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茶叶商家

邹家驹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3-09-17 12:13:05
文章简介: 邹家驹 - 简介 邹记普洱的创始人。 邹家驹 - 互动百科 邹家驹邹家驹,1953年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合理。曾任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现任云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是蜚声国际内外普洱

邹家驹 -简介

邹记普洱的创始人。

邹家驹 -互动百科

    

邹家驹

邹家驹,1953年生,中共党员,籍贯四川合理。曾任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现任云南省茶叶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是蜚声国际内外普洱茶专家。 邹家驹1976年云南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分配至云南省外贸局业务处工作,1978年至1999年先后任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副科长、副总经理、总经理。1999年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家驹出版有《漫话普洱茶·普洱茶辨伪》、《漫话普洱茶·金戈铁马大叶种》,另有多种上乘作品刊于海内外各种刊物。      邹家驹先生于1999年出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邹记普洱即为邹家驹担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所监制的普洱茶品,2008年4月邹先生卸任后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产的普洱茶均非邹记普洱。
 
邹家驹商标案

       2008年正值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创建70周年,而就在全公司都在为顺利走过70年高兴不已的时候,却收到了工商部门的封存通知:公司准备出口的沱茶被封存了。在公司查证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2006年原公司法定代表人邹家驹将公司使用的“云南沱茶”商标注册在自己名下,并向工商部门举报。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觉得自己使用“云南沱茶”的商标已经几十年了,自己使用商标在先,是拥有商标的在先权的。

邹家驹 -邹家驹名誉侵害案

       2000年4月,李瑞河先生前往察看云南省思茅地区镇沅县一树龄2700年的古茶树,并于2001年10月与镇沅县签订了古茶树认养协议书。天福集团无偿提供人民币24万元实施古茶树保护工程,每年提供3万元给哀牢山自然保护区镇沅管理局作为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保护工程实施后,古茶树的生存环境得以改善,避免了游客的伤害,此后古茶树重新焕发生机。但是,云南茶商邹家驹等人却多次在媒体上发表歪曲事实的文章,污蔑天福保护古茶树的公益行为。2004年8月,李瑞河先生诉诸法律,把邹家驹和《南风窗》杂志、《都市时报》等告上法庭。2006年3月3日,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要求被告《南风窗》杂志和《都市时报》停止对原告李瑞河、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的名誉侵害行为,并在两家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其名誉;判处被告《南风窗》杂志社赔偿李瑞河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万元;判处被告邹家驹、《都市时报》应共同赔偿原告李瑞河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万元。此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一审判决。2006年3月12日,《南风窗》杂志社社长及记者从广东到漳浦,拜访天福集团,向李瑞河总裁及公司道歉,深刻检讨,并奉茶赔礼。李先生被对方的诚意深深打动,决定不再追究《南风窗》杂志社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2万元。但邹家驹及《都市时报》迟迟不执行法律判决。2008年4月初,漳州市中级法院执行庭吴庭长致信云南《都市时报》,要求对方履行法院判决,登报致歉并赔偿李瑞河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币1万元。云南《都市时报》于4月13日登报致歉并汇出赔偿金人民币1万元。2008年6月8日,邹家驹被法院强制执行判决。漳州市中级法院发布《公告》,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和判决结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认为“本院特将原、被告名誉权纠纷案件判决的主要内容和有关情况依法登报公告,由此产生的费用依法由被执行人邹家驹承担”。有关费用已从邹家驹的个人账户中直接划拨。至此,认养古茶树官司尘埃落定。

邹家驹 -“反泡沫斗士”邹家驹

        由于时常揭别人的短,邹家驹被很多人咒骂、憎恨,甚至有人大叫“邹家驹该下地狱”。“他是一个疯子,看不得普洱茶红火,看不得别人赚钱。”“他是一个麻烦制造者,他一说话,茶市就地震。”在云南茶界,很多人拒绝谈论邹家驹,长期以来,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要他闭嘴。当泡沫破裂,很多人开始冷静思考他在这几年针对“普洱神话”的每一篇檄文。有人将他称为捍卫普洱茶的卫道士,在众生狂热的普洱潮中幸有他这样一个只身孤影的理性斗士。邹家驹一笑而过。作为云南省茶叶协会的前两任会长,现任常务副会长、秘书长,邹家驹见证了云南30多年来的茶业发展史,甚至直接参与了部分历史的创造。普洱本姓“普”,现在它终于走下神坛,逐步回归理性,邹家驹早有预料。过度的炒作,这是普洱茶当初被推上神坛与现在跌入深渊背后可以看得见的原因,但根源在哪,“是谁给炒客提供了机会?”,邹家驹认为归于两点——行业标准的混乱与扭曲的市场文化基础。

邹家驹 -邹记文化

“邹记”是蜚声世界的著名大叶茶专家邹家驹先生的专署注册商标。旗下产品具有种类多,质量好,信誉高的特点,深受国内外茶友的喜爱。 

“邹记”普洱茶是云南众多普洱茶中的明星产品,是茶叶大省云南省“政府礼茶”的指定品牌。产品具有专业仓储和双重检测两大特点,是符合中国和欧盟卫生标准的“老普洱”,值得一饮。 在云南省,“邹记”不仅是一个优质茶叶的品牌,更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品牌。

