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其茶
白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所以得名白茶。白牡丹茶为白茶中的珍品,因为茶的绿叶夹银白色的毫心,形状好似花朵,冲泡后绿叶衬托银毫,宛如牡丹的蓓蕾初放,故称‘白牡丹’茶。白牡丹茶为清凉的茶,具有清凉降暑、解毒清热的功效。
白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白茶主要产地为闽北的松溪、政和、建阳和闽东的福鼎县,其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
白茶依其不同的茶树品种和采摘标准可分为如下几种:采自大白茶茶树者称大白;采自水仙茶树者称水仙白;采自菜茶茶树者称小白;在大白茶茶树只采一芽者,其成品茶称银针(亦称白毫银针);在大白茶或水仙茶树采一芽二、三叶者,其成品茶称白牡丹;小白的成品茶称贡眉、寿眉。
白毫银针茶首列于福鼎
据茶叶史料记载和当地调查,表明白毫银针茶首列于今福建省福鼎市。
据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出版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及清代名人周亮工《闽小记》的介绍和研究,在清嘉庆初年(1796年),福鼎人用菜茶(有性群体种)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
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茶树品种从太姥山移植在福鼎县点头选育成功,柏柳乡用福鼎大白茶,制成的白毫银针在外形、内质上远远优于“菜茶”。于是,改用福鼎大白茶的壮芽为原料制造“白毫银针”,其出口价高出菜茶加工的银针(后来称“土针”)十多倍。
白毫银针在光绪十六年(1891年)已有外销,自1910年起继功夫红茶畅销于欧美,1912—1916年为全盛时期。当时,福鼎与政和两县每年各种出产白毫银针1000余担,每担值200~260两白银(合352~416元)。1917年—1921年因欧战影响,一落千丈,乃改制白毛猴、莲心、白牡丹。1934年起,白茶销路才开始逐渐好转。20多年来市场虽有消长,但无太大的变化。
本文:白毫银针茶源于今福建省福鼎市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162554.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安化黑茶如良药古时就是宝
下一篇:湖南茯茶“金花”治痢疾
标签:白毫银针茶源于今福建省福鼎市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