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茶马古道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云南茶马古道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昨日,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同时在丽江成立。两中心今后将致力于茶马古道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著名作家冯冀才,四川省政协原主席冯元蔚等参与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
成立大会上,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宝三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元蔚颁发了“名誉主任”聘书。
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
“现在‘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难获批,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都立足于云南,这是一件盛事。”丹增出席成立大会时说。
丹增表示,茶叶市场非常巨大。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茶文化的研究机构,“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有价值。云南普洱茶产业已经从起点走向顶峰,现在有所回落,但这是暂时的,因为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者群。
“目前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仅仅是皮毛,茶马古道的内涵具有非常深厚的价值。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当在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研究、探索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丹增说。
金荣华也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非凡——“将来回过头看,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上必将具有一定的地位。”
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2000年前,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希望今后茶产业至少能在云南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说。
据了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历时两年的申报,已经获得批准一年,中心总部设在北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举行成立大会是因为云南90%的县都产茶,茶产业在云南发展前景良好。
据张宝三介绍,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策划、调查、研究、整理,编辑出版发行相关书刊及拍摄影像资料等举措,抢救保护中国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茶文化;培训茶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及茶文化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对优秀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宣传普及茶文化,促进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茶文化展览、展示活动;还将为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云南茶马古道将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
昨日,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同时在丽江成立。两中心今后将致力于茶马古道申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著名作家冯冀才,四川省政协原主席冯元蔚等参与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
成立大会上,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宝三向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元蔚颁发了“名誉主任”聘书。
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
“现在‘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难获批,两个中心都是‘国字号’,都立足于云南,这是一件盛事。”丹增出席成立大会时说。
丹增表示,茶叶市场非常巨大。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上万个茶文化的研究机构,“国字号”的研究中心很有价值。云南普洱茶产业已经从起点走向顶峰,现在有所回落,但这是暂时的,因为背后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消费者群。
“目前对茶马古道的研究仅仅是皮毛,茶马古道的内涵具有非常深厚的价值。茶马古道研究中心的成立,应当在茶马古道文化的弘扬、研究、探索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丹增说。
金荣华也表示,研究中心的成立意义非凡——“将来回过头看,茶文化的研究在中国文化史上必将具有一定的地位。”
为产业提供智力支持
“2000年前,茶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希望今后茶产业至少能在云南成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说。
据了解,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历时两年的申报,已经获得批准一年,中心总部设在北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举行成立大会是因为云南90%的县都产茶,茶产业在云南发展前景良好。
据张宝三介绍,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策划、调查、研究、整理,编辑出版发行相关书刊及拍摄影像资料等举措,抢救保护中国茶文化遗产,弘扬中国茶文化;培训茶文化爱好者和研究人员及茶文化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对优秀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进行评奖,宣传普及茶文化,促进国内外茶文化交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茶文化展览、展示活动;还将为茶产业提供智力支持,为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将组织茶商赴台考察
杨亮才说,通过调查发现,全世界有30亿人在饮茶,而在中国饮茶的人数更高达总人口的70%。但目前中国茶业存在的问题一是“名牌不名”,全国7万多个茶厂1年的利润总额还比不上英国的立顿一个品牌。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致力于通过努力,让中国的名茶也成为世界的名茶。并且逐步改变中国茶企业无序竞争的局面。他表示,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将出一套关于茶产业的系列丛书,其中对云南的普洱茶也将进行“解剖式”的研究和阐述。
张宝三透露,今明两年将组织一批内地茶产业界、茶文化界人士赴台湾考察;今后还将定期举办两岸茶文化高峰论坛。杨亮才也表示,尽管台湾的茶大多是从内地引入,但当地在茶叶生产、销售、文化研究的各个环节都做得很好,研究中心正在与台湾茶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们进行协商,组织一批包括茶商、茶农和专家学者在内的人士赴台湾考察,进行交流学习。
会后,冯元蔚及丽江市市长王君正在丽江福国大饭店共同为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中国茶马古道研究中心揭牌。专家建议
专项立法保护茶马古道
最快在今年年底,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就将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展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准备工作,希望能在一两年内完成,首次正式为茶马古道申遗。
茶马古道的申遗是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张宝三介绍,中心将对茶马古道的文化遗迹,如集市、骡马店、桥梁、保存完好的路段及其他实物进行调查;还将深入调查茶叶种植和制作的传承人,茶叶的种类、性能等,为未来茶马古道申遗做准备。
部分遗存正不断消失
民族出版社编审高洪宝在向成立大会学术交流活动提交的论文中提到,2009年4月10日至11日,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无锡论坛举行,15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共同研讨了“文化线路”遗产这一国际新型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中国现在有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3条超大型文化线路,迫切需要进行相关科学保护。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课题,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和支持,加上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影响,以及因对遗产认知不清导致的人为破坏等,茶马古道这条文化线路遗产面临生存威胁,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大规模城乡建设对茶马古道保护造成冲击,大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
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常务理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顾问、中国著名民间文艺家杨亮才介绍,目前茶马古道保存比较完好的路段是丽江的束河古镇和大理沙溪寺登街,而更多的遗迹正在慢慢消失当中,此时为茶马古道申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就尤其具有意义。
应制定专项保护法规
高洪宝建议,应该坚持政府主导,对茶马古道这条超大时空尺度的文化线路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整合专家、学者、旅游界等各方力量,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保护管理体制,进行资源调查,开展科学研究,建立协调机制,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体系等,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加强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
他认为,应该改变以往的观念,将遗产的规模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围绕着茶马古道,积极着手滇、川、藏大三角及毗邻地区生物多样性国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如昌都、林芝地区的然乌湖-帕龙藏布-易贡湖冰川、滑坡、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藏东芒康盐井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川西稻城-理塘第四纪古冰盖国家地质公园,藏东侏罗-白垩纪红层国家地质公园等。
茶马古道及其周边蕴含着丰富的多元文化的无形文化遗产,应该及时发掘,清点整理,适时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待条件成熟后,将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整体推出,申报列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名录》。
政府主导保护是关键
高洪宝表示,茶马古道所经过的怒江、金沙江、澜沧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开发过程中,坚持政府主导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制定茶马古道沿线旅游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主要项目的控制规划,避免低层次的或雷同项目的开发规划,在开发过程中把环境和人文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尽可能保持茶马古道的原汁原味。
“我们(研究会)也许无法去保护好茶马古道的遗迹,但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尽快摸清茶马古道遗迹的‘家底’,拍摄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现茶马古道的风貌,至少能够让后人知道茶马古道究竟是什么样的。”杨亮才说。
标签:
上一篇:南方的“最后马帮”茶马古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