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1概述简介先说说茶;几千年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对茶情有独钟。在我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三茶六礼”,茶为礼先。其实,茶最早
1概述
简介
先说说茶;几千年来,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对茶情有独钟。在我国,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形态,对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文化都有极大的影响。“三茶六礼”,茶为礼先。其实,茶最早被人类发现并运用时既不是饮品,也不是礼品,而是治病的药品。再说说疗;疗乃疗理之意。茶疗;分为 用茶作疗理之用的窄义茶疗。 不管是
绿茶还是
红茶,茶的疗理功能相当有限,这就延伸出了许许多多以茶作载体名称,以其它植物的根、茎、叶为材料的广义茶疗。
定义
茶疗是根植于中医药文化与茶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养生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茶疗是以中药原植物叶片,并结合中药与
茶叶炮制方法,制作成茶叶形态,它同时具备中药的治疗养生效果与茶叶的“形、色、香、道”,具有实效性、安全性、享受性及便捷性四大优点。
机理
茶疗是指单味的茶叶及茶叶中加入适量的中药成份或不添加茶叶直接使用与茶配伍的复方茶方,通过冲泡茶饮的方式作为养生保健、防病疗疾的一种治疗方法,即称为茶疗。单味茶叶称为狭义茶疗,复方茶叶称为广义茶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有记载:“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唐代刘贞亮也曾经总结说,茶有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养志。由此可见,以茶疗身心,不仅能治病养生享健康,还能品茶品味品人生。
2优势
1、 实效性:选用道地好原料,专业加工工艺,确保了每款茶疗产品的有效成分和针对性的健康功效。2、 安全性:药食同源,野生无污染,安全无副作用,质量可靠。3、享受性:原生态原叶茶,高品位,茶叶完美,茶汤晶莹,清香自然,口感上乘,每一杯茶到您的手中都带着大山的气息,品一品入侯回甘,让您的视觉、嗅觉、味觉均达到至高享受。4、便捷性:家中、单位、差旅均可随心所欲、随时随地进行品饮。5、礼品性:茶既是礼,无论是客人来访,还是外出拜访,均可冲奉上健康茶礼,雅俗共赏。
3产品选择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不一样,因此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茶疗产品是最重要的,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比如高血糖人群,可以选择神农金康青钱柳调节血糖;脂肪肝人群,可以选择七叶胆茶、再配上菊花、枸杞子,坚持喝下去可以达到清肝养肝的目的;高血压人群,可以选择杜仲茶来调节血压;慢性咽炎人群,选择莓茶养生是最好的,需要减肥纤体的可以选择玉施莲纤体养生茶等等。
1、草药汤剂中草药汤剂,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治疗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与茶疗产品相距甚远,茶疗讲究在享受中收获健康,而中草药汤剂不仅煎药繁杂,服用者更要忍受其苦口刺鼻,很多人因此而不愿饮用。
2、传统茶绿茶、红茶等传统茶叶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胆对人体并不能达到治愈具体病症的效果。而且传统茶含有大量茶碱、咖啡因等成分,易让人兴奋失眠,不适合患者人群饮用。
3、原生态茶所谓原生态茶疗,就是茶即是药,药即是茶,这是茶疗的至高境界,冲泡一杯,茶形完美,茶汤透亮,茶香扑鼻,微苦回甘,男女老少皆宜饮用,保健价值极高。
4产品辨别
1、观其形:干茶茶形需紧细、重实、叶片完整无碎渣,以芽叶为主、无梗为上,大小一致。2、看其色:干茶色泽光润、颜色匀称,冲泡之后,茶叶鲜绿,茶汤清澈透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无杂质。3、闻其香:干茶之香芬芳自然,不刺鼻,香味悠久,沁人心脾,给人以悦鼻高爽之感。4、品其道:泡出的茶汤,应香气四溢,满屋生香,茶汤入口润喉回甘,回味悠长,让人感到身心愉悦5、问产地:“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好茶最讲究“道地”二字,只有原产地的原植物茶叶加工的茶最为正宗。6、看工艺:中药饮片加工工艺可有效保留原料有效成分,古茶炮制工艺可促成产品传统茶的形色香道,好的产品需要中药饮片与古茶炮制工艺精制。
5产品贮藏
1、密封避潮:密封性越好,保质期越长,密封的茶叶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2、避光存放:光线直射会引起茶质生变,若使用透光容器,不宜放置在阳光直接照射的地方。3、不宜高温:温度过高会导致茶叶陈化,将密封好的茶叶放入冰箱内储存最佳。
6历史渊源
