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仙”陈水潮
诗有“诗仙”,茶有“茶仙”。堪称“茶仙”者,为数寥寥,而陈水潮当之无愧。
水潮因茶闻名,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时,茶贱伤农,茶树当柴。水潮任职祥华,费尽气力,于全乡推广种植铁观音,改进制茶技艺举办茶事活动,“祥华铁观音”自此驰名。故,祥华茶农称铁观音茶为“水潮茶”。
水潮嗜茶,如痴如醉。晨起即泡,终日无间。视好茶如至宝,每每外出,包里不忘携带数泡,泡泡精品,饮后齿颊留香,令人垂涎不已。2001年自泉州水产局长任上请调安溪,人皆不解。自谓可三年无鱼,不可一日无茶,且自谦是盲人推车、驼子铺路,适得其所。
水潮泡茶,可谓一绝。茶、水、壶要求甚严,几近苛刻。茶须好茶,水须泉水,瓯须瓷瓯,且事必亲躬。于茶桌上置一天平,茶量以“克”计,视瓯之大小,装六至八克不等。热炉煮水,待泡若“虾目”,即悬壶高冲,状若高山流水,令瓯中茶叶上下翻滚。一遍水即冲即倒,二遍水刮沫扣盖,复往瓯盖上淋水加温,一至二分钟后,始得闻香。闻香时,右手执盖,于近鼻处深吸,双目微合,鼻息匀、细、长,其人若登仙境。而后,张开双眼,随手一甩,瓯盖正好落在茶瓯上,不轻不重,不倚不偏。无须再饮茶汤,优劣已了然于胸。只远距离甩盖一招,有好学者摔破瓯盖数百,亦徒效颦。
水潮评茶,众人皆服。茶汤入口,啧啧有声,自创“美声喝法”,有“似香非香、似酸非酸、香气悠长、舌底回甘,方为观音茶中上品”之妙论。泡饮后推断产地,百说百中。感德、祥华、西坪或县外,甚至主要产茶村落,一概难逃“法眼”;县内数家大型茶店拼配之茶叶,一饮即知。市井斗茶,难解难分、面红耳赤之际,便有人疾呼“请水潮来”;茶店卖茶,若说水潮时常光临本店,则销量大增。
乌龙茶叶界,无人不识君。水潮有“茶管委主任”、“国家高级评茶师”之称,有“茶官”、“茶头”、“茶博士”之誉,尤猛军县长谓之“茶仙”,此谓更具茶乡特色。“仙”,有悟道之意。茶中有道,是为茶道,而谈茶论道,水潮足可称“仙”。
标签:
上一篇:发展普洱茶 大念普洱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