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分不清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分享内行人的秘诀,成功率100%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正如最近听到,关于白茶的一个说法,简直离谱、荒谬。
其言:“这是一枚白牡丹,摘下它的叶片,这就是寿眉,剩下的芽头,便是白毫银针。”
只想问一句,这么胡说八道,白茶答应吗?
就最直接的国标而言,银针、白牡丹、寿眉,三者的采摘标准并不相同。
白毫银针,以单芽为原料。
这“单芽”虽然指的是只有芽头没有叶片,但也不能忽视在芽头旁守护银针的小叶壳。
小叶壳因不是舒展的状态,所以不属于叶片。
而芽头与小叶壳,组成了“一旗一枪”,这才是白毫银针的标准外形。
白牡丹,以一芽一、二叶为原料。
芽头饱满肥壮,叶片娇嫩细窄,茶梗短且嫩。
寿眉,一般采摘一芽三、四叶。
虽然叶片较多,但不代表寿眉没有芽头,只不过芽头秀长,容易被数量多的叶片掩盖而已。
《2》
先说打头阵的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第一批采摘的选手,一旗一枪是它的标准外形。
枪,就是肥壮、满满存在感的芽头。
旗,便是在芽头旁忠心耿耿的骑士,小叶壳,有时也称为小鱼叶。
模样娇俏十足,从植物形态的区别来看,尚未舒展的叶壳,的确不是叶片。
这么一看,难道上面那个荒谬的说法还有道理?
当然不能,这完全是偷换概念。
白毫银针没有叶片是对的,但只有芽头肯定是错的。
只有芽头的“白毫银针”,完全不符合标准,压根不是一款合格的茶叶。
并且,茶树积蓄了一个冬天的能量,大部分都被银针保留,其内质丰厚不用多言。
芽头上的白毫密密麻麻,让银针看起来银光闪闪,神采奕奕。
拿一颗在手中掂一掂,重量还不轻,剥开芽头,可以发现内部结构像笋。
是一层包裹着一层,所以摸起来才会感觉厚实,这也是高山银针该有的风范。
若一款银针只有孤零零的芽头,不经让人联想到牡丹王。
这是一场偷梁换柱的把戏。
白毫银针是白茶中的佼佼者,顶级茶叶的身价自然高昂,牡丹王价格虽也不低,但与银针总归是有些差距。
牡丹王是紧跟在白毫银针之后采摘的茶叶,模样与白毫银针较为相似。
这便让某些茶掌柜萌生了狸猫换太子的意图。
给牡丹王抽针,就是将多余的叶片摘去,仅留下与银针神似的芽头,最后打着银针的旗号高价贩卖。
就像数学上的说法,无限接近于0,就算再怎么神似,假的就是假的,茶友们购买时定要擦亮眼睛。
《3》
白牡丹是白茶的其中一个品类。
有四个等级,分别是特级白牡丹、一级白牡丹、二级白牡丹、三级白牡丹。
也是白茶中等级分类最多的茶叶。
等级不同,其展现的外形、姿态也有区别。
等级越高,白牡丹的芽头便越饱满,这才有了上面“真假银针”。
反之,等级越低,白牡丹的芽头越小,叶片慢慢跟着舒展、宽阔,白毫也不再那么浓密。
国标中,对白牡丹的滋味评价是“清甜醇爽,毫味足”。
与白毫银针的“清鲜醇爽,毫味足”仅仅一字之差,从鲜变成了甜。
鲜,不太好理解,而清甜,是能被大多人体会到的美好感受。
像白毫银针,时常被茶友批评,说其滋味太淡,喝起来没感觉。
白牡丹,就少了这种烦恼,滋味香气更加“亲民”,易喝懂。
最重要的是白牡丹的“兼美”特质。
特级白牡丹,极大程度地继承了白毫银针的鲜爽,芽头也饱满得神似。
三级白牡丹,与春寿眉的采摘期衔接,两者在风味上也有所相似。
花香馥郁,与寿眉相比,更为内敛、雅致。
汲取白毫银针、寿眉的特质,形成了独属于白牡丹的韵味。
这款以花为名的白茶,是独立的存在。
白牡丹就是白牡丹,摘下的叶片,成不了寿眉,剩下的芽头,也不是银针。
《4》
说白牡丹的叶片就是寿眉,国标可不答应。
寿眉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的一芽三、四叶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拣剔等工艺制作而成。
寿眉是白毫银针与白牡丹之后,采摘的茶叶。
从产量上,远远多于白毫银针以及白牡丹。
因为在春茶季、秋茶季中,都能看到寿眉的身影。
寿眉被不少茶客嫌弃,因为其“狂野”的外形。
与银针、白牡丹相比,寿眉确实没有那么精致,芽头略显修长,叶片也更为宽阔,还带着较长的茶梗。
但这也成就了寿眉的独特之处,很明显地区别了自己与银针、白牡丹。
如果说银针是被骑士保护着的小王子,白牡丹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那么寿眉就是威风凛凛、驰骋沙场的大将军。
为什么能有人堂而皇之,说白牡丹的叶片可以作寿眉?
除了开头说,寿眉的芽头秀长,经常被叶片掩盖。
还有可能,有些寿眉的芽头,在运输过程中,被藏匿于箱底。
白茶的含水量标准,是在8.5%以下,若是干燥度不合格的白茶,母庸质疑,属于劣质茶之列。
烘干烘透的白茶,茶叶非常干脆,用手一摸,都可能让叶片碎裂。
寿眉的芽头,或许在运输过程中,茶叶间相互摩擦,导致芽头掉落。
造成了寿眉没有芽头的错觉,让人产生了误解。
但这只是小部分情况,无论怎样,都不应该说寿眉只有叶片。
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对寿眉太不公平。
《5》
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
三者共同组成了白茶体系,缺一不可。
白牡丹一分为二,可以拆解出白毫银针和寿眉的说法,太过荒谬。
它们自成一片天地,谁都不能被替代。
白毫银针,作为白茶王者,在茶圈中一直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白牡丹,兼具了银针的鲜爽,寿眉的茶香。
等级丰富,让茶客的选择更多,受众的范围便广了。
高产的寿眉,吸引了许多新茶友的尝试,让白茶为人所知,贡献力量。
物各有形,形各有品,品各有味。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桂花白茶,茉莉白茶,玫瑰白茶,它们和白茶不是同一种茶,别弄混
白茶性寒凉、白茶含糖,你也这样误会过白茶的功效吗?
白茶江湖的华山派剑气之争,新白茶与老白茶,孰优孰劣
无论新白茶,还是老白茶,请问白茶的毫香就是枣香吗?
从台地白茶、荒野白茶、再到生态有机白茶,谁才是白茶的未来?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标签:
上一篇:4个方向,带你看清白牡丹和寿眉的不同,买白茶不再迷茫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