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柑普茶,看这篇就够了

时间:2023-01-29 18:58:34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添加赏小轩私人号“hhyy1188”,获取更多文玩资讯

添加轩嫂私人号“ffyy1188”,了解茶道香道

添加翡翠个人号“xs6633”,查看超值翡翠

若问近年来谁是茶叶界的最大黑马,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将这一票投给柑普。16、17,短短两年,柑普之名,传遍大江南北,无论是否业界人事,多多少少都有听说过它,整个茶圈吹起了一阵追捧柑普之风。

柑普茶目前主要流通的两种,一是大红柑,二是小青柑。

简单说区别,就是选料不同,除了这两种外,柑普另外还有胎柑、二红柑等,只是名气稍有不如,暂且不说,下面会有详细介绍。

那柑普究竟有何种魔力,能让无数茶友如此推崇,一遍又一遍刷屏着茶友们的朋友圈,一跃成为茶界新一代“网红”?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若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大家就跟着小轩,一起来看看柑普有何特别之处。

1

柑普的起源

相传,柑普茶是良溪村道光年进士罗天池始创的。

罗天池,清代画家,字六湖,一字洼湖,广东新会人,1805年生于新会棠下镇良溪村,道光六年(1826年)考得进士,被誉为“粤画东四大家”之一。

道光廿七年(1847年),罗天池辞官回乡,别的东西倒没有带多少,倒是他平时喜爱喝普洱,故带了不少普洱茶回乡,想着今后以茶作伴,过过日子。

回乡当年的秋天,罗天池不慎感染上风寒,庆幸并不严重,就没有请大夫,而是独自在书房看书,休养生息。

陈皮自古有理气化痰功效,故罗天池的妻子当时用陈皮煮水给他服用,但看书入神的罗天池并没有发现妻子端上来是陈皮水,以为妻子与往常一样,煮的只是普通沸水,供他泡茶。

于是,罗天池把陈皮水直接倒入茶壶中,待香气飘出后,这才发觉原来倒下的是止咳化痰的陈皮水,而非白开水。

罗天池看着壶中的茶叶,一时间有些纠结,这可是他心爱的茶叶,居然被自己这样糟蹋了,若直接倒掉,未免有些可惜。

在此之前,从没有人尝试过这种冲泡方法,罗天池想了想,最后在好奇和不舍的推动下,决定试一试这陈皮水冲出来的普洱茶究竟是什么味道。

举壶,出汤,罗天池拿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淡淡的陈皮果香与普洱茶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这股味道不仅不觉怪异,反而让人十分舒心,香气直透鼻孔,两颊留香。

罗天池认可了这特别的味道后,又尝试了几杯,越发觉喜欢,不仅如此,几杯下去后,他觉得本来有些干痛的咽喉突然舒畅了不少。

第二天,罗天池特意吩咐妻子煮了一壶陈皮水,供他冲泡普洱茶,一连两天,他明显感觉自己的伤寒得到了改善,咳痰少了许多,原本胸口那股阻塞仿佛被陈皮和普洱洗涤了下去。

至此之后,罗天池每喝普洱时,都喜欢加上一些陈皮泡着一起喝。后来,隔壁的族弟给他送来一些自己种的柑桔,他拿起桔子看了看,心想普洱茶放置的时间越长,越醇厚滑腻好喝,新会柑桔皮也是放置得越长久去痰镇咳疗效越好,如果将这两种结合起来存放,既方便冲泡饮用,也容易储存起来。

于是,罗天池把柑桔皮撕开三瓣,用果皮将普洱茶叶包起来,可是这样虽然易装但茶叶也容易散出来。因此,后来改进了原来的方法,取了一个青黄的柑桔,用刀子将柑桔底部割一小块,把果肉去掉,用普洱茶将空桔皮填充结实,再盖上刚割下来的柑桔皮,把果子恢复成原状,拿出去晒干。

晒干的柑桔皮呈金黄色,既干又脆,散发出淡淡的桔子清香。为了防潮和不压破柑桔皮,他想起了在云南当地人喜欢用绳索把鸡蛋绑起串起来卖的风俗,就找来稻草,把柑桔茶一个个绑成串挂在书房,还送一些给乡里人,并口授手动教乡人制作。

