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为何天生产好茶?
快速关注↑↑2015年度“江西十佳政务微信”
自古,上饶茗香飘四海,茶谊达五洲。因为上饶天生产好茶。
上饶为何天生产好茶?
北纬28°地带是中国优质茶生长纬度带。上饶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北纬28°正好是上饶的纬度中间线上。
北纬28°的上饶山水,为“两山一江一湖”。北、东、南,三面环山。武夷山,东北——西南走;怀玉山·大鄣山·莲花山,东南——西北走。中间,一条信江向西直奔鄱阳湖,莲花山就在鄱阳湖东北岸,海拔仍有 745.5 米。
古人用“一水西来,千丈晴虹,百里翠屏”来形容上饶地理。东北——西南走的武夷山与东南——西北走的怀玉山·大鄣山·莲花山在信江两岸连绵起伏逶迤延伸;山之间,溪涧纵横,雨润风湿。这样的山水焉能不产茶、不产好茶?
桐木关峡谷的野生茶
桐木关位于华东第一峰黄岗山与华东第二峰独竖尖之间,南坡是福建武夷山市界,北坡是江西铅山界,是古代中原入闽八大关之一。古时关之北坡下有山民种植了大片桐子树,榨桐子油,因而得名。桐木关下有一条流入信江的河流叫桐木江,长82公里。桐木江两岸,北武夷诸峰逶迤连绵自信江南岸构成中国东南最长峡谷,叫桐木江峡谷。峡谷两岸山坡是生产最优质的高山茶的地带。
山川秀美的上饶,“天生”注定了这片土地是中国茶的产地。早在汉唐,就有人在这里的形胜山川种茶施茶。汉代,足迹遍走上饶山水的道仙张道陵(张陵)、葛仙翁(葛玄)等在点染上饶山水灵性和造化赣东北世俗风的同时,也让上饶人认识了茶。
品高山红茶
制高山茶
“茶圣”陆羽在上饶凿泉,煮茶,著《茶经》。
陆羽品茶
《茶经》作者陆羽的一生,就像那起浮回旋的茶叶,虽然一路冲荡,却终得茶香般的善果。而且,颜真卿、皇甫冉、刘长卿、孟郊、张志和等大唐有名的才子都曾与陆羽交往过。谈诗论道,品茗说茶,使陆羽对茶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将儒学和佛学的感悟融入《茶经》的创作中。
陆羽泉、观泉亭位于上饶市区茶山寺(今上饶一中校内)
陆羽晚年在上饶建屋隐居,据明代《广信府志》记载,陆羽的山居,就筑在上饶城北的茶山寺。其凿石开出的泉水,后人称之为陆羽泉,“以土色赤,又名胭脂井”;其所建小亭,名为“观泉亭”。
到了唐代,茶圣陆羽踏信江两岸形胜山川凿泉,煮茶,著《茶经》。
第一问世之华茶,出自上饶山水间!
唐代名僧大义禅师在鹅湖山种罗汉塘茶,以飨香客,并教周边百姓种茶。
唐代名画僧禅月贯休山在怀玉山创建怀玉寺,即大高山盆地大洋畈种茶施香客。
河红茶
河红茶是汉族传统名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明代,因产自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而得名。河红茶自问世后,即赢得世人青睐,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前来订购,俄、英、印度等国商人也不畏关山辽远千里迢迢奔至河口贩运。河红茶成了国内最著名的红茶和“第一次问世之华茶”(第一次出口的中国茶,《上饶地区志》载),被西方人奉为至尊名茶,誉为“茶中皇后”。
狮江(铅山)茶女
河红茶
河红茶
1月15日至17日在铅山举行的第四届“万里茶道”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认为:纵横欧亚大陆和媲美丝绸之路之万里河红茶,从上饶的山水间出发!
神韵高雅、香沁心脾,上饶绿茶美名扬。
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是上饶县创制的特种绿,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外形恰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此美名,其鲜叶采自大面白茶树品种。
白眉茶外形壮实,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滋味鲜浓,叶底嫩绿,由于鲜叶嫩度不同,白眉茶分为银毫,毛尖和翠峰三个花色,各具风格,品质皆优,总称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产地
上饶白眉饶产茶历史悠久,茶祖师陆羽晚下住在上晓茶山寺,据育志记述:育城北茶山寺,陆羽晚年在此寓居,即山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上饶茶女
上饶茶女
制茶师傅
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
婺源绿茶简称婺绿,汉族传统名茶之一,产地在中国江西婺源。婺源县地处赣东北山区,为怀玉山脉和黄山山脉环抱,地势高峻,峰峦耸立,山青 水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缭绕,最适宜栽培茶树。这里“绿丛遍山野,户户有香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区。
婺源茶舞
上饶山水间的茶,叶嫩而味甘,条萦而肥实。青枝绿叶,凌露而采,揉作焙炒,绿者叶绿汤清、神韵高雅、香沁心脾,红者叶乌汤红、滋味醇厚、香气高长,解烦渴而苏肢节。
黄岗山三清山巍峨,信江饶河如歌,
山领水导,随信江饶河如歌出山的上饶绿叶乌叶一路高歌,
漂洋过海,越万里关山,
一杯清水化红汤绿汁成琼浆玉液,
茗香四海,茶谊五洲。
编辑:郑伊凡等
标签:
上一篇:白眉茶谷小镇迎来市县两级经济巡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