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监督城管执法的傅咸

时间:2024-11-30 13:00:14来源:food栏目:茶与文化 阅读:

 

前几天,电视新闻里说,上海市有关部门最近修改了城市管理规定,对待马路无证摊贩不再一律打击,只要征得市民同意,某些路段就允许小贩设点摆摊。消息一经传出,各方叫好之声不断。凑巧的是,关于小商小贩设点摆摊的事,《经》里也有一段记载,只是《茶经》里引述的那段不是要夸赞“有关部门”,而是在痛心质问。

《茶经》所引用的那一段是这样写的:“闻南方有蜀妪,作茶粥卖。为帘事打破其器具,后又卖饼于市。而禁茶粥以困蜀妪,何哉?”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作者听说南方某处有个四川老太太,常常熬些茶粥来卖,“有关部门”(估计相当于现在的城管大队吧)看不惯,就砸了她熬茶粥和卖茶粥的器具,老太太当然是斗不过当官的,没办法,茶粥卖不成了就又开始卖起饼来了。于是,作者就开始问了,为何要禁止卖茶粥,为何好端端地要给一个没有反抗能力的老太太制造麻烦,让她遭受困难?

反问上面这段话的人,正是本篇《茶经》人物的主人公傅咸。陆羽在介绍这位茶人时,称他为傅司隶咸,这是将他的名字和官职放在了一起,司隶是他的官职,算是人事监察部门的主要领导吧,而上面这段话的标题就叫《司隶教》。

傅咸,字长虞,傅玄之子,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咸宁初(傅咸当时约36岁),袭父爵,拜太子洗马。” 太子洗马,是太子(当时的太子,就是我们之前说过的那个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的老师,同时也是朝廷上的官员,官居三品,我们非常熟悉的《陈情表》的作者李密,几乎也在同一时间被召到了洛阳,做的官刚好也是这个“太子洗马”。不过,傅咸的文章写得是远不如李密的好,用颍川庾纯的话来说:“长虞之文近乎诗人之作矣!”尽管庾纯对于傅咸的文章并无恶意,甚至事实上还略有夸赞的成分,但是,听起来总觉得像是看到了别人在跳舞,却夸赞道:“您的广播体操做得真好!”不过在做人和做官方面,傅咸却是丝毫不输给李密的。《晋书?傅咸传》开篇就称他:“刚简有大节。风格峻整,识性明悟,疾恶如仇,推贤乐善。”

这样的评价是不为过的。从刚刚接过了老爹的班起,傅咸就开始向武帝上奏,称国家“官众事殷”,“蚕食者多而亲农者少也。”应当“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也。” 主张裁减繁官冗员,更希望重视农业,发展生产。但是这又何尝容易。且不说裁减冗员要受到重重阻力,单说发展农业,看上去容易,做起来也并不简单。发展农业几乎是中国历代王朝最基本的国策,可是瞧不起农民的思想却更加根深蒂固,农民受到重视往往只是以群体身份出现时,在口号上体现得更多一些。以陆文士身份出现的陆羽被诏拜为太子文学,但是,在御史大夫李季卿的眼里他还是一个农民,并用有轻视的眼光去看他。当陆羽也是农民身份时,尚且如此被瞧不起,其他没有文化的真正的农民的社会地位更是可想而知了。而小商小贩在传统的社会地位又比农民更低一层的,这样看来,城管手上那点权力不在卖茶粥的老太太身上体现体现,又怎能说得过去呢?

陆羽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俭朴的思想是任何一个茶人必须具备的。而傅咸生活的那个时代,虽然不是人民生活最富裕的时代,却是权贵们最奢侈的时代。被写进陆羽《茶经》里的茶人傅咸于是又给皇帝上折子了,称“奢侈之费,甚于天灾。” 但是在总能虚心接受批评,而且即使被骂了也不发火要砍你头,以此来标榜自己开明的晋武帝那里,主张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还不如先把官员们监督好,这样多少也能给老百姓带来一点好处。

城管欺负了一个卖茶粥老太太,傅咸这个大官去管一管,对那个老太太来说,效果应该会马上就出来的。但是,对于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从中能得到的好处并不多。傅咸也许会想:再进一步,如果能管一管比城管更大的官,而且官越大,越多的百姓就会得到越大的好处,当然,对他自己来说,这样下来难度和风险也更大了。但是,他还是去做了。冒着杀身之祸,先后碰了太傅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冒着被反污要丢官的风险,弹劾贪婪吝啬的尚书左仆射兼领吏部尚书王戎。可惜,他的努力终究没能挽回王朝的命运,西晋王朝在风雨中飘零了52年后,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傅咸身上那种“刚简有大节”的气质,却将永远在《茶经》中闪着光芒。他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身处高层却不忘关心底层民众生活的优秀品质,还让我们了解到,至少在西晋时期,茶在中国,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已经很是常见了,当时就连普通的老百姓都能吃到了,而且他们还有将茶和粥放在一起煮,制成食物的吃法。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运贡茶去长安宜兴也有茶马古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