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郊妈祖典故
台湾从一六八四年由清朝统治,至一八六○年天津、北京条约台湾开放通商口埠,在这段期间,贸易几乎全以大陆为对象,于是在台湾海岸靠近港口的城镇,如台南、北港、鹿港、台北、以及澎湖马公等,便出现许多进出口商或大批发商在从事两岸的贸易。这些进出口商或大批发商组织的联合团体,一般称为
「郊」、「郊行」或「行郊」。
早期成立的郊,以贸易地作为郊名的较多,如南郊、北郊、泉郊、厦郊等,之后,随着商业的发展,亦有从事特定货品买卖的郊逐渐成立,如糖郊、布郊、药郊、茶郊等,有如今日的同业公会。
包括茶郊在内的早期行郊多和海上行船贸易相关,商业上的损益全在海上,因此,各郊均供奉航海守护神妈祖祈求航海安全。一八六五年北部台湾茶业兴起以后,茶工都由福建引进,每年春来秋回,横渡黑水沟,行船风险极高;因此,本会自前身「茶郊永和兴」于一八八九年刘铭传时期成立以来,即奉祀「茶郊妈祖」(尊称为「茶郊圣母」)为茶商守护神,每年掷筊选出炉主,主持会务及举行祭典,妈祖奉祀于炉主家中。依照惯例,炉主交替时,会员全部集合于炉主家,在妈祖神前掷筊,以得(圣杯)多者担任新炉主,再将妈祖移至新炉主家奉祀,遇事则到炉主家决定。
光复前,茶商公会的妈祖迎炉、过炉祭典,是大稻埕盛事。祭典时,由公会会长等干部,焚香步行、铜锣并奏;轮值炉主与各茶行,「备乐团、出阵头、装艺阁」,游行队伍绕行大稻埕各茶行,绵延几公里,沿途观众成千上万,场面极其壮观。
百年来,「茶郊妈祖」已成为茶界同业勤奋工作之信仰中心与精神寄托之所在。日本时代一九二七年包种茶商在公会旁盖铺家金协和俱乐部,并设妈祖厅,此后,茶郊妈祖金身就一直供奉在甘谷街妈祖厅。民国七十七年公会新大楼落成后,以农历九月二十二日(配合茶神陆羽生日)为妈祖祭典日期,以保佑茶业生意兴隆,并象征茶人感恩图报之精神。
标签:
上一篇:以茶为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