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都安溪将勾勒百亿大茶业蓝图
对于安溪来说,9日至11日举行的“安溪铁观音·和谐茶乡行”活动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验收和展示之旅:验收安溪几年来实施“茶业富民”政策和“安溪铁观音·健康和谐新生活”兴茶理念带来的成果,同时也通过参与活动的2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向国人乃至世界展示安溪在茶业发展带动下日新月异的城乡面貌和茶农生活。但通过短短三天的活动,记者看到更多的是,敢作敢为、敢于先行先试的安溪人不满足于现有成绩,正在引领这个产值已达57亿元的大茶业走向更优、更强、更长远。
练好内功提高茶品质
品质是核心竞争力,安溪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也从中受益匪浅。数字可以说明问题:2007年,安溪茶叶制优率比2005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毛茶“质高价涨”,每公斤价格从2005年的62元提高到2007年的78元,增长幅度近26%%。
在安溪努力提高茶叶品质的过程中,疏堵结合治理农残是个不得不提的成功案例。安溪几年前就开始从源头上进行控制,禁售、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去年起更进一步禁施叶面肥,以此确保茶叶原料安全;疏导措施同步跟进,从2005年起,全县大规模建设生态茶园,通过增加茶园内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减少茶树病虫害,从而实现控制茶叶农残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县已建设生态茶园近13万亩,茶鲜叶特别是夏暑茶的品质有明显提升。
与此同时,安溪也认识到茶叶品质与从业人员素质密切相关。一场规模浩大的“茶业万人培训工程”继而在全县上下大力推广,至今已先后培训涉茶人员近20万人次,茶农种茶用药用肥更为规划,茶叶品质提升自然不在话下。
尽管如此,安溪并没有停止精益求精的步伐。记者了解到,今后,生态茶园建设和“茶业万人培训工程”都将加大力度推进,相比以往更偏重建设质量和培训效果。而在制茶技艺方面,安溪也明确了通过举办茶叶初制、拼配、审评技术比赛,促进制茶技术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延长产业链做大蛋糕
50万亩的茶园总面积、年产茶叶5.2万吨、涉茶行业总产值57亿元,受益人口80多万人。这是安溪茶业发展到2007年底的简单概括,但展望未来,安溪瞄准的是上下游完整配套、产值向上百亿元进军的宏伟目标。
在“茶乡行”的行程中,记者注意到,安溪茶产业的发展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茶叶生产,而是渗透到了加工、包装、销售、机械制造、物流等各个行业,以“一叶”带动“众业”的共振效应令人惊叹。
对于这一点,安溪广福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为棒有深刻的体会。1997年,从家乡浙江温州慕名来安溪发展的他从一间小工厂开始,伴随着安溪铁观音包装由大包装至7克小包装、至增加内塑袋、至各类精美礼盒定制包装的发展,在12年间发展成为年产值上千万的大企业。
同样深有体会的还有长盛机械的负责人。上世纪90年代初,安溪绝大部分茶农以传统手工制茶,一个成年男劳力每天仅能制3.5公斤铁观音,一到雨天茶叶质量还会受天气影响。而现在,茶叶机械的快速发展在大大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已成就为一个产值达6亿元的新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安溪县委、县政府极为敏感地把握到了茶产业发展“一业兴百业旺”的脉搏,进而把促进产业链延伸、发展上下游配套作为重要课题。据介绍,今后安溪将扶持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科技,生产茶饮品、茶食品、茶药品、茶用品,并加快茶多酚、茶咖啡碱等的开发,把“一身都是宝”的茶充分利用起来。另外,随着海峡两岸(安溪)现代茶业合作示范基地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一个融“茶业贸易物流、茶文化旅游、茶叶深加工、茶叶教育科研和茶叶机械制造包装印刷”等基地的现代茶产业发展平台将得到有效构建,百亿产业的梦想不再遥远。
稳定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茶业的发展不是越快越好。经过多年的累积和发展,安溪茶业迈上了新台阶,而就在这时,高瞻远瞩的安溪县委、县政府又一次作出了非常之举:着眼于茶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而非眼前利益,把发展速度从快速增长转变为稳定提升。
为此,安溪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禁止毁林种茶专项行动。2005年以来,全县共查处670起毁林种茶行为,茶园面积连续三年来稳定在50万亩左右;同时,为了保护好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前文所述的生态茶园也得到有效建设,和谐、健康、有序发展茶产业的观念深入人心。
要实现长远发展,茶叶的价格也并非越高越好。针对近几年个别茶商过度包装、哄抬价格吸引眼球的行为,安溪去年底专门组织茶业总公司、工商局、质检局、物价局等部门进行专项整治,引导茶叶销售回归理性。在今年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尤猛军再一次把“稳定茶价”作为2008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了出来,维护消费者权益,并最终实现茶产业健康发展和稳定茶农利益的决心之坚定不言而喻。
更优、更强、更为长远和健康地发展,安溪茶产业的明天更为辉煌。
标签:
上一篇:高新科技让周宁茶业领跑全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