自此之后,柑桔普洱茶的制法逐渐在良溪传开,后渐渐传到鹤山、新会、开平等地,流传至今,这就是柑普茶的起源。

说到底,茶之所以能够受到如此多人的追捧和喜爱,与它的养生功效脱不了关系,喝茶健康一直被人晶晶乐道,柑普茶能够止咳化痰,并且见效快速,不得不说是它广受好评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产地

一说到柑普茶,不管是小青柑,还是大红柑,相信很多时候都会加一个产地前缀:新会

新会小青柑之名可说响彻整个茶圈,为何都说新会小青柑,而非其它产地的小青柑呢?

对于这一问,那就必须说下柑普茶的构成了,简单来说柑普茶就是由普洱加陈皮组成。

而说到陈皮,就不得不提新会这个地方。

我国很多地方都产陈皮,但只有这片土地上出产的才是地道的食疗药材——“新会陈皮”

这句话或许有些夸张,但不能否认,新会出产的陈皮的确与众不同,优于其它产地的陈皮。

《中国药典》对于陈皮定义是:“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而陈皮又可分为普通陈皮广陈皮,广陈皮之中又以新会所产的为地道的食疗药材,大致可从两方面区别:

1、果树的品种:普通陈皮的果皮来源于福橘、大红袍(品种名)、温州蜜柑等;而广东的行柑和茶枝柑的果皮所制的陈皮统称为广陈皮;新会陈皮的果树品种为茶枝柑

2、栽培产地:普通陈皮主要产于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广陈皮主要产于广东新会、四会等地;其中新会陈皮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域范围为北纬22°05′~22°35′,东 经112°46′~113°15′,即江门市新会区现辖下的会城街道办、司前镇、双水镇、古井镇、围垦指挥部等区域所形成的柑果产区

而在新会民间流传,在以能看见熊(ní)子塔的田区所产的陈皮是最好的陈皮,主张以梅江村、天马村、茶坑村、西甲村为核心产区,价格相比临近村落也高出许多

梁启超故居背后的熊(ní)子塔

谭江

一泡好的柑普茶,除了茶叶要好外,柑也要好,皮若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整泡茶的味道,故柑皮对柑普茶至关重要。

明白柑皮的重要性后,就不难理解为何新会柑普之名会如此出众,市场上流通的柑普大都打着“新会小青柑之名”了。

那广东新会这片好山好水之地,究竟是如何蕴养出与众不同的陈皮?

1、新会柑主产区特殊的地理特质

新会地处珠江三角洲银洲湖和潭江的下游,濒临南海。

银洲湖上游的西江水从云贵高原带来了高山的丰富矿物质,谭江水汇集了丘陵平原上的营养,而南面的入海口每当汛期海水倒灌又给这片土壤带来了来自海洋的滋养,由此沉淀千百年来形成冲击平原正是今天新会陈皮的真正原产地所在。

这种土壤所出产的茶枝柑皮薄、油室大,挥发性油和黄酮类含量高,同时又有更为丰富的微量营养组分,风味强浓却不燥烈。

其中黄酮类的橙皮苷是陈皮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抗癌、抗病毒,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抗过敏、降血压方面的功效显著。

图自:南京药学院《 中草药学》

新会“茶枝柑”陈皮的挥发油含量在采样陈皮中为含量最高的。

图自:《陈皮青皮中 种黄酮成分的比较研究 

广东陈皮各项含量均高于其它地区的含量,部分物质甚至多于其它地区近10倍。

2、新会茶枝柑特殊的种植方式—水田种植

新会陈皮普洱所用的柑皮来自名为“茶枝柑”的果树,这种“茶枝柑”在新会有着特殊的种植方式——“水田”。

柑果园里每隔2-3行便会有一条水渠,整个园子沟渠交错,并与灌溉的沟渠互通连接银洲湖水。这种栽培方式不但能保证茶枝柑充足的水分供养,更能形成土壤营养成分的不断更新与补充。

3、不同生长周期的柑普茶特色各异,并非所有的柑普茶都能叫“陈皮普洱”

