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流淌古今,美食荟萃扬州
扬州大运河
文化旅游度假区
运河流淌古今 美食荟萃扬州
扬州是淮扬菜之乡,也是世界美食之都。
美食是扬州的一张名片。
没吃的时候想吃,品尝过后长久回味。
说到扬州的美食,那些总排起长长队伍的餐厅,给出了很好的选择方向:趣园、扬州宴、7吃8吧餐厅……扬州人对美食很是讲究,山餐厅与水餐厅,完美地诠释了山水有相逢的韵味。
运河的开通,奠定了扬州的基本地理格局,淮扬菜的诞生与繁荣,同样与运河关系密切。
公元前486年,正是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北上争霸中原,利用扬州一带河湖众多,水网密布的特点,开挖运河,将这些河湖连接起来,形成南北向的水道,这就是中国大运河的雏形。而中国大运河的第一锹土,就是在扬州开挖的,是为古邗沟。
邗沟的开凿,使扬州处于长江与运河交流的水上要冲,影响了扬州的方方面面,美食亦然。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他在扬州开通运盐河,沿海的盐得以运往扬州,再由扬州运往各地,为扬州带来滚滚财源,也促使扬州的饮食文化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他的文学侍从枚乘,在其名作《七发》中,铺陈描绘了一场汉代的淮扬菜宴席,主打煎、熬、炙、烩等多种烹调法,以五味调和为标准。
肥美的小牛腩肉,配以嫩脆的笋尖和蒲心
红焖肥狗肉,夹着爽脆的石耳
云梦泽的香粳米,拌着松散的菰米饭
软韧的熊掌,蘸着五香的鲜酱
叉烧鹿里脊,嫩滑又甘香
新鲜的鲤鱼片,烩溜黄熟的紫苏
打过霜的菜苔,炒起来嫩绿甘脆
用兰香酒来荡涤齿颊
清炖豹胎,回味无穷
枚乘认为这九种饭菜,是“天下之至美也”。可以说,《七发》中记录着第一份淮扬食单。
隋代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隋炀帝开凿运河,将中国广大的版图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唐代诗人皮日休认为足以“共禹论功”。
隋炀帝乘兴南游,欲取芜城作帝家,传说他一路南行,令方圆五百里献食,极大地促进了美食文化的交流。传说在扬州,隋炀帝赞叹于扬州的园林美景,命厨师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鳜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其中的葵花斩肉,就是今天名扬四海的狮子头。
明清时期,扬州是漕运枢纽,盐业重镇,受此推动,淮扬菜再次得到极大发展。明万历《扬州府志》中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
待到清朝,康熙皇帝六次南巡、盐运在扬州的空前繁荣,淮扬菜的精致、考究也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清康熙年间《扬州府志》称:“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
·文思豆腐 ·
淮扬菜注重刀工。
一把厨刀,把水嫩的豆腐切成千丝万缕,刀工惊人。
这并不是无意义的炫技。袁枚曾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细密的豆腐丝,极大地增加了受味面积,带来完全不同的味觉体验。
·狮子头 ·
狮子头是扬州名菜,讲究刀工,讲究火候。取肥瘦四六开的猪肉,手工切成石榴状,配以蟹黄、虾子等,用小火慢炖而成,因肥肉中的油化出,所以肥肉处凹陷,瘦肉丁突出,形似狮子头,故名。
· 扬州炒饭 ·
到扬州,怎能不尝尝扬州炒饭?
米要是籼米,才能兼顾细而长的视觉效果。原材料的选择一定要丰富而新鲜,火腿、干贝、香菇、鸡肉 、笋丁、海参、虾仁,一样都少不得。炒到米粒粒分明,口感微弹,有些嚼劲也入得香味,才是正宗的扬州炒饭。
· 八宝葫芦鸭 ·
淮扬菜制作精良,富于巧思。八宝葫芦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整鸭脱骨,要做到剔骨而皮不破,鸭皮能滴水不漏,鸭皮内裹以八宝。这道菜不仅造型独特,寓意也好,葫芦谐音福禄,八宝寄意招财进宝。
· 清炒虾仁 ·
淮扬菜注重选材。清炒虾仁与炒虾仁是有区别的。传统淮扬菜里那种除却虾仁,全无他物的清炒虾仁才是正宗。虾子又称“起水鲜”,离了水的虾只拥有短暂的青春,要在最合适的时候剥去外衣,用浆制的方法留住它这短暂而美好的青春,才能吃出鲜活湖虾那种清新跃动的鲜滑感。
·扬州包子 ·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讲的就是扬州人的惬意生活。早上皮包水,指吃早茶。早茶是打开扬州一天生活的正确方式。
包子是早茶的主角。扬州面点,自古名品迭出。《随园诗话》记录了扬州仪征的面点品牌“萧美人”,制作的点面小巧可爱,洁白如雪。此外还涌现出翡翠烧卖、三丁包子、千层油糕等一大批名点。
·烫干丝 ·
烫干丝也是扬州早茶不变的主角。
扬州的干丝分两种,大煮干丝和烫干丝。
烫干丝看似简单,却颇有门道。一块豆腐干,劈成薄片,再密密地切成丝,开水烫去豆腥味,将干丝烫软。兜头一些麻油和调好的酱油,点几片香菜叶,点缀几根姜丝,开水焯过的开洋放几颗, 小小一只盘子,堆得高高尖尖的,吃时将那座小山拨散拌开,满口香滑,既韧且嫩。
运河流淌古今,美食荟萃扬州。
扬州美食的诞生、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运河。
今天,扬州美食也成为大运河文旅度假区的重要特色。
图文 | 高笑天 欢颜
清溪 李紫薇 等
部分图片由扬城一味提供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3613841283
标签:
食品安全网 :https://www.food123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