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里为啥什么人都能去茶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茶馆的功能逐渐发生改变,有些功能完全消失,有些功能还在延续,至少茶馆现在仍旧是人们休闲、歇脚、饮茶的好去处。 现在国潮当道,传统文化逐渐被重新挖掘,我们不妨从热门话剧《茶馆》中学习下,哪些茶馆功能和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参考。 一、不做清茶馆,可以考虑平价食堂 在《茶馆》里有提到一种烂肉面,就是一种便宜的速食面条,这就说明开茶馆其实可以像一种大众食堂一样提供餐饮,做各类小吃和饭菜,要是觉得太费功夫,不妨学学全家和美宜佳做那些速食乌冬面和关东煮,增加额外收益渠道。 《茶馆》中甚至还做“炒来菜”,就是客人自己带生鲜食材来店里,让店里的服务员带去煮好做好。 二、提高茶馆文化内涵,曲艺茶馆 现在城市茶馆兴起,把茶与曲艺、插花、诗会、歌剧、相声等文化活动融合在一起,提高茶馆文化内涵,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让文化的发展有宣传渠道,这个格局是比较大的。 像《茶馆》中的掌柜就是想通过评书先生来增加茶馆的娱乐属性,为了给顾客提供消磨时光的场所。虽然话剧里的掌柜实验失败了,但这个活动放到现在,还是有不少市场,毕竟爱好曲艺的人还在,但出展演的场地却不多了。 实在没人表演的时候还可以出租场地给一些公司、机构学校做文艺晚会。 三、谈天说地,做个信息交流中心 《茶馆》作者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式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想想也是,无论是古代文人取素材写书,还是电视中侠客手中资料的获取,基本都靠茶馆里的茶客爆出各种八卦和趣闻,正应了那句街谈巷议是谓茶馆文化。 针对这个特点,茶馆可以结合现代一些趣味玩法,打造自身特色,比如布置一个爱情交流区,墙上都装饰一堆小玻璃瓶,瓶内放置他人的联xi方式,大家可以找店员拿免费的小纸条和玻璃瓶写自己信息进去,挂起来。要是想拿别人的小瓶子就得花几块钱购买,玩的就是缘分这个套路。 前几年就有人专门开店搞这个项目盈利爆红了,但茶馆可以不把这个活动当成主营,单纯是增加附加值和引流点。 对于茶馆的发展模式,你有好的建议吗?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可行性!
标签:
上一篇:老舍的《茶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