传统新会陈皮的制作时间在10月—12月,以青色果皮晒干制成的叫“青皮”,作用是入药;

从11月中旬开始,柑果逐渐转红,一直到12月下旬冬至为止,取成熟果实晒干制成“陈皮”,这种“陈皮”需要经过3年以上的陈放和反复晒干,方算成品。

成熟果皮所制成的陈皮性质温和,风味香甜,被广泛用于菜品调味、煲汤,在药理上的作用是消食解腻,调理肠胃,更是祛湿消痰的良方,在南方湿气重的地方使用较为广泛。

随着新会陈皮普洱在市场的迅速蹿红,为了搏得消费者的眼球,围绕新会陈皮的衍生品也横空出世,如果对柑普茶不是太了解的朋友,最好先别急着选择,而是查阅相关知识后,再去考虑,因为不同的柑普,味道和功效上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大家跟着小轩,一起了解如今市场上常见的各种柑普,到底有多少种,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

3

常见品种

柑普一般分为青皮普洱、大红皮普洱和二红皮普洱,这是根据制茶时采用的新会柑种来区分的。新会柑作为广东著名特产,皮肉兼用、药食同源,因其品质独特,早在明清就风行各地,并被列为“贡品”。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胎柑、柑仔(小青柑、迷你柑)、青柑、二红柑和大红柑。

 / 柑胎 / 

柑胎在中药上是一味药引子,每年的4-5月是果树的天然落果期,少数果农会将这些小果子捡起来晒干,卖给前来的药材收购商。大约从2015年开始,随着进新会的茶商越来越多,物尽其用,柑胎也逐渐以饮品的身份出现在商店里,颗粒越小价格越贵

优点:新奇,有一定药用价值

缺点:饮用方式及饮用量建议遵循医嘱,切忌过度

 / 小青柑 / 

小青柑出现在2014年,小青柑的最大优势就是“早产”。7月中旬就可以采摘了,一直延续到9月份,很多商家往往会借助小青柑“早产”的特点提前占领柑普茶的消费市场,是今年市场上红极一时的产品,因为小青柑制作时花费的人工很大,价格也比正常的陈皮普洱高出很多

优点:个头小,上市早,携带方便,通常一颗就是一泡,新颖可爱

缺点:果实成熟度太低,含糖量低,性质酸涩,成分及长期功效未被检验,老人小孩及孕妇禁用;

而火遍茶圈的小青柑就是选用尚未成熟的柑橘与云南普洱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茶。

比乒乓球还小一些的小青柑,通常采摘于初秋至立秋期间(约7~9月),这时的果皮尚未成熟,外皮还是青的,油室点微凹且密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味辛气香。

相比用“成年”大红柑制作的陈皮柑普茶来说,小青柑更多了一份果的辛香,在口感上更加清爽甘醇。而且因为小青柑采摘时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的苦涩感,这也使得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存放,与熟普的融合效果也会更佳,后期的转化效果极佳。

可以说,小青柑口感脱离普洱熟茶更多,对于很多不适应普洱熟茶味道的朋友来说,小青柑在口感上更加容易被接受。

 / 青柑 /

青柑,指果实的大小进入稳定期,颜色青色尚未转黄的茶枝柑。这个时期所收的柑皮称之为青皮,制作时间大约在每年的10月至11月。青皮在中药中单独为一味药,相对于陈皮(成熟的果皮)来说,青皮的挥发性油和黄酮类物质含量高,药性更烈。

优点:药用成分含量高,可疏肝理气,缓解疲劳。耐存储

缺点:未成熟果实药性比较强,若长期饮用容易气虚,建议可与人参等补气的产品搭配调饮

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薄,泡水时更耐泡,味辛气香,给人以清新之感。

此时橙皮甙[dài]含量较高,多糖的含量较低,油室则较小而并不十分饱满,果皮青绿色,陈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耐贮。

以中医的角度来说,青皮的导滞作用更强,但导滞容易消气,所以适宜陈放后饮用或与补气物质同时进补。

《本草经疏》有记载: “青皮,性最酷烈,削坚破滞是其所长,然误服之,立损人正气,为害不浅。凡欲施用,必与人参、术、芍药等补脾药同用,庶免遗患,必不可单行也。”

