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茶网

桃源红茶树老根深,湖红工夫源远流长(之五)

时间:2023-01-30 00:42:16来源:zdd栏目:茶百科 阅读:

 唐朝之前的桃源茶

西晋一句话

意义非常大

                                         “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

     有了这句话,桃源茶无需象有的产茶名县凭“相传”、“据说”之类的字眼打头编故事。虽然比“三皇五帝”什么的晚了很多,但故事毕竟是故事,史料才是证据,作为桃源茶人小得瑟一下也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句话原出西晋《荆州土地志》,原书散失。因《齐民要术》引用并说明出处而成为关于桃源茶最早的文字资料。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辖索、孱陵、临沅、沅陵、镡成、无阳、迁陵、辰阳、酉阳、义陵、佷山、零阳、充等十三县,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开皇(杨坚)九年(589年)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境内少数民族和汉族错居,被称为“武陵蛮”。 隋朝时,置武陵县。因武陵山脉止于境内,故以“武陵”名县。因此,隋以前,武陵只为郡名;隋以后,武陵遂兼作郡、县名,历为武陵郡、朗州、鼎州、常德府、常德路治所,所在地均在今常德市。 

    春秋战国时期,桃源地域属楚国洞庭郡(洞庭郡郡治位于今桃源县青林回维乡黄楚村的采菱城遗址)。秦朝时,属黔中郡。西汉时,为武陵郡临沅县的一部分。

     公元50年(东汉建武二十六年),桃源地域从临沅县析出,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其县治设于武陵县治西南70里的古城山(今鼎城区长茅岭乡)。公元106年(汉殇帝延平元年)迁至浔阳坪(今漳江镇浔阳坪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名均为沅南县。

    公元583年(隋文帝开皇三年),合临沅、沅南、汉寿三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唐、五代时期,今桃源地域均为武陵县的一部分。公元963年(宋太祖乾德元年),转运使张咏根据朝廷析武陵县之政令,在实地考察之后,建议置桃源县,以境内有桃花源而命名。因此,桃源属于西晋时期就已茶“最好”的武陵七县范围。

唐朝一首诗

说明好多事

西山兰若试茶

  唐.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西山,又名高吾山,在今桃源县陬市镇境内。

  这首诗以叙事性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次探茶的经历。诗人宿醉,晕晕糊糊来到西山庙。僧人连忙起身亲自采来如“鹰嘴”般的茶芽,当即投入鼎中爆炒,没多久,满屋便被炒出的茶香充满,诗人精神为之一整,醉酒也自然醒了几分。

     茶炒好后,僧人根据鼎中的茶叶份量,倒入适量的金沙水,借着鼎在炒茶时形成的高温,水一倒入,鼎中马上传来如暴风骤雨引发的松涛。

   茶水倒入碗中,碗口翻滚的蒸气,如白云缭绕,液面上漂着的豪沫变幻出各种各样的花纹。扑鼻而来的茶香,令诗人残存的一点酒意荡然无一存。茶水乍一入口,茶气沁脾彻骨,人已飘飘若仙,诗人因贬谪积郁在心的烦恼如烟销散。如此好茶,诗人自然要问个究竞。僧人回复诗人:茶,产地非常重要,南坡的山崖和北坡的山岭气候不一样,长出的茶各有特色,但不及竹林和长木莓、长苔藓的岩缝里长出的茶好。炎帝虽然尝过茶但不会煮茶,桐君虽然写过茶书但不会品茶,他们那里懂得什么是好茶呢?真正的好茶,鲜叶所用芽头象拳头欲开未开的半握状态,从采摘到炒制再到煎茶要一气呵成,快速完成,纵使木兰沾露也不如其香,瑶池仙草在清波中漂逸也不如其色。另外,品茶要选择幽寂的地方,用刚刚采来的新芽招待嘉宾,才能品出它的美味。现在喝的这种茶叶,如果不是现摘现炒现煮,就是送到您的住所去泡,香味也会散失很多。还有用普通的井水和铜壶来烹煮,鲜味又要打些折扣。如果是四川的蒙顶茶、浙江的顾渚紫笋茶,做好了经过长途颠簸运到咱们常德,就算再好的茶叶也没有新鲜味了。想要真正领略到新茶的淸醇味道,只有山区种茶人才能尝到。施主与茶有缘,方有今日之茶遇。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标签:

上一篇:中国十大红茶排名,看看你喝过几种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