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这个认识误区,离真相太远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晚,在看武夷山胡歌发出来的做青视频。
展示他今年的新发明,讲解那台大家伙的详细参数……
不知不觉,视频就看完了,自动播放下一个。
下面这个视频是内容超短、超浓缩的茶知识“普货”。
问,什么是武夷岩茶?
答,岩茶是乌龙茶精品,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红茶之甘醇。
短短十秒,一下子就播完。
和胡歌那种实打实的干货介绍不同,那个主动跳出来的视频里提到的茶知识“水得很”。
要是茶掌柜直接原话照搬,向客人这么介绍岩茶。
这么做,要么是不懂、不专业,要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么是明摆着偷懒与敷衍!
因为但凡对岩茶有所涉略的人,肯定不会如此片面下定义!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1eff48c9322bcae.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e0614ca603bd2f8.webp)
《2》
岩茶有没有绿茶那样的清香?
清香是几大绿茶最普通、常见的香气。在很多茶客的鼻子里,它就是一股茶香的统称。
茶圈里,绿茶的分布范围广、产量高、种类还特别丰富。
以龙井茶为例。
早两年去杭州时,先去了梅坞,再去狮峰,在当地农户家里喝了两杯龙井。
龙井绿茶的清香,闻起来是清丽纤长的。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5fbd2b7290d1a797.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2cbb2ee9689cc38.webp)
在岩茶里,哪怕是轻火的小品种,都极少有这股独特的清秀香气。
都说岩茶内,一个品种一个味道,各不相同。
其实,岩茶和绿茶的风味更是天差地别,两者喝起来完全是不一样的体验。
一个来自金星,一个来自火星,没有可比性。
另外,围绕清香一词再展开下去。
茶圈内,清香型、浓香型是铁观音那一派的概念。
而武夷岩茶按照焙火程度不同,有轻火、中火、足火之别,却没有清香型、浓香型一说。
如果非要说,焙火轻的岩茶属于清香型,焙火足的岩茶属于浓香型。
很显然这是在张冠李戴、乱弹琴!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aa41715ff65a417.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4d4d2757af640a3.webp)
《3》
岩茶的发酵程度,刚好是红茶一半?
六大茶类里按发酵程度分类,绿茶是不发酵茶,红茶是全发酵茶,岩茶(属于乌龙茶/青茶)是半发酵茶。
正因如此,圈内也有不少人觉得,岩茶发酵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是半发酵的茶。论岩茶的发酵程度,刚好就是红茶的一半。
但这样的想法不严谨。
毕竟说句实话,市面上的红茶发酵程度有深有浅,估摸着发酵程度从20%-90%不等,哪来100%全部发酵?
红茶的全发酵,应当理解成发酵程度比其它茶略高。
因为红茶的发酵,其本质说白了就是多酚类的氧化。
红茶在加工时,先萎凋,再揉捻/揉切,揉好后再放置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下发酵。
等发酵结束,烘干后即可成为大致成品。
随着多酚类氧化的不断加深,茶多酚会逐渐氧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甚至茶褐素等。
就好比苹果切开后,果肉会氧化变褐那样。
对红茶而言,伴随发酵进程,会产生一系列变化。
最直观的一点是,发酵程度高一些,泡出来的茶汤颜色会更红。
但发酵程度适中的红茶,茶汤会更接近橙黄、甚至金黄,口感喝起来也更鲜醇。
再说回岩茶。岩茶的做青发酵,同样是有深有浅,各不相同。
具体要看茶树品种、各家工艺、口味追求、甚至天气因素来决定。
从岩茶成品看,做青发酵偏轻一些,花香保留更丰富,做青发酵足一些,更容易做出果香。
但岩茶的加工,要求做青走水到位,而不是做青做得“越熟越好”。
那些熟过头的岩茶,发酵过头,反而会生出“红茶味”。
茶汤喝起来不够爽口,变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a4e8d4a6ee4c15e.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b9f4d4858170554.webp)
《4》
岩茶加工介于红茶、绿茶之间?
准确来说,岩茶就是岩茶,它并不是其他茶的替代品。
不同茶叶的加工,拥有不同的特色。
不能想当然地觉得,制茶就像算术题那样,将绿茶、红茶加在一块再除以二,就能等于岩茶!
岩茶工艺复杂,说来话长。
论工艺,岩茶有绿茶的杀青,但和绿茶的杀青方式不同。
制作绿茶,讲究鲜叶采下后及时高温杀青,将鲜叶内的酶杀死,从而避免多酚类氧化,所以绿茶被归入为不发酵茶。
而岩茶的鲜叶采下后,要摊晾萎凋,接着是正式做青(能决定走水效果和发酵程度)。
岩茶的做青,通常是由摇青和静置发酵交替进行。
摇青时,叶片边缘会不断受到碰撞摩擦,从而受损。
接着在静置发酵时,这些叶片边缘经过摩擦的地方会在氧化后颜色加深,产生红边。
摇一摇,停一停,中间再适合吹风降温。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b19af9407a0631c1.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e8a3020c5cd9c55.webp)
岩茶的做青讲究复杂,归结成一点就是看天做青,看青做青,要以具体情况而定。
做青发酵程度适当的岩茶,叶片边缘能形成均匀的红边,即“绿叶红镶边”。这时就要赶紧杀青,阻止岩茶进一步发酵。
以免得茶红素等物质过多生成,导致叶片全部变红。
杀青刚一结束,此时的叶片表面温度还很高,需要趁热揉捻,将岩茶揉成条索状后,放进烘干机进行快烘。
这个快烘过程,也有人称之为走水焙(仅是烘去水分,不是真正意义的焙火)。
烘干之后,就能得出岩茶的毛茶。
等毛茶稍微晾凉,就可以装箱收起来。需要试毛茶时,从中抓出一小筐,挑出茶梗和老叶片后,再进行试喝。
单从初制环节看,岩茶在加工时的确有绿茶杀青、红茶静置发酵的影子。
但做好一批岩茶,只有初制还远远不够。
因为没有焙火的毛茶,只是岩茶半成品,不能代表岩茶的应有风采!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87f5821b09b0966.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95c1fb308e5d0c40.webp)
《5》
将毛茶放一放后,再经过色选、挑梗等,进入精制过程——焙火。
武夷岩茶,无焙火,不成茶。
经过焙火,才能实现岩茶独有的风味魅力。
和绿茶、红茶,乃至黄茶、白茶、黑茶相比,焙火是岩茶的特色工艺。
准确来说,六大茶类里,焙火历来是乌龙茶/青茶的专属。
除了岩茶外,闽南乌龙里的传统铁观音,制茶时同样要“上焙”去焙茶。
绿茶,有锅炒杀青,但那不是焙火。
红茶里的烟小种,有加入烟熏,但那同样不算焙火。
白茶里,部分银针有保留炭烘,但那仅是烘干方式的一种,并非焙火。
所以,要说岩茶的加工介于绿、红茶之间,根本没法解释焙火的存在!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标签:
上一篇:武夷岩茶王者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