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觉醒年代》中的原型人物,有人一直是伟人,有人半途成了废人

时间:2023-01-29 23:05:40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觉醒年代》终于上热搜了。

这样的好剧被人看到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

这一时期有很多大人物登场,他们是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毛教员 伍豪 陈延年 陈乔年 赵世炎等。

他们中有人虽有一些过失,但从不辱伟人之名,有人半途而废,成了名副其实的废人,他们的后来究竟怎样?

陈独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陈独秀有功有过,关于他的一生应当以客观评价,而非一味地赞与贬。

《觉醒年代》中讲出了陈独秀做的几件大事。

这些大事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足以名留青史,而陈独秀却集于一身,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出现“秀”这个梗的原因。

从日本回来后,陈独秀着手创办《新青年》,传播民主与科学,也就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就此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大幕。

这一运动对四万万同胞认识旧社会的腐朽没落,意识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以及将文化向无产阶级普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后受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担任北大文学科长,与蔡元培一起励志图新,革新北大的不良之风,创新北大的思潮与教育。

在此期间,丧权辱国的巴黎和会传来,陈独秀引领学生爱国、救国,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五四运动,使得国家主权得以完整。

这场运动不仅仅体现在学生方面,工人、商人、农民全都站起来保家卫国,而陈独秀则是背后的总司令。

五四运动成果显著,陈独秀与蔡元培告别,专心于救存亡绝续的中国。

在马克思主义的熏陶与共产国际的领导下,陈独秀成了早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担任总书记。

这就是《觉醒年代》中关于陈独秀前半生的全部事迹,后半生的陈独秀命途多舛。

1927年是陈独秀生涯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再也没有进入到历史舞台的中央。

这一年,常凯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迫害共产党人,陈独秀等人领导工人武装予以反击,但最终因陈独秀的失职导致大革命失败。

后陈独秀离开了中共中央,1929年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被开除党籍,之后被国民政府逮捕,囚禁于南京。

陈独秀入狱后,多位社会名流以及国际大咖为他保释,如宋庆龄、蔡元培、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人,但常凯申不为所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独秀出狱。

出狱后的他长期居住在四川江津,以教书为生,日子过得比较清贫,对自己的思想与主义进行了反思。

他的身体也在这一阶段有了问题,在医院就医时,因没钱交费被赶出医院,伍豪总理曾多次来看他,请他回延安但都被他拒绝。

1942年,陈独秀在疾病和贫穷中逝世,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

陈独秀曾为了躲避各方的追捕,藏在一艘船上,对友人倾诉到:

“中国的问题是中国人了解还是外国人了解?是我懂中国革命还是斯大林懂中国革命?

要研究中国问题,为什么不能在中国研究?而要让我去莫斯科研究?中国革命还是要中国人来领导。”

他的这番话在当时来看过于超前,直到若干年后在一个叫做遵义的小城才被验证实属真理。

由此可见,陈独秀反对的并不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路线,而是外人领导中国人的错误认知。

李大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觉醒年代》的时间跨度是1915年到1921年,但未曾料到六年后的1927年,李大钊便壮烈牺牲。

早年间的李大钊在日本留学,受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的鼓舞,毅然辞学返回国内参与新文化运动。

刚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局限性较大,因为那时的中国识文断字的人很少,大多数都是为了温饱问题终日劳作的贫苦人民。

李大钊较早意识到这一点,他深入工人与农民之中,为他们教授知识、传播思想,着手创办夜校,举行演讲,让文化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

后在陈独秀的推荐下进入北大,任职图书馆主任。

期间,毛教员经杨昌济引荐来到北大,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一职,李大钊对他的影响深远,时常一起探讨交流。

五四运动爆发后,李大钊积极参与领导,不畏惧强权,为国家洒热血,为人民舍身躯,誓死抵制巴黎和约的签订。

经过一系列的斗争,李大钊更加坚定他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适用于中国,也可以救中国。

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不辞辛苦地向大众阐述马克思主义,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武装革命,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之一。

此外,为了结束军阀割据的局面,李大钊积极斡旋,说服冯玉祥等人发动北伐,促进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使得中国大陆得以统一领导。

然而正是因为他对军阀的精准打击,触动了卖国求荣的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利益,于1927年将李大钊同志杀害。

胡适——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觉醒年代》中的胡适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就成了博士和北大的教授,并且在新文化运动中竭力推广白话文。

除此之外,现实中的胡适并不像剧中演的那般,导演对胡适进行了美化,其实他做的那些事令人不齿。

日本侵占东三省后,他曾致电并建议常凯申:“要求国民政府彻底放弃东北三省,承认伪满洲国,让东北老百姓被日本殖民50年以谋和平,继续专心剿匪”。

在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用马克思主义寻找救国之道时,他却提出所谓的“五毒害中国”,认为中国当时的现状是由贫穷、迂腐等造成的,不该革命。

与周佛海等人成立低调俱乐部反对抗日,认为只有投降日本,慢慢寻道路才可救中国,后来这个俱乐部的很多人都成了卖国贼。

出任驻美大使期间,他并没有为国谋取一点利益,反而为自己的荣誉奔波,积极宣讲自己的思想,借此换来了十多个名誉博士,这时的他才算真正的博士。

到了台湾后,他依旧不改其作风,将见风使陀,谁强就帮谁的秉性诠释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伍豪总理一直以来都是和善待人,从不与人争执。

可是面对胡适的所作所为,就连我们敬爱的总理都忍不住说到:“胡适的骨头是软的。”

鲁迅也曾这样评价过胡适: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地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忆刘半农》)”

鲁迅先生的意思很明了。

陈独秀是心胸坦荡、开诚布公的君子,可以深交;胡适是虚伪至极、阴险狡诈的小人,当避而远之。

青年毛教员、青年伍豪、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青天。

这些年轻人,他们才是真正的青春之少年,也最能代表青春之中国,他们的前赴后继让中国雄于地球。

他们的青春生活,有峥嵘岁月,一起忆往昔;有风华正茂,可以挥斥方遒;有书生意气,共同指点江山;有谁主沉浮,为中华谋出路。

《觉醒年代》中,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寻求救国之道,只是陈延年、陈乔年、赵世炎等人却英年早逝。

他们的牺牲都因叛徒出卖,尤其是陈延年,使他被害的人就是他当年无比崇拜的无政府主义者吴伯伯吴稚晖。

他们牺牲时都不满30岁,陈延年29岁被乱刀砍死,陈乔年26岁被枪杀,赵世炎26岁被砍头。

他们在法国留学时,曾一起发起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这一事迹被拍成了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他们用生命开创了盛世,他们用生命践行了“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民国清流 签名版套装4册汪兆骞胡适蔡元培李大钊周作人天猫¥128.00去购买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1972,63军副军长枪杀政委妻子真相揭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