细品青柑普洱会发现,其滋味略有水汽,生津无回甘,风格清新,青柑味重,甚至有些会遮掩住普洱茶的味道。

 / 二红柑、大红柑 / 

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黄色至棕黄褐,皮质稍厚带硬,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

大红柑指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暖入心脾。

优点:果糖含量较高,口感较为鲜甜,果皮成熟后,刺激性降低,内含物质更加温和,能调理肠胃,消食美容,缓解血管压力

缺点:上市时间晚,从11月初到11月中旬期间,青色的柑果开始转黄;而大红柑制作时间是从重阳到冬至(即11月中旬到12月底)

细品大红柑会发现:陈皮香浓郁,可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茶味也比青柑甜;同时有一定润感,相对青柑有一些厚度。而且普洱跟陈皮结合得很好,喝起来让人感觉很舒服。

传统以大红柑制成的柑普最为常见,但随着各大茶企的推广,以小青柑为主的柑普产品,因为在香气、方便性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成为市场上很受欢迎的品种。

由左到右:小青柑、青柑、二红柑、大红柑

与此同时,柑普还有茶饼、金丝单泡装等形态,主要采用大红柑制成,因不同的特点都有各自的追捧者。

4

制作过程

秋季,在北方一片严寒时,广东新会这里依然是旭日暖阳,田地间果园里依然炎热,但这就是柑果的采摘佳期。

在田间地头,每一筐果都必须严格把关挑拣。

挑拣过后的一筐筐柑果,非常诱惑人吧?每一步行走下来,都乐在其中,是真快乐,虽累浑不觉。

这是挑拣出来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柑果。

运回厂里,然后清洗果。

翻滚吧桔子,哈哈。

清洗过后的柑果,开始“开果”。这是开果工具,很轻巧,但很实用便利。

轻按再提起,开口圆整。

开口过的柑果,转入下一个工人流程:“去肉”。用专用手钳类似工具把果肉掏空。

茶友们关心最多的问题就是:“果肉呢?”

果肉有工厂在用来做酒,还有工厂专门再取果肉中的果核提炼药材。更多的柑果肉功用,期待更多的人来发现利用吧。

小轩觉得此时,柑果内心一定很无辜的表示:感觉身体都被掏空了!

哈哈,既然被掏空了,那就赶快用普洱补起来。

掏空过的柑果皮,再次认真清洗。

再次清洗后,再逐个排在水筛上控水晾晒。

柑果壳开始晾晒,部分晒果皮再装茶,再直至生晒干,存放三年以上,这样的生晒柑普茶才更好喝。

生晒柑普茶,根本没量,主要看天气,一般至少要晒一周左右,还要最好是北风。南方海水湿度大,晒干需要时间更长,不然就要霉掉。

市场上,很多商家所谓的生晒柑普茶,不过是边晒边根据天气再烘晒结合而已,这样量就可以出来了。

每日守着,天气好早上开始晒,太阳落下,再收起,如此繁复一周以上。没有量,又靠天做茶,还要存放三年以上。

另一种方式,取出果肉清洗果壳,晾晒之后,再装茶,低温长烘,慢慢烘干,这是新会制作柑普茶的通用做法。

关键就在于看谁家技术成熟、做出来的柑普更好了。

大红柑果壳如此美丽,每一个都想要拿起嗅闻,清新自然,甜香,油润,光泽。初恋味道...

晾晒之后的柑果整齐排好,开始装茶。

工人们半年时间(从7月小青柑一直忙到1月份或过年前)都在装茶,他们见证了太多不同的茶,倒出来什么样子,虽然不懂茶,但他们很清楚知道“好坏”、干净有无杂质如何、闻味道如何。

装紧实熟普茶,这批熟普,宫廷级为主,大芽头,三年存放。

再放入开口处的柑果盖。

接下来就是干燥阶段了。分不同的工艺,生晒和低温长烘。

经过生晒或是低温长烘之后,再用棉纸吹膜包装好就可以出售了!

