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 > 农业资讯

60余年老校舍变身网红阅览室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0-12-07 13:20:55
文章简介: 马家垄1953阅览室外观。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有一个名为蒋山村的古老村落。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春秋时期的传说、汉代的墓葬、唐朝的驿道、南宋的祠堂……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静谧村子,却因为一组建

 

马家垄1953阅览室外观。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有一个名为蒋山村的古老村落。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春秋时期的传说、汉代的墓葬、唐朝的驿道、南宋的祠堂……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静谧村子,却因为一组建筑图片在网上火了起来。“这也太好看了吧,在哪儿?我要去打卡!”“这扑面而来的艺术感真棒。”网友对这座“网红”建筑好奇不已。

几何形屋檐、木质框架、石头堆砌而成的围墙,从外观望去,很难想象这个充满现代化设计元素的建筑,竟是一间村民阅览室。

阅览室所在的蒋山村,由马家垄、汪家垄、何家村等7个自然村组成,依山而青、傍湖而绿、田园瓦舍、瓜果清香。走在村间小路,风声、水声、鸟声、聊天声声声入耳,让人暂时忘却城市的喧嚣和烦恼。

阅览室是去年刚建好的,由一所废弃学校改造而成。由于学校整体搬迁,旧址空置多年,逐渐成为村民们堆放杂物的仓库。去年,村委会决定把这里改造成村民阅览室。为了纪念这所建于1953年的学校,而取名为马家垄1953阅览室。

“马家垄村地处丘陵、山多地广,开山采石、土窑烧制砖瓦及栽植竹木林是我们的传统产业。所以在修建时,我们也优先利用有年代感的块石、灰砖瓦等废弃物垒筑围墙,并选用竹子做成篱笆。改造时,我们也注意维持老建筑的原有特色,像阅览室整体框架我们基本没有改动,保留了学校原有的砖瓦,门口的榉树作为村子的标志,我们也特意保留了下来。”高淳区固城街道蒋山村社工张婷婷告诉笔者,村子里之前从未有过阅览室,而村民们急需一个集学习充电、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场所。“我们村子里之前还有一些红色文化和历史,我们也希望村民能通过阅读、学习,了解历史文化,同时也丰富村民们的文化生活。”

走进阅览室,一长条形木桌摆放在阅览室中央,两侧的木质平台可供数十人同时小憩放松。阳光顺着天窗、落地窗照进室内,让大家在手捧图书、细品茶香之余,也能沐浴阳光。现在,在这个100平方米左右的阅览室里,有近2000本图书。图书的种类非常多,有儿童绘本、小说,还有英语、法语等各国语言的工具书,也有各种农作物种植、家畜养殖的书籍。每到周末,村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都会聚到这里,或静心阅读、或聊天品茶,享受悠闲时光。“之前有的小朋友一放学就回家看电视,现在阅览室里多了儿童绘本、故事书,不少小朋友一放学就结伴过来,还有小朋友带着作业过来写。有了阅览室,大人们也省心不少,现在只需要在一旁坐着陪同就可以了。家长互相交流育儿心得,村民间的距离也拉近了不少。”张婷婷说。
 

本文:60余年老校舍变身网红阅览室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80596.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微山湖上有支“文明轻骑兵”
下一篇:从“黄瓜人”的身上看我国农业发展

标签:60余年老校舍变身网红阅览室

最新图文资讯

  1.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

  2. “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 “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3. 王哥庄街道“最美茶匠”“醉美茶园”“醉美种茶村”评选开始 王哥庄街道“最美茶匠”“醉美茶园”“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