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农产品 > 农业资讯

种菜用上了智慧大脑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2-23 18:54:28
文章简介: 一株番茄,种植期长达9个月,可以结25穗果,每穗果含有3至4颗番茄。粗算下来,单纯一株年产量就可达30斤,经济效益是传统番茄种植的3到4倍。这样的番茄究竟是如何种出来的?吃起来安不安全?现代化高效农业给出了答案。高透光的

 

一株番茄,种植期长达9个月,可以结25穗果,每穗果含有3至4颗番茄。粗算下来,单纯一株年产量就可达30斤,经济效益是传统番茄种植的3到4倍。这样的番茄究竟是如何种出来的?吃起来安不安全?现代化高效农业给出了答案。

高透光的玻璃顶棚,毛细化灌溉滴管,一键控制智能采摘车……走进江苏镇江新区新港农业科技的数字化种植大棚里,可以看到番茄种植在大棚中央大道的两侧,每一株被架在离地1米左右的架子上,向上缠绕生长。“我们称这一种植方式为悬挂式穴盘种植,通过在大棚顶部安装吊线,把每一株番茄挂起来种植。这样既节省了种植空间,还能让每一株番茄均匀采光。”新港农业办公室主任王明静说。

1月的镇江,气温已经降到零摄氏度之下,数字化种植大棚里的温度却可以恒定在25摄氏度左右,这离不开智能化管理和现代化设施的落地应用。新港农业技术总监卢练自豪地说:“智慧中控系统,让如今的种植有了智慧大脑。我们在后台就可以对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进行智能化检测和调控。”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温度、光照,智能化环境自动控制保证植物生长环境不随气候发生变化,做到屋外四季变化,屋内四季如春。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大棚中每株番茄的培养基上,都插有一根形似注射器的导管,导管埋入培养基底部,顶端会定时对作物进行智能化滴灌。“培养基是用椰糠压实的,本身不含营养成分,需要通过这根毛细滴管给作物输液,输的就是水分和营养。”卢练介绍,大棚内的设备会根据植物长势和当月光照指数,自动化配比营养液,实现对作物的精细化管理。

“产量这么高,不打农药不行吧?”“我们生产全程不打农药,果子能直接吃。”面对笔者的疑问,王明静笑着回答。原来新港农业通过无土栽培的方法,隔绝了土传病害,同时还对灌溉水源进行二次过滤,在作物种植源头上降低病害发生概率,确保了食品安全。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农业农村科副科长王春昕介绍,大数据追踪技术也在食品溯源方面实现了应用。在新港分拣管理车间,工人们给番茄贴上“身份证”,即番茄信息二维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以了解番茄的种植信息和检测报告。

高效农业理念不只局限于种植本身,更延伸到了作物生产的各个环节。近年来,镇江新区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培育了一批新兴市场主体,在全区高效种植农业范围内普遍推广使用了智能温室、避雨大棚、机械防霜、精确栽培系统,水肥一体化及喷滴喷淋系统。截至2020年底,镇江市拥有各类设施农业面积52.7万亩,占耕地比重达24.2%。

本文:种菜用上了智慧大脑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nongye/zixun/28173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农科专家服务团 下乡指导送技术
下一篇:春日风光:南疆地区春播已始

标签:种菜用上了智慧大脑

最新图文资讯

  1.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探密:相合酒库如何实现高维度品牌成长?

    8月8日晚,“中国酒业工商首脑会议暨中酒展主论坛”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经销商济济一堂。本次颁奖盛典,各行业大咖、专家评委从行业影响力、渠道发展贡献、...

  2. “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 “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

    从贴补家用到弘扬茶文化“采茶女”与茶有约的“那些年”工人们在焦怡玲承包的茶山上采茶。图片由焦怡玲提供近年来,焦怡玲推出市民游茶山、体验茶文化...

  3. 王哥庄街道“最美茶匠”“醉美茶园”“醉美种茶村”评选开始 王哥庄街道“最美茶匠”“醉美茶园”“

    青岛新闻网5月16日讯 崂山茶被誉为“江北第一名茶”“茶中新贵”,王哥庄街道是崂山茶的主产地,目前茶叶种植已达14480亩,占全区的70%以上,被誉为“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