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退耕还林“退”出竹茶两大产业
春天,正是栽竹的好季节。近日,记者来到竹乡赤水采访,赤水市宝源乡宝源村村民李玉明正忙着在自家的责任田里栽竹。老李告诉记者,他家从2001年起就开始退耕还竹,现在有10亩竹林,竹子给他家带来了一年比一年多的收入。站在李玉明的田里举目四望,山下万顷竹海,波涛起伏,一派好风光。
“遵义有两片绿色的海,一片是黔北西部的竹海,一片是黔北东部的茶海,”遵义市林业局副局长袁兴说:“是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成就了遵义的竹海和茶海。”
2000年退耕还林之初,遵义市就提出一定要充分考虑退耕农户8年后的生计问题,要通过退耕还林“退”出一两个产业来,真正做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遵义推出了退耕还竹、还茶、还药、还草、还果、还桑等六种退耕模式。
8年后的今天,遵义退耕还林实施的竹、茶、药、草、果、桑,已在黔北高原长成片片绿色。8年来,遵义退耕还林376.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了8个百分点。
作为遵义退耕还林的两大亮点,遵义西部的竹海和东部的茶海,已经成长为新兴产业,广大退耕农户通过种竹、种茶,逐步走上了一条绿色的致富路。
遵义的同志说,退耕还林“退”得山清水秀农民富,“退”出了一片新天地。
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从国酒茅台产地仁怀市茅台镇沿赤水河顺流而下,直到赤水市区,两岸翠竹成林,一路青山绿水,处处风景如画。遵义市委副巡视员黄天俊说,这就是遵义市在退耕还林中打造的“三百里竹廊”。
遵义的“退耕还竹”当年曾得到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胡锦涛的赞许。2000年3月7日下午,胡锦涛来到出席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贵州代表团,与大家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时任遵义市市长傅传耀谈到退耕还林不仅可以退耕还林还草,而且还可以根据遵义实际情况“退耕还竹”的发言后,胡锦涛赞许道:“这是一个好思路,如果措施得力,不但效果好,而且有效益。”随后,遵义启动了“百万亩造竹工程”。
实施“百万亩造竹工程”期间,以竹子为原料的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工程在赤水开工建设,赤水掀起新一轮造竹高潮,赤水30万百姓“退耕还竹”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2000年以来,赤水退耕还竹60多万亩,竹林面积由过去的50万亩猛增到目前的114万亩。去年9月,森林覆盖率高达74%的赤水再次入选“中国竹子之乡”。
如今,赤水漫山遍野长满的竹子,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村民黄恩贵前不久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2001年以来,他家借助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栽了100多亩竹子,靠编竹席、卖竹原料和卖竹笋等,全家去年收入超过5万元。他所在的天桥村,2000多村民家家种竹,人均竹业年收入1200元。
前年年底,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开秤收竹,竹农尝到了造竹的甜头。业内人士粗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竹浆厂每年需要原料竹80万吨,以每吨300元计,竹农仅此一项一年就可收入2.4亿元。竹农“扛着竹子奔小康”的愿望正在竹乡大地变成现实。
“随着竹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赤水竹产业的发展正势如破竹。”赤水市委书记穆嵘坤告诉记者,赤水竹业已形成竹建材、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竹造纸5大系列250多个品种,全市有83家竹加工企业。去年,赤水的竹业综合收入达10.8亿元,竹产业已成长壮大为赤水经济的支柱产业。
8年过去,“三百里竹廊”正在长江上游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水文部门连续几年对赤水河的监测表明,赤水河逐渐变清,含沙量逐渐减少,2000年赤水市境内河段的含沙量高达每立方米9千克,2006年下降为每立方米不到1千克,每年排入长江的泥沙量减少了近500万吨。
“三百里竹廊”建设,使三百里赤水河成了生态旅游的绿色画廊、不买门票的景区。旅游部门的同志说,“用绿色的竹子对三百里赤水河两岸进行整体包装,极大提升了这条旅游线的品位。”如今,仁怀——习水——赤水这条遵义旅游的黄金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建设百万亩茶海
走进遵义东部的湄潭、凤冈,又是另一种绿色的景象。在湄潭县兴隆镇大庙场村,连绵不断的山间呈现出片片翠绿。曾经被当地农民称为“海拔一千二,出门尽是山,包谷水稻长不好,穷了一辈又一辈”的大庙场村,如今已是湄潭县5个茶叶产业带之一的云桂山生态茶叶产业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茶大户曾宪禄告诉记者:“这里海拔高,种包谷水稻的产量比起平坦的地方要低一半,以前种的粮食只够自家用,一年忙到头,兜里没什么钱。2002年,政府号召搞退耕还茶,我想自己种了这么多年的粮食也赚不了钱,还不如大起胆子把耕地种成茶。”就这样,曾宪禄在退出的15亩耕地里种上了茶,上前年开始有了效益,每亩地茶青年纯收入达4000多元。
像曾宪禄这样的农民在湄潭县有4000余户,2002年以来,他们退耕还茶的面积达3万亩,这3万亩茶园将近占湄潭县现有投产茶园面积的一半。
“退耕还茶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让农民种茶的积极性高涨,茶园面积从2003年以来,以每年2万亩的速度增长,注册的茶叶加工企业也从2002年的3家增加到现在的29家。”湄潭县茶桑事业局副局长何义龙告诉记者,“去年省里的丰产茶园建设项目给了县里5000亩的指标,每亩补助200元给茶农购置农药、化肥、杀虫灯,我们退耕还茶的云桂山和龙凤村两地茶园正好符合要求,茶农又可以得实惠了。”
曾经承包荒山“发展经济”而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凤冈县田坝村村民孙德礼,在2005年实施的退耕还茶中,退出的100多亩地全部种上茶,依托茶园建起了仙人岭有机茶叶有限公司。现在公司的年产量200多吨,产值500万元以上,公司新发展了1000多亩茶园,聘请100多名农民管理,农民月收入近千元。
凤冈县素有“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之称,有8.5万余亩茶园,去年茶叶总产量1758吨,总产值6000多万元,茶农户均纯收入2600元。
在许多人眼中,遵义东部的湄潭、凤冈等内陆山区,矿产资源贫乏、工业经济薄弱,既没有沿江、沿边、沿海的优越地理条件,也没有铁路、航空、水运编织的现代交通网络,发展经济“步履艰难”。如今,这里的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得天独厚的种茶的自然生态优势,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教授的话来说,是种茶“金不换”的好地方。
凤冈县2005年实施了6000亩退耕还茶,如今早已没有了退耕还茶的指标,一位机关干部不无遗憾地说:“退耕还茶搞晚了,当年要是思想再解放一些,步子再迈大一点,今天的产业优势就更明显了。”现在,凤冈县开展了退耕还林结构调整,对退耕还林效果较好而又适宜种茶的地方实行林下套茶,退耕还林效果较差的改种茶叶,每亩地种苗补助210元,今年预计栽茶1.2万亩。
去年金秋十月,从北京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传出喜讯:大会评出的12个金奖中,贵州获得4个金奖、1个银奖,这4金、1银全部出自湄潭、凤冈两县,展示出遵义茶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也就在去年10月,遵义市作出了建设百万亩茶海的决策,遵义茶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标签:
上一篇:浙江松阳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