柑普的制作步骤,说起来其实并不复杂,就是:摘果、洗果、干燥、切帽、取肉、晾晒、入茶、干燥。

看似简单的过程,最后的晾晒指干燥却是决定柑普成品品质的关键,柑普的干燥方式可以分为烘焙型天然生晒型,两者的区别在于装入茶叶后让柑普干透的方法。

烘焙型是采用电热鼓风茶叶烘焙机在不同温度工艺下将其烘干;而天然生晒型则是利用太阳光和北风天然风干,两种方法制作各有自己的特点。

烘焙型的柑普,经过变温的处理,成品颜色显红棕色,柑皮表面的油室光亮明显,大大提升了茶叶及柑皮的香味及其融合程度,使柑普呈现甘香醇厚的特点,陈年更佳。

天然生晒型的柑普,经过日光的洗礼,成品当年颜色呈鲜果色,也洋溢着新鲜柑果的果香气息,当年出品的生晒柑普味道较新不适于冲泡,陈放数年后,其陈香的味道便层出不穷,与普洱茶的醇厚互相穿越,成为柑普之中的收藏级珍品。

5

功效

对于茶友来说,普洱的功效早已十分清楚,而有着“千年人参,百年陈皮”之称的新会柑,在药用上有着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柑普,集合了新会柑皮与云南普洱两者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新会陈皮“理气”的功效,具有健脾养胃、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作用。

陈年熟普对人体有"三通一平"的作用:即通气道、通血道、通谷道,平体内机理。

柑普茶兼具二者的功效,创造出丰富的品饮口感,发挥出更多的保健功效,如化痰、止咳、祛风、健脾养胃、降脂减肥、养颜美容以及抗动脉硬化、抗衰老和醒酒等功效作用。它们的结合,浑然天成,口感一绝。

柑普作为一种既能彰显生活品味,又具有很好的养生作用的饮品,适合大众饮用。

经常抽烟但长期喝茶的人比只抽烟不喝茶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要小很多,但有的茶性寒凉,不适合肠胃不好的抽烟者,而新会柑普茶既能暖胃,又能预防癌症,非常适合抽烟者饮用。对于经常用电脑的人来说,新会柑中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P,普洱茶中富含茶多酚、微量元素等,两者结合能够有效地防辐射、抗衰老。

另外,柑普尤其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饮用,普洱熟茶暖胃,新会柑健脾理气,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喝茶是个长期的过程,肠胃不好建议在饭后半小时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后,肠胃的不适状况将有所改善,而且如果食肉太多,也可以及时多喝几杯柑普,能帮助消化、消除油腻,缓解肠胃不适感。

6

冲泡方法

有很多茶友在拿到小青柑后,都会纠结是该保持完整,还是该一把捏碎?

在讨论哪种冲泡方法更适合之前,首先要先知晓一个原理:

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速度是比较快的,一般来说前三泡就浸出了大部分的可浸出物质,而柑皮的内含物质(包括挥发油、陈皮黄酮等)浸出较慢,前几泡滋味较淡,三泡之后还有大量的物质没释放出来,在新会很多人说一块柑皮可以泡一整天。

明白了这个原理,你就不难做出选择了,可根据自己对滋味的偏好来决定泡法!

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保持小青柑的完整性,而且操作简单。最重要的是,普洱茶因为包裹在柑皮里面,浸出较慢,正好可以做到与柑皮的出味速度接近,实现两者滋味的协调一致。

醒茶的时候,可以时间稍微长一点。再接下去冲泡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闷泡时间。当然,如果你着急,那也可以在注水的时候,让开水正对着开口的地方,往茶叶上面冲水,这样茶叶的出味速度可以增加很多。

这个方法冲泡之后,柑形完整性比较好,观赏性比较高。

把用棉纸包裹的小青柑整颗捏碎,再加沸水冲泡,茶叶与陈皮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灵活调整。

由于陈皮坚硬,难以捏碎,所以此法适合豪情冲天、大力士的茶友。只是,由于普洱茶溶出速度较快,耐泡度降低,且陈皮溶出物质较慢,皮香较淡,口感平衡不足。

会出现一种情况:茶的滋味变淡了,柑皮的滋味才逐渐出来,二者的滋味不同步,没法实现融合。

方法是在包装未拆解的时候,拿小青柑在桌面轻敲下,让柑皮表面产生裂痕,力度自由把握,裂缝越多,出味越快。

这个方法,能很好的解决出味满的问题。在泡茶之前,简单的用茶针挖几个小孔,这也是很有趣的事。比如:挖个北斗七星图?挖个满月星空?

