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海”一词的叫法应源于长江一南地区,喝茶品茶古已有之。
四川金丝楠茶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生讲究品位,生活尽量精致,所以喝茶变为品茶,尤其在南方,待客常三五人坐在一起,茗茶、谈天,很是爽快。
既是品茶,就讲究茶道、茶艺之类,那么茶具也就要提高档次了。
为适应这种茶的冲饮流程,人们把古老的根艺家具相结合,制作出一种既能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艺或根雕类审美意识的独特茶具——这就是“茶海”。但茶海有别于茶几或其他的代用品,有它的特性。即茶海的三性:实用性、工艺性、独特性。
首先,茶海是便于烹茶、品茶的家具,即它的实用性。品茶时讲究洗壶、洗杯、洗茶什么的,也就是说,第一次泡茶的水必须到掉,叫洗茶,用来洗壶和洗杯等。这些水就顺着排水系统流入盛水的容器里。所以,茶海必须具备有排水系统。有的茶托也有排水和盛多余的水的这一套系统,但茶托又不能叫茶海,茶托是单一的,所谓的“海”,是取其喻意,比喻很多同类事物连成一片,如人海、火海。那么,茶海就是几个茶托连成一起的又是一个整体的“茶托”。
四川金丝楠茶盘其次,好的茶海一般是运用大型的树根制作而成,从属于根艺根雕类,即它的工艺性。人们运用大型的树根制作成茶海,有的就是取其几个平台,顺其自然,显露其原生态的古朴典雅之美,叫做素茶海;有的在茶海上雕些诸如弥逻佛、龙凤、或山水或动物,都是些吉祥的东西,显示它的工艺性,在雕琢手法上又有抽象美和具象美之分,都颇具艺术欣赏价值。 再次,好的茶海没有两个是相同的,既它的独特性。由于茶海是大型的树根,经过艺人的加工而成,首先能长成一样的树根是非常少有的,即使长成的树根很相似,再经过不同的艺人的加工,能达成两个相似的茶海,那也是非常不易的事,还有树的质地的区别、大小的区别、加工上色的区别,林林种种,可以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茶海。大茶海是人多时候用的,下层盛水的容器下方还有一个流水的孔,可以接上管子直接把水排出去。现在茶海不仅有根艺的,也有陶制的、瓷制的、玻璃制的、竹制的、木制的,现在还有塑料的、电木的等等。[1]茶海,是利用树根,经过工艺加工,适应于烹茶、品茶的工艺类家具。确切说,茶海是一种适应茶的冲饮流程,与古老的根艺家具相结合,既能方便烹茶、品茶,又具有根艺或根雕类审美意识的独特茶具。
阴沉木茶海
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没有专用的茶海时,也可以用茶壶充当。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现代医学证明,茶叶中存在的化学成分已有四百多种。具备抗癌、抗心血管道疾病,对人体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茶的活性成分——儿茶素类化合物、黄酮醇类、维生素、微量矿物质元素等营养保健成分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茶具,古代又称茶器,同其他饮、食具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的过程。
从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证实,茶具是与酒具、食具共用的。
中国的文明始于商代,那时的茶具——缶,它是一种陶制的小口大肚的容器。
自汗开始,经六朝,至隋唐,是专用茶具的形成期。
唐代茶神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列出了28种茶具的名称。分别是:风炉、灰承、筥、炭挝、火莢、鍑(又称釜)、交床、夹、纸囊、碾、拂末、罗合、则、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鹾簋、揭、碗、畚、札、涤方、滓方、巾、具列、都篮。当然不是每个普通百姓都能享用,只是“城邑之中,王公之门”。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成套唐代宫廷茶具,与陆羽论述相映生辉,使我们对大唐的茶具有了更加完整清晰的认识。
元代是北方蒙古人统治,其茶具是过渡期。
大明茶具,基本上完成了现代茶具的定型化。
自大清开始,福州的脱胎漆茶具、四川的竹编茶具、海南的椰子、贝壳等茶具开始出现,自成一格,多姿多彩。
中国有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客人进门,不请吃饭是可以的,但不用茶敬客,就有失礼仪。
“湓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紫荆花。”郑板桥的《竹枝词》里,用茶传情,以茶联姻。“吃茶”代表情谊,直到现代。
用茶祀天祭祖,由来已久,有文字明确记载的,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
清茶品饮,香真味实;借茶喻世,追求哲理;陶冶情操,品茶养心;茶药相同,强身健体。
明代的冯可宾在《茶录·宜茶》中,提出饮茶的七个不宜,其中很重要的是“恶具”,即茶具选配不当、质次、玷污。
本文:茶海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angjia/17091.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茶海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