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是全国小麦玉米主要种植基地之一。2019年,全省小麦玉米产量位居全国第六位。冀中南平原是河北省小麦玉米主产区,小麦产量占全省总产的93.4%,玉米占全省的90.6%,抓好冀中南平原小麦玉米生产意义重大。近日,河北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发布2019年度冀中南冬小麦玉米耕地地力专项分析报告,专项分析冀中南平原小麦472个监测点、玉米547个监测点的耕地地力、作物产量和肥料效应等数据,掌握了现状,查找了问题,提出了建议。
报告认为,冀中南区耕地地力总体处于黄淮海区中上等水平,同时指出了河北省冀中南区耕地地力存在问题的四个问题。一是肥料过量施用,作物增产潜力没有充分实现。二是基础肥力水平总体仍处在较低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生态区域间土壤肥力不均衡,针对性调控要求高。四是耕层厚度偏浅,土壤坚实度高,影响作物根系水肥吸收。
报告指出,冀中南区化肥投入量过高,以氮、磷肥为突出,钾肥次之,低平原区磷肥过量施用情况严重。另外,冀中南区肥料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区肥料增产贡献率平均为小麦33.7%,玉米30.9%。其中,低平原区小麦玉米肥料贡献率均较高,分别为36.5%和31.3%,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肥料贡献率次之,滨海平原区小麦玉米肥料贡献率均较低,分别为20.4%和25.0%。
报告提出,冀中南区耕地地力总体处于黄淮海区中上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0mg/kg,属于河北省1级(高)水平;耕层厚度、全氮、碱解氮和缓效钾平均值等4项指标属于河北省2级水平;土壤容重、pH、有机质和有效磷等4项指标属于河北3级(中)水平;土壤质地以中壤为主,579个监测点中有344个监测点为中壤,占比为59.4%,此类土壤最适宜农作物生产。
报告提出了提升耕地地力的五项对策建议。一是按照“增有机、减无机、配中微”的总原则,制定化肥施用限量标准,重点限制磷肥用量,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二是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优化直接还田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提升耕地基础地力。三是大力推广农机深松耕作业,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耕层厚度,增强蓄水保墒和抗旱防涝能力。四是根据区域问题制定相应综合管理措施。山前平原区降低氮、磷投入,稳定有机质投入;低平原区减少磷肥用量,推广分层施肥技术,增加有机质投入;滨海平原全面减少化肥用量,继续扩大深松面积,增施有机肥。五是持续做好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及时评估土壤肥力调控效果。
本文:冀中南区耕地地力处于黄淮海区中上等水平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8074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高台县:高标准农田建设 携手脱贫攻坚
下一篇:贵州黄平重安镇 食用菌种植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标签:冀中南区耕地地力处于黄淮海区中上等水平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