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茶文化遗存琐谈
河姆渡茶文化遗存琐谈
茶圣陆羽在一千多年前提出,“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而神农氏离我们有多远?民谣“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神农与伏羲、燧人氏并称三皇。司马迁写《史记》开篇《五帝本纪》,整理口碑资料,认为五帝时已久远,难以考证具体年代,而神农更先于五帝之首黄帝。由此想到后人在湖北神农架的神农祭坛,把神农圣像,石雕成牛头人身。相传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制作耒耜,教民耕稼;又发明制陶术;初制衣裳;他尝遍百草,发现药材,以医民疾,“一日尝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见《神农本草经集注》)。
如果说,神农作为中华民族远古人类的化身,活动于中原及长江流域一带,那么,文物考古的科学发现,佐证了神农创造的远古文化,河姆渡遗址有其轨迹:人工栽培的水稻,大量的陶器,精美的骨针,与神农的传说相吻合。由此可推算,神农所处的年代,与河姆渡文化时代相近,距今约七千年左右。1974年发现河姆渡遗址,以丰富的文物,说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河姆渡4米的文化层如同厚厚的史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那么茶文化遗存以什么形式凸现?考古学家发现,在河姆渡人栖身的干栏式建筑居住处,有大量樟科植物叶片堆积,其中有相当多细叶香桂(引自《河姆渡文化研究》第26l页,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博物馆编)。大批堆积的樟科植物叶片有何用处,当时文物琳琅满目,来不及关注。后来从研究大气候的专家开始,接着经茶文化专家考证提出,樟科植物的叶片就是原始茶的遗存。
探索河姆渡原始茶的真面目,有待茶文化专家的深入研究。茶在古代有多种名称,诸如荼、诧等,对茶的概念,即使在当代还包括真茶和非茶两部分,真茶一般指的绿茶、红茶、乌龙茶等;非茶如莲心茶、桑白皮茶、枇杷竹叶茶、桑叶茶、杜仲茶等。还有江浙一带称开水也为茶,“茶淘饭”即为一例。但原始茶产生的条件则比较统一,即原始茶已从植物生吃到用陶器煮烧。研究河姆渡樟科植物、加工环境,以及湿暖期的气候,生活水平低下等条件,推测原始茶有充饥、解渴、医病作用,研究人员考证,认为原始茶为粥羹状食物。
粥羹状食物在当今餐桌上为人所常见,如青菜羹、蛋花羹等,呈糊状,多水份。有人猜测,茶的古代别名又称苦棕,那樟科植物的叶片也许滋味良苦,而苦味正是茶的药理作用所在。茶的防病治病效果,又使茶带上神秘色彩。传说丹丘子服茗后,轻身换骨,成仙得道。《神异记》记述瀑布仙茗为丹丘子所赐。可见陆羽当年记述茶发端于上古炎帝神农是正确的。
当代人们崇尚自然,讲究返朴归真。了解过去是预测未来的基础。认识河姆渡茶文化遗存,有利于挖掘茶文化的内涵,扩大茶饮料的外延。
标签:
上一篇:明州茶具与茶文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