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我曾住在宁波天宁寺旁边
天宁寺至今还留存在我的脑海中
宁波天宁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只是遗址了
当年天宁寺西塔面貌
现在已经修复的 天宁寺唐代西塔照片
图为旧时的宁波天宁寺大雄宝殿
六十多年前,我住在宁波城里,就在天宁寺旁边。那个时候天宁寺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寺庙,我上学的“宁波庄家巷小学”就在天宁寺旁。
1958年7月,因为父亲工作调动到省城杭州,于是我在庄家巷小学读完小学五年级就离开了宁波到杭州定居。记得那时的宁波城不大,沿着中山西路和中山东路,一路从西门到东门口,大概要半个小时。那时的宁波刚刚通公共汽车,花二分钱就可以坐车代步,但许多人宁愿走路也舍不得花钱,总是说“噶眼眼路不用坐车”。记得初期的公交车是后面背着一只碳炉的老爷车,呼哧呼哧冒着气,常常半路抛锚。上世纪50年代的宁波连自来水也没有,居民大多用天落水或地下水,用手摇泵从地下深处取水。在我的记忆中,宁波有了公交车,宁波通了从东钱湖通来的自来水,见证了宁波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小时候还依稀记得飞机的警报声,所以宁波在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什么发展,人口多了房子还是原来的那些,住房非常紧张。
宁波的发展和壮大可以说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宁波是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14个城市之一,同时也得到世界“宁波帮”的支持,有了“宁波大学”,宁波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宁波城市规模不算大,现在网上经常在热炒什么一线城市、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我想不管宁波算什么线,宁波的发展还是不错的,改革开放四十年,宁波已经从一个国内默默无闻的城市变成一个国内外知名的城市、世界大港。家乡——宁波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宁波人自豪的,阿拉宁波刮刮交!
记忆中的宁波是一个商贸繁华的城市,“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是宁波人的一句口头禅。那三江口闪烁耀眼的灯火,东门口繁华的天一广场都印证了宁波的发展与进步。小时候常常去的新江桥,那座用船串起来的浮桥早已被许多座现代化的大桥取代,三江六岸高楼大厦林立。的确,宁波的三江口是国内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在世界上也是不多的,每一个宁波人都热爱这片热土。
记忆中的宁波可游玩的地方不多,那时的城市不大,从西走到东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天一阁” 就在我们读书的学校不远,放学以后我们常常在“天一阁” 高墙下玩,可是遗憾的是竟然一次也没有进到里面去看一看;我就读的“庄家巷小学”就在中山西路著名的“天宁寺塔”旁边,这座破塔一点也不起眼,每天走过可以说是熟视无睹。可是后来才知道这座古塔竟然是我们浙江省现存年代最久的唯一的一座唐砖塔,也是我国仅存的唐代寺前双塔中的一座,而那座毁于清代的东塔竟然就在我小时候居住的外婆家中——“中山西路216号”,这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地方。以后的考古证实天宁寺东塔遗址就在外婆家厨房摆放大水缸的地方。
中山西路216号虽然早已在宁波新时代造城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可是留给我的记忆非常深刻。这座建筑从外表看并不引人注目,是前店后院的格局。前面的店面是山东人开的牛肉包子店,每天大锅里煮着萝卜,牛肉混合萝卜的香气弥漫四周,催人食欲,那个时候几分钱一只的牛肉包子也不是人人能够享用的。
整幢房子现在看来真是一座非常科学的环保建筑,它是一座立体的建筑,地下有水渠大井,房子上面有玻璃天井,下雨时可以集聚雨水到地下的水渠井中,顶上有晒台。雨水也称为“天水”是供平时饮用的水,另外还有一口集聚地下水的井,里面的水是用来洗衣服,到了夏天还可以把西瓜丢到井里冰镇。在城市没有自来水设施的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用水都是靠自给自足解决的,天落水很好喝,宁波人称之为“白茶”。216号大院真的是一座称之为可以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我们真的感叹先人的聪明和智慧,当然厨房过道里还摆放着三只大水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考古发现天宁寺东塔遗址的地方。
“天宁寺”是宁波一座著名的古寺庙,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十分可惜的是这样一座著名的寺庙竟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恐怕知道的人也很少了。我倒是曾见证过天宁寺的雄伟,那高高的墙,大殿里那四大金刚雷电风雨神威严的模样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因为每天上学都要穿过这个大殿去学校里上课,后面还有一片殿房,里面好像有罗汉的塑像,不知道是不是五百罗汉。学校的操场也是天宁寺的地盘,后来天宁寺成为宁波消防队的驻地,天宁寺也彻底消失在历史的进程中。那座天宁寺桥曾默默地伫立多年,随着那条河的填平,桥也就消失了,可能“天宁寺桥”仍作为地名留存。天宁寺,一座千年古刹从此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我想天宁寺假如现在还在的话,那绝对是能与江苏常州那座著名的“天宁寺”一拼的,因为宁波天宁寺有两座古塔,当然留存下的只有一座。
对于宁波的公园,我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当属“中山公园”,据说民国伟人孙中山来宁波时曾到过这个公园,所以取名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很小,公园里面的土山很低,三两下就能登顶,实际上只是人工堆砌的山包,小河也是很袖珍的,小归小但可以划船,公园里亭台楼阁元素倒也齐全,那时最吸引我的是公园里面有一个图书馆,每天放学后可以到那里的阅览室看书,所以童年时倒是看了不少书。前几年曾重游中山公园,面貌大变样,感觉上更小了,因为已经拆除了四周的围墙,好像只留下大门,成了一座城市街心公园,是退休老人休闲的好去处。
月湖公园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可以前好像也并不是一个公园,只是人们居住的地方,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才逐步形成现在的月湖风景区,现在是宁波市的一个国家五A级风景区。
“天封塔 十八格”是一句儿时耳熟能详的歌谣,这座塔很有历史,可惜在1956年的那场特大台风中倒塌,后来虽经重新修建,毕竟当年的建筑工艺水平较低,而且财力不足,这座仿古塔的颜值不是很高,对游人缺乏吸引力。宁波城隍庙是一处民俗气很浓厚的场所,记得里面有很多小吃,是人气很旺的地方,可惜后来的经营思路可能有点偏,里面成了销售工艺品的商场,这样也未能吸引更多的游人去游览观赏,多年没有去过了,不知现在怎么样了。据说,天封塔和城隍庙都重新进行了修建,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总之,宁波城区范围内的风景点不是太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宁波的风景区逐渐向外围发展。以宁波市主城区为圆心,向四周扩展,比如北面有慈城、保国寺等古迹,西北有四明山,奉化溪口景区、镇海招宝山景区、北仑的九峰山等景区以及早已闻名遐迩的天童寺、阿育王寺。宁波交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条件,过去没有办法去的地方现在都能够通达,记得东钱湖我小学四年级时曾去远足,是坐普通的木船从内河出发,摇了好长的时间才到达那里,那时眼中的东钱湖是白茫茫的一片,有点像是海。在东钱湖还住了一宿,印象很深。宁波的地铁已开通好几条线,下次有机会到宁波一定要乘坐地铁到周边的景区看一看,亲身感受家乡宁波的巨大变化。
标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