1、茶疗始于神农氏,《神农本草经》作为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记载到:“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是中国对茶疗的最早记载,当然,这里所说的茶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红茶、绿茶,而是药茶合一的中药茶。2、《本草纲目》解释茶的药理作用说:“机曰:头目不清,热熏上也。以苦泄其热,则上清矣。且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明中之阳,可升可降。3、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正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由宋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4、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方二首,为槐茶方跟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5、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新和充实。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便诞生了“古方茶疗”第一人石潭秋。其在家乡羊楼洞创立“芝元堂”做起茶疗生意,在当时久负盛名。而今,经过四百多年的沉淀,芝元堂已将古方茶疗推向了全世界。从编撰出版的《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可以看出,药茶已成为清代宫廷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清宫御医为慈禧和光绪所拟药茶体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
7茶疗配方
家庭茶疗法
在《本草拾遗》中有:“上通天境,下资人伦,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茶叶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茶色素、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微堂元素等。家庭生活中于茶内加人不同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兹介绍10例:(1)、糖茶:茶叶3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饭后一杯。有和胃暖脾、补中益气之功效。治疗大便不通,小腹冷痛,妇女经痛等症。(2)、姜茶:茶叶5克、生姜10片共煎,饭后饮用。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的功效。治疗流感、伤寒、咳嗽等病症。(3)、蜜茶:茶叶3克,开水冲泡待茶凉后加蜂蜜3毫升搅匀,句隔半小时饮服一次。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适用于口干褐、无痰、便秘、脾胃不和等症。(4)、醋茶:茶叶3克、陈醋3毫升,先用开水冲泡茶叶5分钟后加醋饮服,每天冲饮3次。有和胃止痢、散痕镇痛之功效。(5)、莲茶:茶叶2克、莲子10克,红糖10克,将莲子加糖煮烂后冲茶饮用。有健胃益肾之功效。(6)、菊茶:茶叶2克、’干菊花2克,用水冲泡,每日饭后饮用。可降热解毒、清肝明目、镇咳止痛和降脂防衰老。(7)、奶茶:茶叶2克、牛奶半杯、白糖10克,牛奶和白糖加半杯水煮沸,再放茶叶冲泡,每日饭后饮服。有消肥健胃、化食除胀和提神明目的功效。(8)、柿茶:茶叶3克、柿饼3个,冰糖5克,将柿饼加冰糖煮烂后冲茶饮服。可理气化痰、益脾健胃,肺结核患者饮用最宜。(9)、粥茶:茶叶6克、大米100克,将茶叶用开水冲泡滤出茶叶加米煮成粥饮用可和胃消积。治疗胃腹胀闷、消化不良等症。(10)、盐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服,每日 4-6次。可消炎、化痰降水。适于感冒咳嗽、火眼牙痛症。
古方养生茶
(1)、古方谓菘茶:传承古老茶疗养生之精髓,采用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山楂和麦芽的绝佳搭配可帮助肠胃消化积食,甘草配伍多种天然草本秘方能缓解胃酸过多及多种胃部不适等症状。养胃引古法,常饮谓崧茶。(2)、古方茶:茶取自天然草本,注册专利配方。在安全减肥、健康减肥的同时,能在短时间内调节人体机能,帮助人体将自身代谢状态调整到健康靓丽的科学状态。荷叶有降血脂作用,麦芽针对小肚腩效果显著,薏苡仁有有利尿、消水肿的作用,。适用于单纯性肥胖、局部肥胖、产后肥胖等(3)、古方甘贝草茶:甘贝草茶传承古老茶疗养生之精髓,采用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罗汉果被人们誉为“神仙果”,果实营养价值很高,有补中气、清肺热之功效。紫苏籽能散表寒,桔红对于风寒咳嗽,支气管炎,咽炎等均有好的疗效。(4)、古方甘之露饮茶:传承古老茶疗养生之精髓,采用各种天然草本为主要原料精配而成。胖大海、青果、罗汉果、湖北海棠等天然药食同源草本植物成分,具有清热、滋肺、生津、利咽、理气、化痰之效,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咽部不适有很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适用于咽干、咽痒、咳嗽痰多、恶心干呕、异物感、声音嘶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