如图所示以茶刀在青柑仔四周及柑底部钻以九孔,孔径大小以不漏碎茶为宜。这样泡出来的小青柑,口感清甜适度,而且极为耐泡,既无碎茶漏出,又可防止溶出速度过快。茶刀建议选用锥形刀尖,用力要控制适度以防伤手。

取一颗小青柑,整颗放入盖碗。

开始冲泡时,从柑皮外注水。也就是把热水水柱冲在小青柑皮上,这样冲出来的茶,茶汤黄亮,清香自然,滋味青甜。

因为熟普需要水流漫过整颗小青柑才会慢慢散出滋味,因此茶味淡、汤色淡,但青柑的香气浓。

到三、四泡时,从柑皮与熟普的连接处注水。水柱同时击打柑皮和熟普,因此茶汤在过程中相互交融,很是奇妙,当整个盖碗的水流注满时,茶汤会变成酒红色,很是明艳,这样冲出来的茶汤口感融合性最佳,耐泡程度也适中。

到后段小青柑滋味变淡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水柱直冲熟普中心,这样冲出来的茶,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相对来说浓度较高,刺激性强,而且耐泡度会降低,因此刚开始接触品饮的茶友会觉得味太浓。

用这三种注水方式,便可以调整茶汤的浓淡,保持柑普茶滋味的协调,如此泡茶,才能真正展现小青柑香甜可口的品质特征。

把小青柑扣成你喜欢的形象,此法等同于方法四,唯一不同的是,这方法能实现最佳的愉悦心情。看看不喝好像也很好?

7

储存

小青柑采摘时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的苦涩感,这也使得它需要更多的时间存放,与熟普的融合效果也会更佳,后期的转化效果极佳。

那么小青柑应该如何去存放呢?

一般来说,我们聊到茶的保存问题时,都会说到三个至关要素:防潮、防虫、防异味。

只要做好了这关键的三要素,茶基本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小青柑需要密封保存

密封保存,很多人会以为必须是真空状态,其实不是的。我们在茶类中说的密封保存,主要是把茶存放在不直接暴露在空气下的袋子或罐子里,并且尽量减少袋子或罐子中的空气这一状态。

存茶,还是需要有少量氧气和茶叶中的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的,让茶叶口感变得醇厚。所以,我们通常才会说,密封存茶的首要关键是防潮,而非一定真空。小青柑也是如此。

小青柑的柑果表皮含有丰富的油性物质,密封保存的时候,柑皮和普洱茶两者中的内涵物质才会更加融合,这样才能更好的保留小青柑的风味。

因为青柑或者普洱吸入潮气或者其他味道,会让自身的味道发生变化,因此,需存放在具有通风、干燥的洁净环境中。长久收藏,就把完好的小青柑茶放入密封的陶瓷罐、玻璃罐或者铁罐中即可,若是发现柑皮发软,只需放在太阳底下翻晒一两次就好!

最后再强调一次,注意存放地点。

1.远离湿度大、温度高的地方,比如浴室旁;

2.远离有杂味、油烟的地方,比如厨房;

3.无需放入冰箱内存放。

做好一款茶必须要有信念,要拿得出时间来等待,因为时间能给一件东西带来的价值是无可替代的,一如它赋予每个人的命运,那是一种浓度,一种机会,一种价值存在。

如今2018,陈皮与普洱,越陈越香,柑普茶流行至今,经过数年的转化,口感更温润了,所以……你不打算尝尝吗?

天马老树原枝柑,228元/罐

(新会天马,生晒,一斤/罐)

梅江老树原枝柑,228元/罐

(新会梅江,生晒,一斤/罐)

东甲原枝柑,155元/盒

(新会东甲,晒香型,25个/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柑普茶和桔普茶到底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