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茶城中国酒业茶叶网网:中国茶叶爱好者提供最新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黑茶、花茶、草茶、人工茶知识及茶业展会新闻资讯信息门户网站平台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华茶史

茶对贵州的影响(中)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3-02 16:52:06
文章简介: 贵州的茶文化几乎空白! 近几年,笔者翻遍所有的茶经,茶典、茶书,竟找不着贵州文化人对贵州茶叶的著述,只是省或者县的地方志上不时看到“某某地方出好茶叶的贡茶,产量如何,销到何处”之类的片言只语。莫非

贵州的茶文化几乎空白!

近几年,笔者翻遍所有的茶经,茶典、茶书,竟找不着贵州文化人对贵州茶叶的著述,只是省或者县的地方志上不时看到“某某地方出好茶叶的贡茶,产量如何,销到何处”之类的片言只语。莫非贵州文化人不嗜茶,不嗜贵州茶吗?非也!君不闻贵州人泡茶,是大把大把地把茶叶抓进黑乎乎的茶缸里,饮着又苦又涩的浓茶,他们就是没有写茶的念头。笔者在这里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想引伸出如下观点:经邦济出,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文化人要担负起发展和繁荣地方文化的担子。

平时翻阅古代茶书,总是对明清时期江淅的一些文化人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他们都是无官布衣,嗜茶爱茶、熟悉采制、精于品饮、又善文能诗。他们不考科举而肩负地方文化,一部中国古代茶书,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对当地茶叶咏诵的作品,极大地推动了江浙茶叶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当代贵州文化人中也不乏这样优秀的人,如刘学洙、张克、唐莫尧等,正是他们筚路蓝缕般的努力,才有今天全省都有人在动手写本地旅游文史资料的火热局面,四十余册的贵州旅游文史丛书能如期出版,鼓起了贵州旅游业腾飞的巨翅。

贵州的茶文化建设,太需要有这种精神和劲头的人了。

“贵州茶缺少标志性的东西”

贵州是茶的祖地,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高海拔、低纬度、少日光的生态条件,造就了贵州茶的天生丽质。然而当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西湖龙井等在国际市场上叱咤风云时,我鲜有看到贵州绿茶的影子。我认为,是品牌、渠道建设的双重制约使天生丽质的贵州茶难以施展拳脚,从而无法给贵州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相应的名气。

如果贵州茶要发展壮大,那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解除品牌、渠道建设的双重制约。

近年,都匀毛尖、湄潭翠芽等品牌茶叶在国内市场上形成了一定竞争力,贵州品牌茶叶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是这些成就在整个贵州茶业界表现的却并不明显。可以说,“贵州茶业”品牌的缺失,是将贵州绿茶陷入难堪境地的一个“得力助手”。

现在贵州有7000多家生产茶叶的企业,而在工商部门注册品牌的只有1000余家,生产经营极为分散。贵州茶业要发展,必须克服“小、散、乱”的弊病,引进竞争机制,进行资源整合,效仿浙江绿茶“抱团出击”的形式:以区域性龙头企业为发展主体,联合若干小企业进行整合,形成全省性的品牌,使“贵州绿茶”名誉全国。以后,“西部茶海”将不只在湄潭,还将覆盖整个贵州。

在抓紧“贵州茶业”品牌建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给“贵州茶叶”品牌的塑造一臂之力。在市场经济下,生产消费者和市场都认可的独特产品,这是成功打造“贵州茶叶”品牌的关键点。现在的消费者认可的是有特色、质量好的商品,而不是拿了多少金奖、金牌的商品。我们贵州茶叶天生丽质,唯独少了独特性标志性的的东西,很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相信,贵州绿茶在“贵州茶业”和“贵州茶叶”的两个品牌的充实下,凭借自身天生丽质的优良品质,日后肯定会秀甲天下。

本文:茶对贵州的影响(中)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shiliao/16256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茶对贵州的影响(下)
下一篇:茶对贵州的影响(上)

标签:茶对贵州的影响(中)

最新图文资讯

  1.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 “卡乐比”、“白色恋人” 在上海中食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2.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让人热泪盈眶!当年被炸中国使馆前,现在摆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3.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享红利 恩施玉露:沐浴春风身价高 茶企、茶农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