“邹记”的茶艺用品,黑陶制品都是精美的工艺品。邹家驹先生根据亲身经历和调查研究写成的《金戈铁马大叶茶》和《普洱茶辨伪》两部著作,前者填补了云南省在“茶业发展与历史发展”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后者更是关于普洱茶的集大成之作。这两部书既有学术价值又不乏阅读趣味,在茶叶圈内外都引起了极大的阅读热潮,为云南省普洱茶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邹家驹先生以茶会友,张国立、杨丽萍、于荣光、邹静之、黄磊、吴合对、蒋晓荣和罗旭等著名艺术家、社会知名人士都对“邹记”茗茶情有独钟,张国立先生更是亲手为“邹记”篆刻了一枚印章。2006年,当代书画大师范增先生迎来七十岁寿辰,“邹记”特制纪念茶饼,而范增先生欣然提笔为“邹记”写下了“一杯情怀”四个字,高度概括了“邹记”茗茶的境界。 2009年,在云南茶叶产业复苏之际,“邹记”响亮地喊出“饮邹记茗茶,品滇商情怀”的口号,“邹记”将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以新一代滇商的形象出现,带领云南省茶叶产业向健康方向发展。

邹家驹 -邹家驹论普洱茶

生茶与生普
邹记普洱,是由著名普洱茶专家邹家驹担任云南茶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期间监制的一批普洱茶,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精制而成。普洱茶品质优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多位大家所尊崇,包括张国立、杨丽萍、邹静之、于荣光、黄磊、罗旭等。梧桐子网站销售的邹记普洱,最早的出产于2000年,陈化得当,正值品饮佳时。特别是著名影视演员张国立和黄磊定制的几款邹记普洱,具有很高的珍藏价值。


普洱茶走俏,普洱茶的原料自然风光。风光是应该的,但不知道为怎么会被神化,改了身份,喝滇青类的晒青生茶也成了喝普洱茶。

商品概念上的普洱茶,是指晒青毛茶经后发酵形成的茶品,自然陈化的叫生普洱,人工发酵的叫熟普洱。不管生普熟普,在形成中已经完成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个概念,都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都有特定的指向。客观存在不同性质的物质,被人类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达区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鉴别就没有发展。人类的意识建筑在概念的区别上,概念混乱了,意识自然混乱。形式逻辑常提醒人们防备一个普遍现象:偷换概念。当我们说凤庆茶,指的是当地生产的各类茶叶,一旦某日凤庆茶成为某类茶特定的商品名称,是不是凤庆所产的红茶、炒青茶、烘青茶、晒青茶和普洱茶都应统统装入这个箩筐。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的一个茶叶专业教授说得好,“鸡是鸡、蛋是蛋”,晒青毛茶同普洱茶有着质的区别。换句通俗的话说,妈生了儿子,不能把妈叫成儿子。
绿茶的工艺特征:杀青、揉捻、干燥。因干燥的方法不同,分为晒青,炒青,烘青,但都统属于绿茶的范畴。普洱茶的原料晒青毛茶,工艺上完成了绿茶规定的全部动作,与其他绿茶的差别,只是干燥的热源、温度和时间不同。晒青茶人工发酵成熟普洱,定性为普洱茶似乎已经没有争论。晒青茶存放若干年后叶褐汤红,认定为普洱茶似乎也不会有质疑。既然晒青茶(生茶)已经是普洱茶,为何还要人工发酵转化其理化性质。同样的道理,既然晒青茶(生茶)已经是普洱茶,为何还要强调、还要追求岁月的功绩,最终得到与时间相连的自然环境条件促使陈化演绎出来的醇和的茶品。喜饮生饮,反正已经普洱,大可不必收藏等待转变,即时鲜收鲜饮,或用塑料纸紧紧包裹,以防陈化褐变。晒青茶苦涩,近二十年来已经在绿茶疆场上且战且退。蜂拥而至的新型竞争者——烘青、炒青、蒸青,那一个都有华丽的外装、清爽的口感和被人们嗅觉称为糯米或板栗的香气。春蕊、春芽、春尖、春玉渐渐淡出市场,渐渐在人们记忆中消失,证明用传统落后工艺加工、靠自然阳光干燥的晒青茶在现代绿茶市场上,已经落伍败阵。由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在1979年主编的《制茶学》已经指出,云南“晒青毛茶品质不如炒青和烘青,现已有改制烘青,称‘滇绿’。”生茶和生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世上也真有能人,指鹿为马,指绿汤为红汤。生普洱愈岁经年,茶性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同熟普洱一样,程度不同地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喝生茶就是喝普洱的宣传,可谓不到那个份,要冒那个味,从茶叶分类、商品区分、市场现状、茶叶外观、汤水汤色到普洱茶的药性特征,都在概念混乱中被抹杀了,最终给消费者一个误导。

有人问生茶存放多少年才能算普洱茶?生茶经过自然陈化转变为普洱茶,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积累发展到支配地位,茶品的性质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演变中,时间不是唯一决定转变的因素。不同地点,不同温湿度和不同的管理会有不同的结果。昆明刘艳女士家里存放了一块21年前的青砖,因用塑料袋包裹,从色泽、汤气到滋味,基本上保持滇青茶的特征。拿着这块茶问人,回答还是青砖。自然陈化和人工发酵不同,仅用时间来做陈化的标准,是不科学的。有人又问,过程中叫什么茶?量变到质变,任何物质、任何事物、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发生的过程,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不是普洱茶特有的个别问题。茶品好坏,是相对于需求而言。喝绿茶的人,你送滇红特级他也不感兴趣;喝花茶的人,有窨过的碎片灰末也津津乐道。喜饮生茶、生普、熟普或几成熟的茶品,完全是个人口味上的事,无可厚非,大可不必划线站队。

本文:邹家驹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angjia/1685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邹记普洱
下一篇:御汉芳德馨堂

标签:邹家驹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