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皇家薄片即渠江皇家湘淳薄片,又称皇家薄片,是安化黑茶的一个古老品种,是黑茶之宗祖薄片,因产于湖南(安化)而得“湘淳”之名。相传为汉名
臣张良在安化渠江修道所制造,在民间称之为“张良薄片”,在安化县志和黑茶史料中以产地命名,称之为“渠江薄片”。渠江皇家薄片:是安化黑茶的起源,有方形、园形、矩形、心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状。该茶片是用上好黑毛茶发酵之后紧压成形状不一的薄片状,而通称“薄片”。自汉朝开始,湖南的地方官用渠江皇家薄片来进贡给皇帝饮用。唐、五代、宋、明、清五个朝代皆为贡茶,至今已传承千年。渠江皇家薄片产地湖南省安化县渠江镇一带,渠江系资江一级支流,发源于雪峰山余脉,在安化县渠江村注入资江,全长约230公里。流域人口约50万,灌
渠江皇家薄片:有矩形、圆形等多种形状[2] 溉水田面积20万亩。因长期交通闭塞,茶叶、林业、药材、水果等是当地主要产业。相传汉代名臣张良好茶,谢官后,先云游天下,后带领众徒弟在位于雪峰山余脉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张家冲隐居修道,因留恋这里的奇山异水,便定居于神仙屋场,并兴修庙宇、道家学堂各一座(现尚在渠江镇纸槽村神吉组留有神仙屋场、道家学堂及庙宇遗址)。
美丽渠江令人神往[3]
其时,张良看到山下各处瘟疫肆虐,生灵涂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叶提炼成多种形状的茶片——后称薄片救治乡民。从此渠江茶名声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携带和长时间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饮终生无疾。
唐代时,地方官员把渠江皇家薄片献上朝庭,皇上饮后龙颜大悦,遂赐“渠江薄片”之名。群臣饮之, 如饮甘露,无不称叹,千年渠江薄片由此被皇上钦定为皇家贡品,渠江皇家薄片由此而得名。
渠江皇家薄片黑茶享誉千年历史之久,古今多部文献和书籍中均有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古西汉的渠江“皇家薄片”茶,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箱竹篾包装的黑米状的小颗粒和相关“竹简、木简”渠江茶工艺记载。古文学家翻译墓葬中刻有“ 一笥”的竹简,意为“一箱茶”[4]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二年(935年)毛文锡所著《茶谱》,文中有载:“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又载:“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据宋代吴淑的《茶赋》所述:“夫其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则渠江薄片,西山白露,云垂绿脚,香浮碧乳……”。可见,渠江皇家薄片宋时已被列为全国茶苑中的名品。据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记载:“昔贤所称,大约谓唐人尚茶,茶品益众,有渠江之薄片,会稽之日铸,皆产茶有名者”。时至今日,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施海根主编的《中国名茶图谱》、阮浩耕主编的《中国名茶品鉴》都对渠江皇家薄片作了详尽的记载。
渠江,就是现在安化县的渠江镇,“其色如铁”的“渠江薄片”茶就是勤劳智慧的安化人民制作出来的早期安化渠江皇家薄片黑茶。
渠江镇十余处与渠江皇家薄片黑茶起源有关的名胜古迹:
1、纸槽村神吉黑茶宗祖古庙——渠江黑茶薄片宗祖庙
2、纸槽村神吉茶马古廊
7、连里茶马古亭
8、连里古枫庙
9、连塘茶马古亭
10、大安茶祖牌坊
11、茶祖塔:茶祖文化文昌塔
12、桃坪皇家茶园等,是茶叶爱好者生态旅游的首选。
时至近代,渠江皇家薄片制作工艺濒临失传,经湖南省渠江镇党委和政府多方努力招商引资外地企业入驻,组织大批科技人员精心研制,查阅大量史料,经过上千次的实验,才使这个有着千年美誉的茶品才得以传承。渠江皇家薄片黑茶是安化黑茶之宗祖,是现代社会茶饮之珍品。
本文:渠江皇家薄片
文章地址:https://www.cnjiucha.com/chinatea/41735.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地址
本文资讯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标签:渠江皇家薄片
“卡乐比”、“白色恋人”在上海中食展召开全国招商发布会2019年5月14日,备受瞩目的第二十届SIALCHINA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
来源:牛弹琴谢谢这位去缅怀并拍照片的网友 (一) 早晨起来,就看到网上的一张图片,当年被空袭的中国驻南联盟旧址纪念碑前,现在摆满了鲜花。 一束又一束。 一晃,20年就...
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陈兴璐 谭双石)俗话说“一两春茶一两金”,近期,恩施市春茶开采,吸引全国各地茶商前来抢收、抢购。其中恩施玉露更是大受热捧,为当地茶企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