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营销怎么「以小见大」?
作者 | 007(营销界007主笔)
来源 | 营销界007(ID:yingxiaojie978)
小罐茶又搞「小动作」了。
近期,在春茶上市之际,小罐茶邀请媒体和茶行业代表共赴安徽黄山,参与一场为期两天的「小罐茶春茶360°探秘之旅」。
一方面,通过展示茶叶标准化生产的全过程,可以强化小罐茶的产品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之后上市的春茶提前造势。
可想而知,这又是小罐茶的一次精心营销。
那么,借着这次「春风」,让我们来复盘一下小罐茶的营销门道,以小见大。
01标准化的新茶品
焕然一新的产品力
对于小罐茶,营销的思考已经体现在产品的点滴之中。
其一,产品质量。
营销的基础在于产品品质。如果品质不过关,营销就只是空中楼阁,即使一时得到大量关注,也注定无法长久。
小罐茶的品质保障,来自于标准化。
首先是原料标准,茶叶大师和小罐茶会共同提出采摘嫩度、品种等标准要求,保证茶叶原料的高品质。
其次是制茶环节,大师会提出工艺参数、要求,这些标准会融入现代化制茶流水线,从而帮助标准化生产。
要知道,小罐茶只用茶树最精华的嫩芽,而从原料到干茶,还需要炒茶、烘茶、除杂等多道工序,四五斤嫩芽才能制成一斤干茶。在此基础上,小罐茶还需精挑细选。
总体上,平均需要七八斤鲜叶,才能产出一斤符合小罐茶标准的干茶。
精雕细琢,不过如此。
其二,精美包装。
小罐茶在包装上可谓是亮点十足。
它走的是简约、低奢的设计方向,和传统的包装有明显的差异,能够更加吸引年轻一代的消费人群。
有一点可以说明小罐茶在包装上的用心。
此前,小罐茶找来了日本设计大师,在历经数稿后才确定了铝合金小罐的包装,并且配以极致的撕膜体验和充氮等设计。
这种精心设计的包装,还帮助重新定义了喝茶方式。
传统的喝茶方式,需要消费者自己取茶叶。
一方面,不懂茶的人对于拿多少茶叶会有困惑;另一方面,即使是懂茶的人,也会因为取的量不同,而导致茶的口味不同。
小罐茶包装的「一罐一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对于喜欢喝茶,但是不太了解茶叶的人群,可谓是精确击中了痛点。
02茶界大师代言背后
是权威的影响力
为了树立品牌,小罐茶不惜花重金请了八大名茶的非遗继承人做代言人。
在这背后,其实有着关于权威的心理学原理。
根据心理学畅销书《影响力》,人们对权威会有较强的信任倾向,甚至于,在权威提出不合理要求的时候,大多数人也会违背直觉和本意,选择听从权威。
这一点,正好为商家所利用。
比如,在高露洁牙膏的广告中,经常让牙科医学的权威来说明牙膏的功效。
有趣的是,研究表明,即便我们知道广告中的所谓权威只是演员,潜意识也会受影响,从而做出购买行为。
说回小罐茶,其代言人的威力不可谓不大。
首先,这八位茶界大师都是货真价实的,分别代表着八种传统名茶,是经过认定的非遗继承人。
比如谢四十,既是黄山毛峰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也是老谢家茶第四十九代传人。
其次,这些大师不仅仅作为代言人,还实实在在地参与到小罐茶的生产当中。
在小罐茶春茶探秘之旅中,谢四十大师就示范了人工炒茶,也参与了确定生产参数,监制生产流程等工作。
实际上,小罐茶请代言人的能耐,来自创始人杜国楹。
在这位营销牛人的创业史中,请代言人这一招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做背背佳时,他找来当时国内最红的「青春美少女组合」;推广好记星,让外国友人「大山」成了形象代言人;为推销商务平板E人E本,找到冯小刚和葛优做代言;发布8848钛金手机时,还请了王石做代言人。
能将这一营销招式,用得如此炉火纯青,或许只有杜国楹了。
03高逼格门店
打造客户极致体验
小罐茶的实体门店,是由苹果的御用设计师参与设计的,采用了苹果的极简风格,简单又不失大气,体现出了品牌的高端逼格。
笔者曾在商业卖场见过小罐茶的门店,远远就能看到排列着许多茶罐的竖排展柜,颜色鲜明高雅,具有很高的辨识度。
此外,小罐茶的门店会从味觉、触觉、视觉、嗅觉等多个维度,给消费者一种「沉浸式感受」,进而保证了客户的消费体验。
这些线下门店,也是小罐茶营销体系的重要一环。
对于消费者而言,对品牌的感知来自许多方面,既有产品本身,也有价格因素,还包括了购买过程的体验。
一个精美的门店,加上周到的服务,可以让消费者心情愉悦,即便不买产品,也会对品牌留下好印象。
简而言之,门店正是品牌最强有力的实体表达。
在这方面,苹果是一个绝佳例子。
乔布斯喜欢控制任何事情,尤其是关系到顾客体验的事。但是,曾经他也无法控制在商店里购买苹果产品的体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乔布斯力排众议,决定要建立一系列以「少」为特色的商店,简约、通透,给人们提供很多试用产品的位置。
这一决策,让苹果线下门店成为众多商业中心的地标,也进一步引爆了苹果产品的销量。
04结语
杜国楹过去的创业史,让他成为了中国最成功的营销人之一。
然而,由于产品的质量和定位问题,他也频频被质疑收「智商税」。
到了小罐茶这一站,相信杜国楹不想再做「短线产品」了——创立小罐茶之前,他曾花了4年时间潜心研究茶行业。
对于小罐茶,他说过:
「说到底,好的产品才是前提,营销只能是术,好产品的放大器,为产品服务。」
正是如此,只有把产品做到极致,小罐茶的营销才能继续出彩。
原创不易,请按规则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标签:
上一篇:争议“网红”小罐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