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 以行业龙头为视角的生物医药冷链产业分析
生物医药冷链概况
生物医药冷链,是指以生物医药产品的冷冻、运输、储存、加工等为主要内容,形成的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涉及药品的储存、运输、加工、销售和使用,还涉及生物医药产品的采购、使用、销售和运输等相关环节。先进的冷链装备、专业的服务团队是保障冷链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冷链服务商往往在部分中心城市配套相应的设施和人员,但在全国范围内保证较高的服务质量需要投入的场地、设备、人员和管理成本很高。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疾病诊断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及生物医药新技术的成熟,加上受医改政策影响,创新药上市速度的加快,我国医药冷链产品需求迅速增长,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研究和分析,建设生物医药园区冷链物流配套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建设冷库
冷库是冷链物流的核心设施,需要具备先进的制冷设备、自动控制设备以及完善的仓储设施。在建设冷库时,要考虑到冷库的规模、布局以及运营成本等因素,合理规划冷库的容积、货架、温控系统等。
配备冷藏车
冷藏车是冷链物流中的重要运输工具,需要具备可靠的制冷设备、货厢内温度记录和报警装置等。在配备冷藏车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车型和数量,并确保车辆的维修和保养能够及时跟进。
建立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对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和管理,包括温度监控、订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内容。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
加强培训和管理
冷链物流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因此要加强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冷链物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整合资源
生物医药园区内的企业往往有各自的冷链物流体系,因此需要整合园区内的资源,实现共享和协同。可以通过建立公共的冷链物流中心、共享冷藏车等方式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生物医药园区冷链物流配套建设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培训和管理等方面,以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可靠性,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
行业内的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第三方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商、医药流通企业的物流子公司、涉及医药冷链服务的综合性物流冷链服务公司。三种类型的经营特点以及代表企业如下表。
表1:行业内三种类型情况及特点
数据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据公开资料整理行业竞争情况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冷链服务行业参与者较多,行业集中度较低。
表5:中国生物医药冷链服务行业代表企业
数据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据公开资料整理
行业壁垒客户准入壁垒
生物医药冷链服务的委托方往往对服务商的运营状况、资质认证、过往项目经验、项目执行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员工管理与培训体系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且对生物医药冷链服务商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流程,通过考核后方可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人才资源壁垒
生物医药冷链涉及诸多学科门类领域,包括医药管理、供应链管理、药品冷冻冷藏技术、制冷技术、信息技术等。较强的专业性决定了行业需要了解医药知识和具备冷链物流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
而一线服务人员,则需充分了解服务流程、冷链装备、操作要求、客户沟通等方面,目前此类服务团队较为稀缺,大多数是经过企业内部长期培训、老员工带教以及丰富的项目经验锻炼而成,对新进入的企业构成了人才资源壁垒。
冷链装备技术壁垒
生物医药冷链装备主要包括冷链包装、液氮罐、冷藏车等。相较于普通的快递物流,生物医药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具有较为严格的温控要求,而冷链装备作为精准温控的核心技术,对于生物医药冷链药品及样本的运输及存储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生物医药冷链物流具有单次运量小、高安全性要求等特征,需要对全流程中药品及样本位置、温度、移动路径等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控与追踪,筑高了冷链装备的技术壁垒。因此,医药冷链服务商需要具备数据追踪、温度监控、路线规划、实时传输等相关技术能力,配备温度计、GPS定位装置等专业冷链装备,以便对药品及样本进行实时监控、预警,并及时预报超温等紧急情况,以便及时干预。总结生物医药冷链行业是一个涵盖医药、物流及冷链的多产业融合领域,其复杂化、壁垒化、信息化及专业化的要求需要持续的研发投入、市场开拓以及规模优势等,对于新进入者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至于生物医药园区运营商是否必要建设冷链物流配套,更好的服务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需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而实现园区服务、效益及生态间的平衡。
来源:和达产业研究院
冷链服务业务联系电话:19937817614
华鼎冷链是一家专注于为餐饮连锁品牌、工厂商贸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冷链物流服务企业,已经打造成集冷链仓储、冷链零担、冷链到店、信息化服务、金融为一体的全国化食品冻品餐饮火锅食材供应链冷链物流服务平台。
标签:
上一篇:农产品保鲜冷链仓储项目设计方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