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的清香型大红袍,放了三、四年,请问还能喝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有茶友翻出一盒礼品茶。
可惜已经过了很久,大约有三、四年,是搬新家时朋友送来的。
包装倒是中规中矩,是礼品茶的一贯调性。
多层包装,严严实实。
但打开后,看到泡袋上的“清香型大红袍”字眼,让茶友感觉情况不大妙。
在他印象里,清香型大红袍和清香型铁观音差不多,都是喝新茶为主,茶味清新爽口。
这放了这么多年,还能喝吗?
还是说,岩茶和铁观音不大一样。即便是清香型工艺的大红袍,放久了也能变成老岩茶?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后,麻花想说,这盒放过期的清香型大红袍,情况不容乐观。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72f8dc18d821b38.webp)
《2》
一、清香型岩茶本就定义复杂。
翻遍岩茶的各大相应标准,都没有看到半个关于清香型、浓香型的字眼。
对于清香型大红袍的理解,麻花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市场自定义概念。
但暂时没有得到官方认可。
其实,茶友的直觉反应没有错。
对武夷岩茶来说,清香、浓香等概念属于舶来品。
并非武夷山本土的制茶概念,而是从闽南铁观音搬来的说法。
不少茶掌柜在卖茶宣传时,会借用这样的概念。
但至于清香型岩茶的精准定义,各家都有不同说法。
有人认为,轻摇、轻发酵、空调做青,再加上特意降低火功,轻焙火的岩茶,就属于清香型。
闻起来没有多少焙火气息,茶味也谈不上醇厚。
顶多是茶叶天然茶香保留充足,花香突出,茶汤风味小清新罢了。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7bb2639bd67b9654.webp)
这种说法,得到不少人认同。
反过来看,浓香型岩茶的常见状态,恰恰相反。
发酵比较足,火功也比较传统,至少都有中足火。
干茶闻着就有明显酵香、焦糖香。
泡开后,花香偏幽,但整体茶汤醇、滑、 厚,更适合老茶客口味。
然而,从上述的描述,不难看出一个问题。
岩茶江湖内,本就有轻火、中火、足火之别。
不同焙火程度,从高到低,一目了然。
既然如此,何须从铁观音那生搬硬套上清香、浓香的说法?
将岩茶本身的火功划分体系,搅乱得一团糟?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cdfa532cd37a09e.webp)
《3》
二、主清新风格的大红袍,不宜久存。
对照上述描述,做青发酵偏轻、焙火程度偏轻的岩茶,应该趁早品尝。
及早喝,才能喝到清香清新风格。
清香型大红袍这个名字,乍一听很有新鲜感。
但如果没猜错,里面十有八九都是轻火品种茶。
包括轻火黄观音、轻火金牡丹、轻火奇兰、轻火金观音、轻火瑞香等等。
打开一看,干茶条索并非是黑褐色,而是保留明显军绿。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dd8b14d832b0b650.webp)
焙茶温度不会太高,没有将茶叶彻底焙转色。
同时,得益于火功程度不高,上述点名的品种茶,自身香气馥郁特点可以得到保留。
花香馥郁、浓郁、鲜明,泡开出来后,特别香。
套一句武夷山茶农平日爱说的话:香气特别“抓”人,很能吸引注意力。
但香气突出,茶汤不够醇厚的岩茶,久存无益。
哪怕运用上再好的储存方法,用真空包装,隔离氧气,再放进防潮箱……
层层防护,即便能保里面的茶叶不受潮、不返青。
但它的馥郁花香,清新柔和茶味,也难以保留!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dd306f292c7f3a0.webp)
《4》
三、老岩茶需要面临仓储难关。
老岩茶的估价,是圈内的一个难题。
有人觉得,老茶不可多得,喝一泡少一泡,堪称无价。
也有人认为,存到过期的岩茶,一文不值。
早在过年前,就曾看到过这样的调侃——送人情慎选茶叶。
对方给出了理由很直接,因为茶叶价格体系不透明。
大牌茶的情况尚好一些,如果是私房茶,就比较难办了。
万一对方对岩茶不了解,不专业,也喝不惯。
收到一盒别人送来的水仙、肉桂后,心里压根不知道这盒茶价值上千, 还是只值百元。
之后的回礼时,可就难办了。
对此,麻花倒是没有想得那么复杂。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342bed14d66decc.webp)
这年头能收到茶礼,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别人还在惦记自己。
毕竟从最广泛的意义,茶叶属于健康饮品。
不过收到别人送来的茶叶后,不论自己是懂茶还是不懂茶,都建议别偷懒。
建议先拆开试喝,试茶时需要遵守的原则很朴素。
自己觉得好喝满意,就留下,留着放假休闲时泡来细品。
如果喝不习惯,觉得不好喝,那就另外处理。
千万别一直不开封,也完全不做任何处理,为了求省事,只是随便往家里角落一放。
多年下来,没有刻意关注过存茶情况。
时隔多年,将这盒清香型大红袍拆封后仔细查看。
花香消失、鲜味下降还算小事。
最怕里面的茶叶已经严重返青,陈味酸味闷味交织,彻底不能再喝。
算下来,那就太可惜了。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6c9f20da964e25aa.webp)
《5》
四、老岩茶不简单。
通常情况下,茶香格外突出,花香一马当先,闻起来特别香、非常香的清香型大红袍,要注重检查汤感醇厚度。
空有茶香,而茶味喝起来特别薄的岩茶,品质不高。
对于这种岩茶,不论是新茶时趁早喝,还是存了多年后再喝,都不会好喝。
考虑到清香型风格的岩茶,容易返青,不适合久存。
放了三、两年后,连原本的花香优势也消失了,变得毫无可取之处。
茶香消失,寡淡不堪,茶味还是一如既然的淡寡。
甚者,受到存茶环境影响,还早早受潮返青变质。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3a02db7fd55752fe.webp)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容乐观。
虽然,平日一直不主张大家喝老岩茶,尤其是刚入岩茶圈子的新人,建议从新茶喝起。
对绝大多数茶客来说,喝三两年以内的岩茶更靠谱。
而老岩茶的水很深,遇到精品好茶的概率很低。
从“什么样的岩茶适合收藏”这个角度切入,清香型岩茶基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早在一开始挑选藏茶对象时,更建议选茶香清幽细腻、茶味醇厚饱满、做青传统、焙火足一些的水仙、铁罗汉、矮脚乌龙等。
轻火清香风味的品种茶,还是早点喝完,更省心!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6e33fb46e646882.webp)
![](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b9a2a669989ca4e.webp)
《6》
清香型岩茶,只是市场概念。
在岩茶圈内,老茶客们更习惯称它们为轻火品种茶。
这样的岩茶,共性很鲜明。
香气清新,花香张扬,闻起来特别香。
原料和工艺稍好一些的,能做到茶味清清爽爽,但汤感厚度不算惊艳。
汤色偏浅,浅橙黄居多。
零基础的新茶客,喝这样的轻火岩茶,颇为适口。
但喝茶时,切记一点——别盲目久存。
对于所有“以香为主”的茶叶,趁早喝新茶,肯定没有错!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纯料、拼配、母树大红袍,4个大红袍的真相,终于一次性说清了
桂皮香大红袍,是肉桂还是大红袍?普通茶客如何分清两者的区别?
正岩茶、半岩茶、岩区茶,都是什么意思?这些岩茶秘辛听过吗?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满口烟味?村姑陈给你支支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标签:
上一篇:大红袍的价格是多少钱一斤?
下一篇:返回列表