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珍品。因其成茶芽头肥壮、遍披白毫,挺直如针,色白如银,芽茸毛厚,色白富光泽,汤色浅杏黄,汤味清鲜爽口而得名。
白毫银针于1982年被商务部评为全国名茶,在30种名茶中名列第二; 1984年又被商务部评为金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入选十大名茶之一。
造制白毫银针的茶树品种目前限于“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等其他一小部分茶树。其发源地和主产地在福建福鼎,福鼎生产的白毫银针,因其所选用的茶树品种原因,其品质一般会高于其它产地。
“白毫银针”的质量同时也取决于采摘,加工制选取等各个环节。 采制“银针”以春茶的头一两轮品质最佳。在清明前后的十多天的日子里,它的芽叶经过将近半年的茶树休养期,茶树体内的有效物质集中在春季这段时间里,向茶芽输送养分,因此,白毫银针的营养成分丰富,富含茶氨酸、茶多酚、多糖类等物质。白毫银针以顶芽肥壮、毫心大为最优,到三、四轮后茶树抽上来的多为侧芽,芽小而细,所制“银针”就不理想了。
如果是夏茶,由于气温高,抽芽快,就更难制出好“银针”来。现在,福鼎茶区的茶农为了制好“白毫银针”,往往将已有10多年树龄的老茶树在头春采摘后,马上进行台刈,刚好在秋茶又可以采到上等的“针茶”,这种“秋针”,制造“白毫银针”其品质并不亚于春茶。
采摘白毫银针原料茶对气候也有严格的要求的。一般要选择晴天,尤其是东北风天气为最佳。晴天、气温高、湿度低,茶菁易于干燥,可以制出芽白,梗绿的上等银针。南风天较次,因其湿度较大,菁叶干燥较慢,容易变成芽绿,梗黑的次等银针。雨天和大雾天均不宜采制,如果违之,所制“银针”就会“灰黑”没有鲜灵度,通常被称为“死针”。
而加工制选的技术却不是一般人可以一学就会的。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精雕细凿,才可制上一泡好“银针”。福鼎制选“白毫银针”方法是把原料茶芽薄摊在水筛或萎凋筛上,每筛约250克,要求摊得均匀,不可重叠,一出现重叠茶芽就变黑。摊好后放在架上,让烈日曝晒,或低温烘焙,不可翻动,以避免伤叶红变,也不可放在地下,不通风,不易干燥。当达到干度要求后,进行拣剔,去梗,再烘焙装箱。
本文:【白茶知识】白毫银针的特点与制法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zhishi/271482.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上一篇:【白茶知识】一个30年老茶农教你泡白茶
下一篇:白茶也要做古董
标签:【白茶知识】白毫银针的特点与制法
波尔多,作为恪守传承且拥有悠长历史与深厚底蕴的葡萄酒产区,同样不可忽视的是,这里也是世界领先的葡萄酒研究中心,是行业精英葡萄酒探索之旅的必修课题。作为波尔多葡萄酒行业...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