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克白毫银针的滋味太淡,加到7克、10克、15克,会不会浓一些?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一次,去朋友家喝茶。
只见他从柜子里,拿出了一小箱白毫银针,打开后,抓了一把出来。
用克秤一称,大约是7克。
本以为他平时用的盖碗比较大,所以投茶量稍微多一些,倒也正常。
但没想到,他拿出了上次我送来的那只标准盖碗。
它的容量,只有110毫升左右。
老朋友都知道,村姑陈用它泡白茶,投茶量一律是5克。
这是组绝佳的黄金茶水比例,经过我们多年的实验,证明了这是符合大多数人口味的比例。
然而,当问起朋友为什么要投7克,而不是6克或者8克的时候,他告诉我们,是别人告诉他要投7克茶是最好的。
也就是说,这个茶水比例,并非人人都认可。
就比如一些喝茶口味重的人,喝惯了焙火的岩茶、鲜甜的红茶,再来喝鲜爽的白毫银针,或许觉得太寡淡。
因此,5克的投茶量还达不到他心中的预期,必须加到7克才够有茶味。
并且,还把这个适合自己的“标准”,推荐给了身边的朋友。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许许多多人都知道了。
《2》
如今,很多人都了解到称茶的重要性。
若想泡好一杯茶,让其呈现出最佳的状态,投茶量一定要精准。
按照我们的标准来说,一个最为常见的110毫升白瓷盖碗,搭配上5克的白茶,是刚刚好的。
不管是白毫银针、白牡丹还是寿眉,都可以参照这个茶水比例。
当然,有人喜欢投7克,觉得那样更符合自己的口味,倒也没问题。
只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多一分,少一分,泡出来的白茶汤,都不是那个味道了。
现实生活中,大家对白毫银针的投茶量经常存在歧义。
一是因为,白毫银针的体积娇小,110毫升的碗里只投5克,视觉上不够“满”。
二是因为,白毫银针虽然口感清新淡雅,毫香充足,但很多人喝不懂,认为“味寡淡”,想通过增加茶叶来提升茶味。
可是,不管站在哪个角度来说,都不成立。
首先,投茶的时候,不能光用眼睛看。
有些茶友投茶的标准,就是放满一整碗,不论是什么品类的白茶皆如此,从来不称重。
因此,泡出来的白毫银针,往往味道很浓,还带着苦涩感。
到了泡寿眉的时候,则觉得味道太淡,香气弱。
随手抓了一把寿眉投进盖碗,看起来满满当当的,其实分量并没有达到5克。
梗粗叶大,体积蓬松,也就意味着十分占空间。
盖碗看似满了,实际上内部留有不少的缝隙。
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导致寿眉喝起来滋味淡,花香弱。
而白毫银针因为全部是芽头,投足了5克,或许还没到达盖碗的一半。
但无论如何,都不建议再加量了,否则会造成浪费。
人很容易被眼睛欺骗,投茶量到底够不够,还是得靠喝,味道决定一切。
《3》
其次,白毫银针“味寡淡”已经是个老话题了。
尤其是新茶友,从来没喝过白茶,没喝过白毫银针,第一次尝试,通常会觉得淡。
况且,在旧观念里,茶味越浓,味道越重的茶,才好喝。
太轻柔,太清甜的茶,反而会让人觉得没味道,感觉像是在喝白开水。
与此同时,茶圈里还流传着一句话,叫“不苦不涩非好茶”。
但事实上,认为浓酽苦涩才是好茶,往往是因为没喝过真正的好茶。
现在看来,但凡品质好的茶叶,都不再追求浓厚苦涩的滋味,而是讲究香清甘活。
有香有韵,汤水清冽鲜爽,回味悠长。
奈何,这样的茶汤,一般人很难喝懂。
所以,长期喝普通茶的人,第一次喝好茶,容易把清新当寡淡,把苦涩当醇厚。
遇到好的白毫银针,喝不懂毫香,喝不懂鲜爽感,遂将其判定为“滋味淡”。
冲泡的时候,要放到7克甚至更多,力求将茶汤泡得更浓一些。
殊不知,这种做法实在有些浪费。
暂且不说顶级的白毫银针,价格很贵,大家都是省着喝的。
有些茶友还打趣地说,自己平时泡白毫银针是靠数的,就像喝藏红花那样,一次只投几根到玻璃杯里,这样能喝更久。
想要白毫银针达到最好的香气滋味,并非投茶越多越好。
过犹不及,多投了的那些茶叶,会带来过于浓重的口感,反而掩盖了鲜爽感和空灵感。
《4》
除此之外,还存在一种可能。
有些白毫银针,按照我们所推荐的茶水比例来泡,的的确确喝起来很淡。
它的淡,体现在香气薄弱,汤水像是被稀释了一样,很薄,没有厚度。
根本原因在于,内质不足。
品质好的白毫银针,蕴含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为汤水带来稠滑感和醇厚感,因此5克就足够了。
禁不起更多的量了,否则汤水会很苦很涩。
做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一间能容纳50个人的房间,一下子涌进了100个人,是不是大家都会觉得难以承载,呼吸不畅?
人不是越多越好,投茶量也不是越大越好,适度才最好。
反之,品质不好的白毫银针,由于缺乏内质,投茶5克,表现平平。
必须要加到7克,甚至更多,才能勉强泡出5克好茶就能呈现出的香气和滋味。
再举一个例子,有的公司虽然成员少,但各个都是精英,能独挑大梁,而有的公司,人多势众,可业务能力差,比不过前一个公司。
因此,人多力量大也是有前提条件的。
同理,茶多也未必力量大,关键要看品质。
在价格相当的情况下,品质高的白毫银针,按照一天喝一泡的频率,一斤(500克)能喝100天,也就是三个月出头。
品质略差一些的白毫银针,一次要投茶7克,只能喝两个月左右。
很显然,品质高的白毫银针性价比更高。
不过现实中,一分钱一分货,好的银针价格更高,而劣质的银针比较便宜。
换算起来,买后者是妥妥地给自己省钱。
然而,买茶不能只关注价格,更重要的是喝香气,品滋味。
鲜香醇爽,是一泡好银针的标准。
不仅风味好,香气持久,滋味淳和鲜爽,且耐泡度极高,处处都占优势。
反观劣质的白毫银针,或许除了价格低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可以上得了台面的东西了。
《5》
生活中常说,浓缩就是精华。
以前一直有个误区,总觉得什么东西都是越多越好,包括写作。
但写得再多,没有质量,也是白写。
很多人说,质量是在数量的基础上慢慢提升的,量变引起质变。
也就是这句话,把更多人引入了另一个坑——疯狂追求数量。
好的文章,一篇就能爆,无聊的文章,1000篇也没人看。
买茶也是同理,每个人付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最终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多而不精,要么精而不多。
选择买“精”,则优质白茶的投茶量,不多不少,5克刚刚好。
选择买“多”,那只能滋味不够,数量来凑了。
更多关于白茶的知识
常喝白茶的老茶客,整理的投茶量标准,盖碗、玻璃杯、煮茶壶齐了
3克、5克、8克,泡白茶、红茶、岩茶时,如何把握正确的投茶量?
冲泡白茶的3大误区,茶具、泡茶水、泡茶方式,一次性说清楚
沸水冲泡白茶也要分季节?冬天合适沸水泡茶,春夏还是冷泡茶?
十年老茶客总结的泡茶诀窍,盖碗与茶壶,哪个更适合泡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标签:
上一篇:白毫银针入门篇,8个提问率最高的问题,答案一次性集齐,太全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