍稍难化开,回甘此时较显,滋味已尽。
![](https://pics7.baidu.com/feed/79f0f736afc3793132da9296ca25c84f41a911cd.jpeg@f_auto?token=13d6930dd3e341c817fd9554cbba27a3)
![](https://pics4.baidu.com/feed/b812c8fcc3cec3fdf0028c60f469ab35869427d5.jpeg@f_auto?token=96890b46baa6bcee38e57aa0d0cf97b2)
茶底
龙井:芽少叶多,匀整度很差,碎料较多,一级不到。
汉中仙毫:单芽以及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匀整度较好,特级
![](https://pics6.baidu.com/feed/63d0f703918fa0eca49fba1d3f7626e43c6ddbb6.jpeg@f_auto?token=eaecc076c3ec6828ad920004dca268f2)
![](https://pics3.baidu.com/feed/f703738da97739126be03ea9dbf8f912347ae224.jpeg@f_auto?token=90ea2ebe7b3d86bc8a73e4b7169bda20)
主要口感指标对比
![](https://pics7.baidu.com/feed/34fae6cd7b899e5158d4e33d6146a639c9950da8.jpeg@f_auto?token=6054154a8d51af471bbd84a15742ba85)
解析:曲线可见香气浓度上汉中仙毫是要弱于龙井茶的,香气类型上,龙井呈现出香气比汉中仙毫愉悦度更好,汉中仙毫中后段呈现出杀青干燥温度不足导致的青味返出。
汤感上两者差别不大,苦涩控制上汉中仙毫的苦涩度更高,生津回甘上龙井有比较大的优势。
综合评价
总体看此价位的两款绿茶口感对比中,龙井茶占据比较大的优势,龙井茶在工艺处理上明显更成熟,显出的香气、汤感更协调,尤其是生津回甘更强烈。
汉中仙毫显然需要在工艺处理等环节作出改进。相对龙井茶,优势点在于原料的嫩度以及冲泡时的叶形,虽然说会更有视觉上的愉悦感,但口感上确实要弱上许多。
![](https://pics0.baidu.com/feed/35a85edf8db1cb13a35011b0c3b5294493584b47.jpeg@f_auto?token=92be2373545484019b475274b435b477)
标签:
上一篇:陕西特色礼品送领导——午子栗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