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新华全媒+丨走进武夷山,来看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奥秘

时间:2023-01-29 18:35:29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一角(无人机照片)。

  作为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岩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岩茶品种众多,“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韵不过大红袍”的说法,表明了武夷山岩茶的独特地位。

  采摘、萎凋、杀青、揉捻、烘干等十余道工序组成了传统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武夷岩茶(大红袍)既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又独具“岩骨花香”的乌龙茶神韵。

  采茶、制茶、斗茶……武夷山的四季因茶而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深深融入当地民众生活之中。武夷山市现有茶园面积近15万亩,年产毛茶2万余吨,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2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左)在指导儿子方舟(中)学习武夷岩茶的焙火技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2月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右)在指导儿子方舟学习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手工摇青”。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2月1日,武夷山市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何世安展示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手工炒青”。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12月1日拍摄的“武夷岩茶第一镇”武夷山市星村镇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性传承人游玉琼(左)在指导儿子方舟学习武夷岩茶的木炭烘焙法(2020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是武夷传统茶俗“民间斗茶赛”现场,外国游客在品尝武夷岩茶(2017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启桐(左一)在斗茶赛上点评茶样(2017年10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茶行业连锁化已成趋势,北岩茶业以7大加盟扶持推进武夷岩茶发展脚步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